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技術的人,每天加班已經是常態了嗎?
程序員在整個行業里面,加班是出了名的多?;ヂ摼W公司程序員的上班時間大多是996工作方式,很多互聯網公司都爆出了很多加班的文化。經常在趕項目的時候,干到晚上十一二點也不在話下。
可是一般公司的程序員加班,都沒有額外的加班費,即使在沒有加班費的前提下,還有這么多公司的程序員在加班趕項目,奮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這也許很多人就比較奇怪了。但是在我們程序員行業內,感覺這是比較正常的事情。
程序員到底有多累?
程序員加班時長統計
網絡調查數據顯示:
僅有 31% 的程序員表示工作不加班。
在需要加班的程序員中:
每天加班時間小于 1 小時的占有 24%;
1-2 小時之間的占 26%;
平均每天加班 2 小時+的程序員占 19%。
這些程序員中,自愿加班的占到 20%,被迫加班的占到 80% 的比例。而近年來,不斷有程序員因為連續工作 N 小時猝死的新聞報道。
公司給出的加班理由
由于互聯網行業競爭激烈,時間確實緊導致項目前期趕做需求分析,中期趕項目上線,后期搶修復 Bug 等已成常態。大多數公司給出的加班理由如下:
公司崇尚狼性文化:不談狼性文化是否能真正的促進公司健康前進。目前現象是,國內大多數互聯網老板管理準則,“我們招 3 個人做 5 個人的工作,發放 4 個人的工資?!?/p>
“不接受加班的不招”:很多招聘需求里明確指出,要自愿接受加班,享受加班文化。這幾乎成為面試環節的潛規則。
IT已成為最瘋狂的加班行業,沒有之一
夜幕降臨,當IT大樓里依然燈火通明時,那一刻,我仿佛勞模靈魂附體,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在加班,我不是一個人!連續9個通宵加班都不是事,一點不夸張,這是本人的親身經歷。
過度加班,為啥我們就停不下來了呢?
無效加班:連夜忙真能出活嗎?“ 有時候主管布置任務,事先缺少溝通,大家加班好幾天,成果出來了,最后用不上,工作忙卻沒有效率,做了無用功。”
一個“真正的程序員”是那種熱愛編程的人!如此之愛,以至于他的所有時間都是在編程?!罢嬲某绦騿T”并不認為編程是一種“工作”。
如果一個程序員不是每周工作60-80小時(自愿無償的,只是因為編程“有趣”),那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程序員”。
加班形成一種氛圍,項目組都在加班,自己不好意思一下班就走
這就說到很多人說的一種加班文化,以前在自己剛工作的時候,可能自己負責的工作比較少,做的工作也不是很深入。所以下班的時候。就不太想加班,并且不知道加班的時候干什么事情??墒钱敃r項目組里面的情況是。下班以后基本都沒有人,動起來,準備下班。每個人還在埋頭苦干。都沒有要下班的意思。
自己剛開始的時候還不是很理解。所以當時自己手上確實沒有什么緊急的事情。但是還是留下來加班了。為什么呢?只是心里是這樣想的,別人都在這里辛苦的加班。我一個人一下班就走,是不是影響不太好呢?所以糾結了一下,還是選擇留下來加班。雖然工作上的事情比較少。但我可以用來學習技術知識,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那一段時間里面,都一直跟著項目組里面的同事一起加班。
當然,我們的加班是沒有加班費的。從公司的角度來說,我們都是自愿加班的。大家有沒有試過在下班的時候,到大家都在加班然后自己就不好意思一下班就走了呢?
