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現在已經在熒幕上看多了各種各樣的整容臉了,這樣的行為確實不免得讓人有些焦慮,畢竟明星都那么美了居然還需要整容,這實在讓作為普通大眾得我們忍不住開始擔心起自身。
日前,為了響應黨中央號召,認真貫徹中央部署,全面落實中宣部、廣電總局有關文件要求,切實推動青年影視工作者堅持正確導向,履行社會責任,創作生產更多優質視聽內容,推動影視生產創作健康有序發展,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發出《關于堅持正確導向履行社會責任的倡議》(以下簡稱《倡議》)。
在《倡議》中,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提到,將堅決抵制天價片酬,堅決抵制過度娛樂化,“娘炮”文化、“耽美”之風,病態整容等畸形審美,謹慎聘用整形演員,自覺抵制“水軍控評”行為,堅決反對唯收視率和流量至上,嚴格抵制各種形式的收視率造假、流量造假行為。
在官方網站上,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介紹自己是全國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機構自律、維權、交流、合作,推動產業發展的行業機構,目前已有近500家會員,都是中國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最具實力的骨干企業,其產量和黃金時段播放量均已占到全國總量的90%。
日前,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發出《關于堅持正確導向履行社會責任的倡議》,其中提到,堅決抵制天價片酬,堅決抵制過度娛樂化,“娘炮”文化、“耽美”之風,病態整容等畸形審美,謹慎聘用整形演員,自覺抵制“水軍控評”行為,堅決反對唯收視率和流量至上,嚴格抵制各種形式的收視率造假、流量造假行為。
“娘炮”文化、“耽美”之風,對青少年的危害,此前輿論都進行過揭批,全社會已達成共識。此次,倡議書中“謹慎聘用整形演員”,引發了公眾關注。
應該說,整容整形是個人的自由,有關部門管好整容整形機構,個人作出理性冷靜的選擇,沒有問題。所以就有人認為,用人單位不應該“歧視”整過形的人。所以,這里我們就特別要讀懂“謹慎”二字。
當前,容貌焦慮非常普遍。2021年2月,一份面向全國2063名在校大學生關于“相貌”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慮。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美容機構的商業洗腦,強調“顏值即正義”,他們在制造的容貌焦慮中,賺得盆滿缽滿。
另一個方面,就是當前影視作品中流量明星的影響了。這些流量明星,只要有顏值(也許是整容整形的結果),就具有號召力。而不管片子質量如何,有沒有藝術感染力。他們的容貌裝扮,也被青少年所效仿。
這兩方面遙相呼應,一唱一和,將正常的審美帶歪了,結果“容貌焦慮”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網紅臉”泛濫,甚至不少中學生都開始整容整形。
美不應該只講容貌,還有運動之美、勞動之美、品德之美……這些美給人的感染力要強得多,但青少年缺乏分辨力,畸形審美一旦養成,糾偏就非常困難。
可以想象,六成大學生有容貌焦慮,這背后就是典型的不自信。大家知道,焦慮并不是一種好的心理狀態,非常影響人的生活,一些人甚至會陷入痛苦之中不能自拔。還有不少人,往往又落入“整容貸”之類的陷阱,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
管好美容整形機構,管好影視劇中的明星,就相當于把好了第一道關。
而倡議書中,就特別提到“謹慎”“病態整容”,實際上也給了影視生產主體的自由裁量權。這個整形是不是必需的?是不是病態審美的產物?具體到明星,就應該從個例具體分析了。
要注意到,關于“整形”,百度百科是指“以手術方法進行自體的各種組織移植”。也就是說,像一般的注射肉毒素等等,就談不上。而另外,像牙科整形、疤痕整形、毛發整形等,以及割雙眼皮之類都是正常的,也不難分辨。
也要注意到,有行業人士稱,明星整容整形在行業內是一個普遍現象。哪些明星整過形,觀眾往往能從過往明星圖片中尋找蛛絲馬跡。當然,影視生產方只要真正讀懂倡議書的初衷,就不難把握其中的尺度。
不過確實也該管一管整容了,如今影視作品中的角色幾乎都長得大同小異,基本都分不清主角配角。不如上個世紀的港星,雖然臉上都有瑕疵,但是確實各有各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