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民風民俗500字的
1、福州風俗主要為節俗、婚俗、食俗、傳統技藝,具體如下:節俗 游神、迎神是福州鄉村正月里舉行的一種習俗活動。農歷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時間。
2、正月初一這一天,福州有一個傳統觀念,就是初一這天不出門而且忌動刀忌掃地,福州還有獨特的拗九節”,節日當天家家戶戶都會做“拗九粥”,已經嫁人的女兒送上“拗九粥孝敬父母。
3、福州的桔燈、菜頭燈、蓮花燈等,形態別致,色澤鮮艷,獨具福州鄉土生活氣息,引人注目。 據王應山《閩大記》載:福州“沿門懸燈,通宵游賞,謂之燈市。”這一習俗,也始自宋代。其時家家戶戶,張燈懸門,十里燈街,紅光輝映。
4、福州端午節,又稱五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節日時間在農歷五月初五,也是中國重大節日之一。福州端午節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龍舟競渡。每年福州端午節期間,龍舟比賽成為福州民眾最為熱衷的活動之一。
找福建閩東的童謠
1、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接閨女,請女婿,小外孫子也要去。小花貓,叫咪咪,白兔洗菜鵝淘米,老鼠偷食燙壞嘴。白鴿子,叫咕咕,公雞敲鑼鵝打鼓,猴子玩火燒屁股。
2、在祭供時,孩童們便唱著童謠:“祭灶祭糊涂(諷刺灶神糊涂官),灶前一只銅香爐,元寶是儂褙,金褲是儂糊,灶君上天講好話,灶媽落地保佑儂,保佑儂爹有錢賺,保佑儂媽有錢長,保佑儂哥討兄嫂,保佑儂讀書變聰明。
3、春節期間,福建民間有祈福祭祀習俗,人們會在院落、居室、灶房、倉房、畜棚也會貼滿不同體裁形式的年紅。年紅寄托著家人美好期盼,亦可將宅院裝飾一新,烘托出節日氣氛。
4、口頭傳統以及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福建各地區的方言及民間諺語、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間傳說等。如霞浦畬族小說歌、閩南童謠、陳三五娘傳說。
5、詹羽 字翔父,福安賽歧(今屬福建)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特奏名,官主簿。事見明嘉靖《寧德縣志》 詹鎬 按福安縣志:鎬,字德。武廩生,鹿斗人。城陷杰然不懾,賊入門縛之,奮拳捶罵剮死。
6、廣義的閩東指的就是福建東部地區,包括福州、寧德兩市,狹義的閩東是福建省寧德市的俗稱,其地理位置為福建省東北部,南部與省會福州毗鄰,北接浙江溫州,西鄰武夷名山,東與臺灣島隔海相望。
以友好共處,以禮待客,手拉手共和諧為題材的童謠,急急急!!!
《禮貌歌》小學生,懂禮貌, 文明禮儀我最棒。見到老師敬個禮,見到同學問聲好。同學之間要團結,朋友之間要友好。托人做事說“謝謝”,做錯事來道聲歉。文明之風吹校園,相親相愛熱融融。
和氣微笑對朋友,文雅熱情對同學,恭謹禮貌對師長,真誠友好對周圍。
輕輕說,沒關系,小朋友,要友好,不要做,小霸王 小伙伴,手拉手,你我他,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