確實項目很多,忙不完
程序員加班很多,確實是因為,項目比較多,項目計劃非常緊,這跟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節奏有關系的。基本上效率就是金錢。很多項目需求比較多,而人手卻比較少。為了趕上我們項目的進度。所以就需要經常加班加點在加快工作的進度。也有一個現象就是,白天上班的時候,經常有各種各樣的會議,需求的溝通。
這些會議的溝通是很占時間的。當我們花了時間去開會議,或者是把一些需求溝通清楚以后。我們的活還沒干完,所以就晚上加班咯。你不加班把這些活干完,那些,我還會一直留在這里。也許明天還會有各種的會議和溝通。那這個活怎么完成呢。這個時候感覺加班就變得理所當然了。所以,這也是程序員苦的一個原因。
國外是如何對待加班
1.美國:老板付不起加班費
美國人在工作時間上很較真,到點就走人,1分鐘都不差。當然,如果有急活需要加班,他們也會配合,但加班費比正常薪水高出一倍以上,公司還得給加班職工叫個披薩餅之類的外賣。長時間加班,美國雇員是不會干的,老板也付不起加班費。沃爾瑪公司就曾被“加班費”絆倒過三次:
2005年,因侵占員工休息時間,沃爾瑪被加州一家法院判決賠償1.72億美元;2006年,賓夕法尼亞州一陪審團裁定,沃爾瑪因存在強迫員工在休息時間工作的行為,需支付7800萬美元的罰款;2007年,該公司又為5萬名加州員工支付了超過390萬美元的加班補償,同時支付19.89萬美元的民事罰款。這“肉”割得讓人心疼吧?
2.德國:用高效工作避免加班
除了醫生、護士等專業性、時間性極強的職業外,德國普通職員大多在傍晚五六點鐘按時下班回家,和家人共進晚餐或與朋友聚會。如果確實無法按時完成工作該怎么辦呢?德國人一般會采取兩種對策:第一,更加高效地工作。很多德國人清晨就開始抓緊工作,有時甚至不吃午飯??傊?,他們會想方設法在下午5點之前完成手中的任務。第二,堅持責任不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按時結束工作,就設法證明是因為公司沒有雇傭與工作量相符的勞動力,才導致工作做不完,應該由公司負責。基于以上兩點,德國人總能準時下班。
3.日本:開始鼓勵員工向加班說“不”
加班,是日本職場人的常態。日本加班現象之嚴重是出了名的,連“過勞死”一詞也產生于日本。這些年,日本政府察覺到加班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鼓勵企業采取措施讓員工準時下班。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表示,愿意以更早的下班時間來吸引應屆畢業生;打印機制造商理光明確禁止在晚上8點以后工作;優衣庫服裝連鎖店的運營商迅銷還醞釀推出4小時工作制,滿足那些想要更好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員工需求。
哈哈是不是有點羨慕了呢
最后一幅程序員自黑的對聯,獻給還在加班的程序員們。
上聯:敲一夜代碼,流下兩三行淚水,掏空四肢五體,六杯咖啡七桶泡面,還有八個測試九層審批,可謂十分艱難;
下聯:經十年苦讀,面過九八家公司,漸忘七情六欲,五年相親四個對象,乃知三番加班兩次約會,將是一鳴驚人。
橫批:誰能懂我?
在很多行業看來,程序員是個想幾點上班幾點上班的工作,其實程序員是“領導想讓你什么時候上線,你就必須得上線”的情況。
程序員累嗎
程序員這份工作還是比較累的。程序員最主要的工作開發程序,從網頁開發,APP開發,客戶端軟件的開發,都是程序員做代碼開發的,這是大多數程序員的工作職責。
有的程序員還有更高層次的工作,比如架構,統籌整個項目的開發,比如使用什么開發語言,使用什么數據庫,分多少階段來完成,每個階段要完成什么內容等等。
程序員的職業要求
