編者注:7月31日,2022年,“新疆是好地方”啟動新疆19個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新疆美術館“五彩繽紛的非遺——指尖非遺”現場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新疆網推出“指尖”·“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欄目系列報道,帶你走進五彩繽紛的指尖非遺項目,感受指尖非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魅力。
新疆網絡新聞(記者徐愛云) 2022年,“新疆是好地方”新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將在新疆美術館舉辦。烏魯木齊居民再一次品嘗到豐富的文化盛宴。
在烏魯木齊的展廳里,在一幅引人注目的“驕陽下看雪”的標題下,刺繡、皮草繪畫和葫蘆雕刻等非遺傳傳承人都在場。
在展廳里,一幅名為“總書記與我們的心連心”的巨大刺繡作品吸引了許多參觀者駐足欣賞。這是全國工藝美術大師、新疆漢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錢美榮帶來的作品。
錢美蓉帶領同學們用10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項工作。她說,她從一名普通的刺繡工成長為一名工藝美術大師,期間享受了許多政策紅利和學習機會,一針一繡,向時代致敬。同時,也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的人了解刺繡技藝。
1968年,錢美蓉出生在安徽省立新縣的一個偏遠山村。他童年最深刻的記憶是和祖母、母親一起刺繡的身影。她們靈巧的指尖是魔法棒,總能給孩子們繡出漂亮的衣服和鞋子,也能繡出來自全國各地的婚禮用品。她長大了,讓她感受到了針的神奇魅力。
后來,她偶然來到新疆,被維吾爾刺繡和哈薩克刺繡鮮艷的色彩和大膽的線條所吸引。從那時起,她開始將少數民族的刺繡技術融入到她的傳統刺繡中。閑暇時,她經常為鄰居們繡手帕或電視封面。她的刺繡技藝為她贏得了聲望。她從事刺繡工作已有30多年了。
在學習技藝的路上,錢美蓉拜會了全國各地的名家,還去蘇州等地學習了四種著名的刺繡針法,并融入了她的作品中。她還多次前往天山南北,體驗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從而激發創作靈感,構筑作品靈魂。
錢美蓉的《塔吉克新娘》
2016年3月,經有關部門推薦,錢美蓉受邀擔任第九屆世界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國際評委。她帶領兩名選手為中國贏得一枚金牌。錢美蓉在法國波爾多見證了中國國旗升旗,這是她人生中最精彩的時刻。
2014年,她申請成為新疆漢繡非遺傳傳承人。曾任新疆省女子工匠大賽評委、自治區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刺繡評委。
她精心創作的作品曾在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上海珍寶博物館展出。
錢美榮刺繡作品《瀟灑人生》
在刺繡藝術的道路上,她致力于金錢美的研究,也得到了這項技能給她帶來的榮譽。她越來越意識到,獲得的榮譽不僅屬于個人,更應該回饋社會。她決定用自己的刺繡技能幫助更多的農村姐妹。
2018年,她與合伙人在喀什地區疏勒縣楊大滿鄉成立喀什絲綢之路科技研發有限公司。在新疆,培訓了3萬多名刺繡技術人員,其中包括殘疾人超過400人。那些不會拿針線的農村婦女學會了刺繡,這使她們掌握了謀生的技能,并改變了她們在家庭中的地位。有的還成長為自治區工藝美術大師。在她的學員中,有14人成長為新疆工藝美術大師86名學生在當地成立了刺繡合作社,并主導了兩個刺繡產業園的有序發展。
金胡楊刺繡錢美蓉
目前,錢美榮已被喀什大學、喀什技師學院聘為客座教授,為藝術類學生講解刺繡技藝,讓大學生從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錢美蓉刺繡作品《葡萄熟了》
錢美蓉的《蘋果香季》
在2022年新疆19省市“新疆是好地方”對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上,錢美蓉大部分時間繼續在工作臺上飛針線,有時還會受觀眾邀請講解刺繡技藝。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不時有來自各民族的學生到錢美蓉處參觀,師生一起參觀,這一幕親密而動人。她說:“作為一名工匠,國家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讓我們展示自己的技能,發現人生的價值。”“我們應該把它傳下去。今后,我將努力帶領和培養學生,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刺繡技能,創作更多展示和宣傳新疆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