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持人李梓萌:45歲仍單身,把事業放在第一位,人美能力強
“優秀” 一直是央視主持人的代名詞,央視主持人也是國內主持界的天花板。
對于時常看電視的觀眾而言,中央電視臺的女主持人在我們心中的形象就是 端莊、大方、美麗而又自信。
李梓萌作為《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深受觀眾們的喜愛。
在屏幕前的李梓萌給觀眾展現的是人美能力強,有著順風順水的職業生涯, 但其實李梓萌為了事業放棄了感情,45歲還是單身,背后經歷的艱辛更是令人心疼...
1977年7月,李梓萌出生在遼寧省沈陽市的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就長著一副可愛的小臉蛋。
作為家中唯一的女孩子,自然成為了父母的掌上明珠, 放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父親始終認為女兒就應該富養,讓她多讀書,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于是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為她買了很多書來看,其中包括中外的很多名著,這也為她以后的路積累了不少知識。
雖然家里不是特別富裕,但是經常帶她去外地看海、登山。
7歲的時候,李梓萌又非常幸運地進入當地最好的學校,語文老師也是整個沈陽市教學水平最高的蔣秀英。
蔣秀英特別重視學生們的閱讀能力,還經常讓學生朗讀唐詩宋詞。
李梓萌在當時對語文和 歷史 有著非常大的興趣,她也經常被老師抽出來朗誦課文,有時候也會糾正李梓萌的讀音錯誤。
蔣秀英也成為了李梓萌播音的啟蒙老師, 對以后李梓萌的播音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在這種正確的引導下,李梓萌的語文成績非常優異,學習能力也非常強,小小的年紀就展示出閱讀、寫作和演講方面的才華。
她在小學期間就參加了各種演講、主持人大賽,也獲得了不少的獎項。
憑借著優異的成績, 李梓萌順利地進入當地最好的初中和高中 ,老師們也都非常喜歡她。
在此期間,她一直都是班里的文藝積極分子,各種文藝活動都有她的身影。
學校播音室還專門為她開設了一檔節目,這檔播音節目還受到了學生的極大歡迎,這種歷練也讓李梓萌確定了自己的高考目標。
就是北京廣播學院(現在的中央傳媒大學),繼續深造。
1996年,李梓萌以 遼寧省專業分數第一名 的成績成功考入北京廣播學院。
但是,進入學校以后,李梓萌卻開心不起來,因為身邊優秀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幾乎每個人都是各個地方的高考狀元。
學習之后,她發現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很大,沒了信心。
她也把這種情況告訴了自己的父親,父親讓她 放平心態、建立信心,哪里有缺點就補哪里。
李梓萌聽完父親的鼓勵后,決定仔細找找身上的缺點和不足。
首先就是普通話不是特別標準,因為受東北話的影響比較大,經常會帶一些不必要的兒化音。
為了改掉這個毛病, 她經常早上五六點就起床 ,糾正自己的口音。
其次,她認為自己的閱讀量不足,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必須要有著廣闊的知識面和理解能力。
于是她經常泡在圖書館,甚至連吃飯和坐車的時間都不放過。
在大學期間,李梓萌對自己要求非常苛刻,也吃了不少苦頭,但是努力的人就一定會得到回報。
臨近畢業前,李梓萌獲得了中央電視臺播音組實習的機會,這對于一個沒有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簡直是恩賜。
但是這種恩賜與她長期的努力密切相關。
這次實習機會對她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她也經常請教羅京、張宏民、李瑞英等優秀的主持人。
李梓萌非常的細心,總是把在學校學到的東西與實踐中學到的東西記在本上。
再加上有一大群大佬的幫助,為她解疑答惑,李梓萌的進步非常快,也成為了央視的重點培養對象。
但是在央視這個人才濟濟的地方,所有的機會都需要自己拼出來。
為了能夠從實習生成為中央電視臺的正式員工,李梓萌每一天都只給自己六個小時的睡覺時間。
很快,李梓萌就面臨了自己人生中的又一個大考。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 央視準備推出一個新節目《國際時訊》 ,目的就是讓全國人民更好地了解國際的發展形勢。
而這個節目要求主持人的水平非常高,不僅要播報,還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
當時央視內部有很多主持人都想來競爭這個崗位, 它不僅很鍛煉人,還能打開自己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為了選撥最合適的人選,央視決定從全國各地選撥人才,包括各大高校的畢業生。
李梓萌抱著學習的態度,也參加了這次選撥,因為競爭實在是太大,她并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經過層層的選撥, 李梓萌憑借自己清新脫俗的主持風格和獨特的見解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這次機會也讓李梓萌成功進入到無數人夢寐以求的中央電視臺之中。
為了能夠在央視站穩腳步,李梓萌始終在 探索 自己的主持風格,因為稍有不慎就會被替代和淘汰。
這種壓力可想而知, 表面上神情自然,語言流暢,但實際上每一天都壓力山大。
因為在《國際時訊》這檔節目中取得很大的成功,李梓萌又被調到了《朝聞天下》擔任主持工作。
為了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李梓萌每天都需要四點起床。
無論什么樣的狀況,她都要準時地出現在電視臺大樓, 做好一些準備工作,化妝、順稿、與工作人員溝通。
作為早上的節目,李梓萌每一天即使再累,也要在鏡頭面前保持良好的狀態。
每一天的工作都非常繁忙,讓她沒有太多的私人空間,更別提什么談戀愛的時間。
為了完成好工作, 李梓萌始終把事業放在第一位 ,即使工作再苦再累,她也從來沒有過一句怨言。
2006年,《新聞聯播》這檔王牌節目也面臨著新老交替的時期。