一般的程序員都有在專業領域的學習,還有很小一部分程序員是自學的,盡管一些專業性的學?;蛘呔C合大學可以提供,但是也需要一些別的途徑來提供相關的人才。
盡管學歷是比較重要的,但是公司經常把重點放在應聘者的工作經驗上,很多剛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雖然有引人注目的學位證書,但是他們找不到工作是因為他們缺乏經驗。
一個程序員雖然沒有正規的學歷,但是如果一個人擁有程序設計的深厚知識背景或者豐富的工作經驗的話,那么他的機會要比有學歷的應屆畢業生大得多。所以要盡量抓住有用的工作和實習機會,這樣的話在畢業后你就會發現,多實習讓你有更多的經驗,在找工作的時候就有更多的機會。
程序員加班多嗎
這個肯定不是一概而論的,具體也要看行業和單位吧,一般私企、合資、外企加班可能會比較多吧,事業單位和國企還是比較規范的,但也不排除有例外,所以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如果你不想加班,并且很堅定的話,面試就可以提出來,不接受加班,如果同意就行,如果談不好就再找。
我面試的時候就是這樣的,都會提前把話說明白,省得以后麻煩。因為我的態度是很堅決的,絕不妥協,所以就說出來,但如果是那種耳根子軟的,心里搖擺的,禁不住領導的軟硬兼施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加班永遠都不是常態。無論有償加班還是無償加班都不是常態。在軟件公司,經常加班的人什么精神狀態,除了想騰訊阿里那種一年給上百萬或者是幾百萬的,靠著錢在打雞血支撐著,有多少人都是拖著疲憊的身心在考點。
永遠都不排除極個別人,有著明確兒崇高的理想,為了改變世界而加班。
永遠都不排除少部分人,有著正義感和責任感,為了拯救世界而加班。
永遠都不排除相當一部分人,為了金錢而加班。
剩下的,加班既不改變世界,也不拯救世界,更不會為自己和家庭帶來經濟上的改變。僅僅是盲目的加班,因為老板讓加班,不敢反駁,因為別人加班,不敢不從眾。反復的做重復的勞動,也并不會給自己提升多大的價值。
所以加班肯定不是常態,而是變態。
美歐的程序員不常加班嗎?為什么?
現在國內程序員幾乎成為了加班的代名詞,但歐美的程序員瘋狂加班的相對比較少,對于這一點倒是有這種感受,之前曾經外企工作過一段時間對這種有類似的感受,講一個真實發生的事情,曾經和美國總部的程序員一起合作做一個項目,由于項目的周期趕得很緊,周末去加班,結果需要配合的美國程序員的加班申請沒有被批準下來,只好在自家院子里修柵欄種菜,這種情況在國內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項目趕得緊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情,而且默認是不存在什么加班費之類 ,項目緊急狀態下也會默認自動加班。
由于當時入行不到兩年,非常不理解,還去找項目負責人說到這個事情,最后這個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其實這也反映了中國和美國上的差異,在國內做程序員拿的工資比普通的工種還是要多很多,但在美國這種差異不是很大,主要是各行業整體來講已經比較成熟,即使環衛工作也算正式的工作,各種保險也是正常給上著,整體來講不同職業的收入差異不像國內的那么大,在歐美正式的工作加班就需要支付加班費,一般情況下不提倡通過加班來完成任務。
就本質而言中國的軟件行業相比歐美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在迎頭趕上的階段加班加點也算是正常事件,再加上國內互聯網進行的如火如荼,這也是難得在互聯網領域趕超歐美的一個好機會,又把程序員加班的氣氛帶動了一番。
為什么歐美程序員加班比國內程序員少一些?
