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世界上生活節奏最慢的國家或地區是在哪里??那最快的呢???
時間是箭還是輪?
《科學美國人》新談時間文化
金京譯 2003-11-7
在巴西遲到1小時,不會有人眨一下眼睫毛;但在紐約城若讓人等了5分鐘,你就必須作出解釋。時間在很多文化里是彈性的,而在另一些文化里是強硬的。但是,一個地位高的人讓地位低一些的人等候,似乎跨越了文化上的差異而普遍存在。這是最新出版的《科學美國人》的報道。
不同文化 不同時間觀
人類學家Hall寫道:“一個大使苦等了某個外國來訪者半個小時,那么大使就需要理解:如果該來訪者‘只是簡單地道個歉’的話,那并不是對大使的侮辱。也許該客人所在國度的時間體系是由不同的基本單元組成的,因此這位來訪者并不像我們看到的那么晚。你必須了解這個國家的時間體系才會知道什么程度真正需要道歉……不同的文化對時間單元的含義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節奏最快和最慢的國家
加利福尼亞大學弗雷斯諾分校的社會心理學家Levine和他的同事已經在31個國家就所謂“生活的節奏”進行了研究。他們用3種尺度對不同的國家時間進行了劃分:在市區內人行道上人們的行走速度、郵局的職員賣一張普通郵票的快慢、公共時鐘的精確度。他總結出5個節奏最快的國家:瑞士、愛爾蘭、德國、日本和意大利;5個節奏最慢的國家:敘利亞、薩爾瓦多、巴西、印度尼西亞和墨西哥。美國排在第16位,接近中間。
老板不必守時 下屬必須守時
皇家學院的人類學家Birth在《任何時間都是特立尼達島時間:社會意義和時間意識》一書中,提到一句用來解釋遲到的常用語。Birth評論道,在那個國家,“如果晚上6點鐘有個會,人們有可能在6:45pm或7:00pm才到會,并且說句:‘任何時間都是特立尼達島時間。’”但是,只有那些有權勢的人對時間限制才可以這么松散。
沒發現“時間就是金錢”的依據
時間模糊的本性使人類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變得非常困難。Birth嘗試著通過探測特立尼達島將時間和金錢聯系起來的緊密程度。他調查了鄉下的農民——他們的一天通常是按自然規律行事,比如日出。他們并沒有意識到“時間就是金錢”、“計劃好你的時間”或者“時間管理”等短語,盡管他們有衛星電視熟知西方的大眾文化。他說:“將時間與金錢聯系起來的觀點,在世界上并未發現,但有與工作和同事聯系起來的。”
時間像箭也像輪?
一些文化并沒有將過去、現在和將來劃清界限。例如,澳大利亞的土著人除非土著人“唱”某個東西,否則一個實體是不存在的。他們的時間觀是一個旋轉的輪。
撒旦是倫敦的城市大學后殖民地方面研究的客座教授。他聲稱西方通過散布一種期待——隨著時間流逝,生活將變得更加美好——已經將時間“殖民化”了。他說:“如果你殖民時間,你也會殖民未來。如果你將時間想像成一支箭,那么你也會把將來想像成是沿一個方向發展的。但是不同的人描述出的將來不同。”
世界上工作生活節奏最快的地方是那里?
日本的東京和香港的生活節奏是最快的.尤其是東京的銀座區和香港的中環,金鐘,灣仔和尖沙嘴區.人們走路快得要命,吃午飯只要15分鐘搞定,天天如是.
世界各國人的生活工作的節奏
生活節奏西歐最快
不久前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萊文所作的測試表明,像加拿大這樣一個發達國家,其國民的生活步調竟然與慢條斯理的南美人相仿;而號稱世界經濟強國的美國和日本,生活節奏也沒有西歐國家快。這也許令人頗感意外了。
羅伯特·萊文測試世界各國生活節奏依據的3個標準是:走路速度、工作速度和各國主要城市街頭時鐘的精確度。萊文表示,他之所以采用上述3個標準,是因為他無法為每一種文化制作一種心律調整器。萊文測量人們走路速度的具體方法是,人們在工作時間內走完18米需要多少時間;工作速度則以郵局工作人員售出一張郵票需要多少時間為標準;至于公共場所的時鐘準確與否,則能反映出該國百姓的時間觀念。
萊文的這項研究共涉及31個國家。結果表明,加掌大排名第17,屬于生活節奏較緩慢的國家,僅比第三世界國家略好一點。萊文在加拿大選中的測試城市是多倫多,雖然在走路速度上多倫多要比世界平均數高,名列第11,但是在另外兩個方面則低于平均數,公共場所時鐘的準確率位居第22,平均誤差為70秒;賣郵票的員工需要3.5秒才能賣出一張郵票,名列第31。萊文表示,令他大感意外的是西歐國家的生活節奏普遍比美國(第16位)、加拿大及日本快。
根據萊文的調查,生活節奏慢的8個國家都是亞非拉的發展中國家,其中以墨西哥為最慢。墨西哥人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是:給時間一點時間。文萊人更絕,他們每天起床后的第一句話不是“今天會有什么事”,而是“今天不會發生的是什么事”。巴西人的時間觀念也很有特點,當地人赴宴遲到120分鐘之內主人都愿意等候而不開席。
外國的生活節奏都快嗎,最快的是哪個國家
不不不,不是我們想像得那樣
香港、美國等地生活節奏快
歐洲大部分國家生活節奏相當相當的慢的,很適合養老,比中國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