作為黃金檔的新聞播報節目, 不僅對主持人的形象、業務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還對主持人的綜合素質有著嚴格的要求。
而李梓萌通過了中央電視臺的層層審核,和康輝搭檔出現在了《新聞聯播》的鏡頭面前。
她也成為了中央電視臺最為年輕的《新聞聯播》播音員。
但是這并沒有讓她非常開心,因為她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壓力也越來越大了。
對于《新聞聯播》的直播,每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釀成大錯。
好在李梓萌扛住了這種巨大的壓力,從一個業務小白成功轉變為成熟的播音員。
時至今日, 李梓萌仍然是《新聞聯播》中最受歡迎的女主持人之一 ,不僅長得漂亮,業務能力還非常強。
我們看到的是她的光鮮艷麗和職業生涯的順風順水。
但背后的辛酸與壓力,只有她一個人知道,無數個日日夜夜的準備,才能夠讓她在鏡頭面前自如而又完美。
為了能夠在事業上有所成就, 李梓萌始終沒有結婚,至今也是單身。
她的父母也非常擔心自己的女兒的婚姻情況,不止一次地催促女兒應該找個好老公陪伴她的一生。
也許是在現階段,李梓萌仍然認為自己的事業比其他方面更為重要。
又或是自己的優秀,對另一半的要求也更高,還沒有特別喜歡的男生出現在她的面前。
雖說如今的她已經45歲,事業上的有成,也讓更多人關心她的婚姻狀況, 但還是希望她能夠保持自我,選擇一個愛的人把自己嫁出去。
“人物評價”:
李梓萌的閃光點始終是她身上的大氣和“國際臉”,她身上 時尚 、大方、充滿活力和親和力 收獲了無數觀眾的喜愛。
她的出現,不僅打破傳統播音的嚴肅性和規則性,而更加體現了新時代的新青年,成為新一代的模范。
至于感情狀況,我們 希望李梓萌能夠早日找到自己生命中的白馬王子 ,了卻父母心中的一樁心事。
# 娛樂 圈那點兒事## 娛樂 ## 娛樂 聚焦#
年輕人猝死的概率有所增加,猝死的三大導火索是什么?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超過370萬人因猝死而失去生命,其中我國每年有超過60萬人猝死,青少年猝死的占比不斷提高。2021年1月10日,由央視新聞微博發布的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上了微博熱搜。人們開始對年輕人猝死的原因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引發了激烈的探討。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面臨著學習工作生活的壓力,飲食不健康,加班熬夜,過度勞累,生活作息不規律,酗酒吸煙等多重問題。長此以往,就會導致猝死的風險提高。
臨床醫學上將猝死分為非心源性猝死和心源性猝死兩大類。其中冠心病是導致心源性猝死最常見的原因。一般公認導致猝死的三大導火索是酗酒、熬夜和情緒激動。大量喝酒導致心肌嚴重損傷,引起心率過快,血壓升高。最嚴重的就是增加猝死的風險,因為酒精中除了熱量不會含有其他的營養成分,長期喝酒也會導致食欲下降。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良好的心態也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而對于身體來說,情緒激動會在短短時間內對身體器官造成沖擊。當情緒激動時,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容易誘發心梗或者是更加嚴重的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科學研究表明,90%的猝死與熬夜有關,熬夜之后身體會出現疲勞,心慌,心悸等一系列癥狀。而睡眠時間在6~7個小時的人群死亡率是最低的,而睡眠低于4個小時或者高于9個小時,死亡率是成倍增長。除此之外,猝死還有其他的誘發原因。例如,過度服用某些影響心臟的藥物、久坐久站等,其中遺傳因素對青少年猝死的發生也有一定的影響。
疲勞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疲勞對人體的危害:
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現代人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長期受到慢性疲勞的困擾。雖然不會直接危害人們的生命,但長期疲勞仍然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隱患,甚至誘發癌癥。 千萬別讓勞累成為癌癥滋生的溫床。 上海市進行的一項萬名癌癥患者整體康復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在癌癥誘因的自我分析中,36.6%的患者認為是過度勞累而誘發,7.1%的病人認為是工作壓力過重誘發。美國圣路易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也指出,過度勞累容易誘發癌癥,許多罹癌的人回顧發病前兩三年,通常是身心處于極大的壓力之下。 勞累之所以會誘發癌癥 ,是因為人的身體長年處于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狀態,免疫機能因此削減,使身體修補DNA的能力下降,罹患癌癥幾率明顯提高。在最容易被累出的癌癥中,淋巴瘤首當其沖,過度勞累導致血液透支,由于某種代償機制,淋巴系統自動調節補充,導致淋巴無限增生,央視新聞主播羅京就是典型。 年輕人的免疫系統處于發育過程中,需要不斷適應外界的變化,因此壓力、勞累等都容易導致其產生惡性改變。除了淋巴瘤,肝癌、肺癌等也被列入累出來的癌癥前三名。過度勞累雖不直接導致癌變,但會導致肝病、肺病反復發作、不斷加重,并最終誘發癌癥。 因此,專家建議, 預防癌癥 ,生活中要勞逸結合, 健康膳食。不要過度勞累,加班不要太晚,工作時間不要過度緊張,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周六日保證一定的休閑時間、健身活動,以調試心情。此外還要戒煙限酒,不過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 ,不吃過熱、過冷的食物,少吃紅肉、蛋黃、乳酪,多吃蔬菜、海帶、綠色食品;生活要規律,避免通宵的游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