1.相比來講歐美的產業更加成熟一些,加班基本上都會配套加班費,在這中國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技術工種和別的工種的工資差異也不是那么大,所以在歐美找一個正式的工作難度要遠高于國內,所以從公司角度效率主要在上班時間提升,加班基本意味著加班費,需要領導審批,不提倡加班。
2.國外程序員的比例不像國內這么失衡,需求量不是那么迫切,供需關系沒有那么緊張,而且大部分公司不提倡加班,加班支出費用比正常上班的工資要高,即使加班風氣很濃的日本,都開始對加班說不了。國內軟件行業相比發達國家在積累方面差距還很大,正是需要迎頭趕上的時期,加班加點也屬于正?,F象。
行業成熟了,供需關系平衡了,有底子了加班現象自然就會減少。
去年上半年,一位同事去了德國,仍然是從事程序員的工作,然后給我們講述了他的親身經歷,讓我們羨慕不已。
他們一家三口過去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三四年級,去了德國一個不是很有名的城市,據說華人非常的少。工資在5千歐的樣子(估計也是剛過去的原因),不過還要交各類保險,稅后多少我也記得不是很清楚。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這位同事去了沒多久,媳婦兒就懷了二胎了,于是震撼的消息來了,他現在可以一周只去單位兩天,而且工資不變,其余時間可以照顧媳婦兒,直到孩子出生或到一定的年齡(有點兒像我們的陪產假,不過人家的陪產假非常長)。大兒子上學自己只需要繳納一點點錢,據他說等老二出生之后,不僅沒什么開銷,而且每月還有幾百歐的補助。
那么歐美程序員真的不用加班么?且聽我下面的分析:
最近新東方年會的一個節目火了,歌詞用到程序員身上,也是恰到好處。
“干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頭來干不過寫PPT的”
“只會為老板的朋友圈高歌,領導隨口一說,立刻討好跟著,項目馬上啟動不計后果”
說的太好了,我都不禁起立鼓掌了。
我將持續分享Java開發、架構設計、程序員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見解,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
相比于國內動則 996,227 的超強度工作,歐美的程序員是沒有這么夸張的。但不代表歐美程序員就不加班。
本人工作隸屬一世界五百強外企,剛剛帶隊完成了一個大型的IT系統上線項目。涉及到近百人的項目團隊,其中大部分程序員、業務分析師都是老外,有幾個外部關聯的系統是從美國購買的,所有的程序員都是美國人。
我在中國,所以和美國東部有十二小時的時差,這時候無論中國或者美國的項目團隊,都得加班,否則時間上湊不到一塊兒。
要么美國人早上5-6點就到公司上班,要么中國人晚上6-7點繼續加班,或者反過來。當然,美國人是不怕起得早的,很多人為了早下班,寧可早上5-6點就到公司上班了,這樣可以下午4點多就下班回家接孩子或者happy,這點跟中國人相反,中國人很少愿意早上5-6點就來公司上班。
就算是這樣,我們在項目非常緊張的時候,也給美國的供應商下了死命令,就是中國人在做系統切換的期間(一周),美國人方面的程序員必須按照 中國的工作時間 同步,也就是他們晚上9點到早上9點之間必須隨時待命,這對他們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加班。
美國人也沒說啥啊,錢給到位了,還是乖乖的加班了啊。
歐美的程序員,能吃苦的還是很能吃苦的,但是混子也多,一個電話就能分辨出來,對于那些一上來就推三阻四各種繞的程序員,我通常做法就是 一次容忍、二次警告、三次請你走人 。
畢竟上百人的大項目,我沒這個時間和義務來教育你如何做好你的工作。
當然,歐美畢竟還是要輕松一些,很多人給你加班一周之后把任務完成了,是說什么都要去休假的,只是這時候如果你還非要在他休假的時候去騷擾他,他也會毫不客氣的拒絕甚至立刻投訴的。
只能說,歐美人相對守規則一些,把私人時間看得更重要一些,但不代表他們完全拒絕加班,或者說不愿意加班。
希望我們國內的公司,也能多一些這樣的契約精神,不要天天搞什么“狼性文化”,把員工都榨干了,最后也不過是涸澤而漁罷了!
國內It最大的問題是許多公司的it從業者素質不高:領導自己對問題都沒徹底清楚。提需求的人沒有成本,無止境地提不靠譜的需求。碼農自己開發時也圖快,代碼極粗糙,連自己都覺得寫的是shi,同時也提高了系統的風險(不少跨專業報名培訓學校,培訓幾個月直接上崗,別指望他們懂更多)總之就是,leader很忙,產品很忙,碼農很忙,測試很忙,就是這樣的惡性循環。
我在美國做程序員第二個年頭了。在剛畢業那會,我會說,放屁!誰說美國程序員不加班,有deadline或出bug的時候都一樣都會加班。
但是后來…好吧,我發現我錯了。在我了解了996之后,好吧,我覺得美國那不叫加班
推薦你看浪潮之巔這本書,就講了上世界美國it行業的發展。
怎么說呢,歐美的程序員肯定還是會加班的,只不過不像中國企業這么嚴重,這么普遍。
首先明確一點,歐美IT企業加班少,并不是不需要加班。歐美IT企業加班的需求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為啥程序員還是加班少呢。
第一個 原因就是工會
其實中國和美國法律都一樣,都是規定每天8小時工作制。加班需要付加班工資。
但是美國之所以企業不敢越雷池,主要是有一個逆天的工會存在。美國工會強大到誰都敢懟,美國就發生過警察工會發動警察罷工的事情。警察的雇主是政府,工會政府都敢對著干,還怕你個小小的IT企業?
所以,如果一旦加班弄到員工都不滿意,工會真心能讓你吃不了兜著走。讓你再也招不到人都不是問題。
第二 就是美國程序員工資高
如果企業實在忙,要求員工加班,那就必須付高額的加班費。這個實在是肉疼啊,一般來說企業是承受不了的。
那企業不給行不行?恐怕法院會讓你長記性,美國加州某個企業曾經就因為加班,被法院判賠償了1.7億美元。這么一來,誰敢不給加班費。
有的人問了,你不是前面說美國IT企業加班需求也是很大的,那怎么辦。
是的,任何一個IT企業都有大量的加班需求,但歐美企業又不能強迫員工加班,于是他們想出了幾個辦法。
一 勾引員工自愿加班
別笑,這是真的,你現在如果去美國硅谷,一定能看到很多程序員在加班,但是基本上都是自愿。
我不是在胡說八道,歐美IT企業勾引程序員加班有很多詔
彈性上班時間
早上不要求你按時到,你自己自由安排上班時間,不知不覺就加了幾個小時班。這是很有效的勾引程序員加班的手段。
用辦公環境來勾引
我們來看一下:
微軟的辦公環境
谷歌的辦公環境
休息倉
你們以為企業給程序員弄這么好的辦公環境是為啥?谷歌甚至還給提供免費理發!這個不是企業錢多燒的,只有一個目的,勾引你加班。
我覺得在這種環境下,員工不自覺的就自愿加了好多班。
第二 外包
如果勾引來勾引去,程序員還是不來加班呢?或者小企業,根本沒有谷歌微軟這么好的環境,怎么辦呢?
這種情況下,美國IT企業會把做不完的活外包給程序員工資相對低的地區,那就是中國和印度了。
中國和印度,法律對加班管的不嚴,程序員工資低,于是美國很多公司都喜歡把活交給中國和印度來干。
我們中國企業就比較慘了,沒辦法再外包了,非洲,中東這些地區根本就沒有多少IT人才。只能自己干了,反正象征性的給點加班費就行了,成本也不高。
美歐的程序員不常加班嗎?為什么?個人認為這是環境決定的,現今國內各行各業都是這樣加班加點干事情,看看有多少民營私營企業有周六的,每天能夠準時下班的就明白了。良心點兒的企業還給你算加班,有些企業就明確說一周只休息一天,想干就干不想干雙方不再見。
而國內程序員這個職業加班更甚。絕大部分的軟件、互聯網公司基本都是民營私營公司,而且又得趕工期、節約成本,那就只有逼著程序員加班了。雖然看起來名為高工資,可實際上算下來單位時間的工資并不一定比早九晚五的企業高多少。每天10幾個小時,有時周六周日都在加班,這種還是常有的事不稀奇。甚至有些公司明確說明,我們給的工資較高,沒有加班費甚至也沒有換休,干就干不干拉倒。
而這一切也源于我們的工作生活環境造成,還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是否執行到位,是否有人來監督,是否有地方去申訴。另外整體收入較低的情況下,大部分程序員為了那份收入與那個職位,也就默認被壓榨而不出聲。你出聲可以,那就另謀高就吧。特別是現在程序員供過于求,更是很多企業毫無顧忌這樣搞。企業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加班是一種很常用的手段,而且還不用付出什么成本。
在歐美,市場及管理相對較成熟,程序員與其它行業一樣就是個普通的職位。在整體大環境下不提倡加班,有人監督有投訴地方,自己不愿意加班那就不能被逼加班,否則可能被投訴被訴訟,企業會吃虧。所以在做項目計劃時,一般會按照正常工作時間進行詳細預算計劃工作量,如果真正完不成還有可能進行協商,重新預算工作量。不像我們很多企業,有時連周六周日都有可能給你計劃上工作量,完不成?要么說你能力不行走人,要么自己往死里加班都要完成工作量,美其名曰為了達到客戶期望一定要保證交貨期。
企業說,不愿加班?那就到歐美去吧。
更多分享及互動,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東風高揚】。
這個問題是多方面的,如果了解國內一線外企的工作狀態,可能就很好理解了。
一方面,外企的工作是以效率為導向的,形式化的東西非常少,硬性的規定非常少,從教育上,歐美國家就主張創造性和自主性,更加主張思維獨立和創造性思維。所以在一些硅谷的大企業中,一個普通員工也可以提出一個想法,而一旦被采納,這個項目就可以推進執行。你會發現他們的溝通效率很高,工作效率很高,信息流通性很好,而且員工所在的環境十分自由,可以以自己最舒適的狀態工作。這其實就是 以做事為目的,以效率為導向。
而中國的本土企業習慣了所謂的“管理”,從教育上培養的是應試教育,從小教導要聽大人話,要聽老師話,要聽領導話。卻很少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質疑,限制了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等進入了企業以后,官僚氣息嚴重,形式主義嚴重,基層員工完全沒有話語權,埋頭苦干受累背鍋,領導一句話沒活兒也得加班。
然后就是找一群留學海外,有想法的人,帶著一群本土畢業沒想法的人做事,其實大家都很難受。
第二方面,即便有些時候工作真的做不完,你想加班,在外企也不一定加的成。加班需要申請,因為超過上班時間公司需要嚴格按照加班標準支付薪酬,而一般在國外,加班要支付的加班費非常高。
所以除非十萬火急,國外大部分企業是不可能讓員工加班的,各種法律條文保護勞動者不是開玩笑的,不遵守分分鐘告到你哭。
第三方面,有很多西方人,即便你給他高額的加班費他也不想加班。很多人說中國是最勤勞的民族不是開玩笑的,我們接受著勤勞致富的教育,也確實做著勤勞致富的事情。國內互聯網行業所謂的高工資都是以瘋狂加班為代價的,就這還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進入這個行業,估計在西方人眼中很難理解。
外國人大部分沒那么勤勞,喜歡享受時光,這跟發達國家本身富裕是分不開的,他們的生存壓力沒那么大,不太用擔心沒飯吃,所以窮人很多都不愿意為了錢而賣命,更別提有知識有學歷的高級人才了。
動輒好幾周去海島度個假的國家人民,怎么能理解我過有年假都沒法放的痛苦。
美歐不光程序員不經常加班,從管理到基層員工也都不經常加班,因為第一,人工昂貴;第二,勞動法嚴格,加班要付昂貴的加班工資,不付被舉報的話企業要被巨額罰款,所以企業方方面面都高效做事。一個產品,從設計方案開始就講究個環節的完善,實際開始制作的時候各部門要高度同步與協調。各項工作的計劃都是提前一年來安排時間表(這也是生產環節外發海外逼出來的傳統),很少有像我們這里8月開的大會7月才開始各類訂制與協調,各項制度不完善,高管大會摔話筒的事發生。領導也不會今天臨時腦袋一拍在產品里加個功能,明天再取消另一個功能,然后讓員工日趕夜趕。西方的工作看起來節奏很慢,但是實際效率很高;我們的生活工作看起來節奏快,從領導到員工都很勤奮,但是實際效率很低,一個環節可能重復做五六次。其實西方各大公司的操作才是“計劃經濟”,我們的是“野蠻的橫沖直撞經濟”。這跟整個民族的文化氣氛與勞動力訓練方式有關,也就是教育有關。東西方教育的差距,不僅僅是 科技 成果的差距,還是教育的另一個成果,勞動力素質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