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北京生活得好嗎?壓力大嗎?后悔留在北京工作嗎?
先說一下在在北京生活的成本,隨便一個住的地方就是1000或者2000以上,還是跟別人合租或者住地下室,如果整租或者靠近市區就更貴,路上堵車特別厲害、海龜,大把的,本科生隨便一片樹葉都能飄到好幾個人的頭上,碩士、博士,所以要是住郊區往市區趕著上班的話,會很累,地鐵公交人都擠得厲害,自己親身體會,單程一個小時內能到公司那是你的福氣;
至于壓力,實話說,在北京生活壓力真的挺大的,你這里的壓力可以簡單地概括為物質壓力與精神壓力。物質豐足的同時物價也不低,我朋友重點大學畢業,在北京生活每個月工資差不多一萬,但光交房租就花了五千多,他租的房好像是70,80平方米大的,每個月的工資大頭都拿來交房租了。至于房價我就多說了。其次就是精神壓力,北京的機會很多,但高端層次的工作機會競爭卻很激烈,就是這方面常能給庸才窒息感。如果你覺得自己家庭條件夠硬,本領也夠強,就不妨去北京闖。
我想每一個在北京工作的過的人都不會后悔在這里留下的奮斗過的青春。
一季度北京平均月薪達11187元,你覺得北京的生活壓力大嗎?
在北京年入20-30萬的人活的最累,高不成低不就,生活壓力真的是無孔不入。一線城市給了人們巨大的發展空間,但隨之而來的巨大生活壓力也讓許多追逐夢想的人們喘不過氣來。
北京的生活壓力究竟有多大?
生活壓力大不大得看什么追求了,想天天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那必然壓力比較大。但是對于一般追求不太高,消費欲望不太強的人。在有房有車無貸款的基礎上,我覺得稅后月收入10k以上其實已經可以了(沒女朋友前提下)。如果還沒有房貸的話那就更不用愁了,饞了可以買高級食材烹飪,每年可以出國旅游兩次,平時不加班,周末可以找朋友小聚,美滋滋。
北京壓力那么大,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選擇北漂?
其實再繼續深究這個問題并沒有什么意義,因為你已經在這里了,要么忍要么滾??赡軄淼竭@里你依然迷茫,依然找不到想要做的工作,依然沒有上進心,但是因為諸多因素還是留下來了。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比如我(自制力極差,不善于社交,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我無法期待自己會像小說中的人一樣,突然之間性情大變,突然變得積極向上,像開了掛一樣,除非遭遇了某種重大變故或者遇到貴人,然而對于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來說這是不現實的。所以,環境很重要,至少一個好的環境能夠讓你變得更好。
北京生活壓力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北京生活壓力大的一般都是外地人,那壓力大是正常的,因為來北京肯定是想往高處爬,自然壓力會大。如果是北京人,那也是正常的,你想好幾千萬外地人來你家跟你搶工作你壓力能不大么。而且, 沒有歸屬感,出勤時間太長,擁擠的生活環境,頻繁搬家,玩兒兩年感覺沒什么玩兒的了,親戚朋友不在身邊,年輕氣盛想的太多。
外地人研究生在北京工作壓力大嗎
肯定有壓力?。∈紫仁亲》康膯栴},如果單位提供宿舍,也只能是單身宿舍,能解決結婚住房的概率幾乎沒有,在異地打拼,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生活的空間,本身就是壓力最大的因素,如果沒有家里的資助,要想購買一套自己的住房,那就不是打拼三五年的問題了,即使薪水足夠高,天文數字的房價,也會讓人苦不堪言,如果有女盆友,一起打拼,那首先就要租房,這就是一項很大的支出,也許還不能要寶寶,因為寶寶降生之后的撫養費用,可不是小數目。這些都是經濟造成的壓力,連帶的會有感情沖突、職場博弈、人脈搭建、專業制約等等一連串的艱難險阻,這就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啦!
從流調軌跡看到了北京人的辛苦,在北京生活究竟有多大壓力?
在北京生活的壓力主要體現在房子,戶口難落,車牌這三大部分。房價可以說是壓垮北漂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戶口難落,導致孩子上學成為問題。另外關于北京車牌的問題也讓很多人倍感壓力。
高房價讓年薪200萬的北漂都倍感壓力
如果說生活在北京最有壓力的一點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房價。沒錯,北京的房價可以說讓很多北漂的人都望而生畏。
我的一個朋友也是一個十足的北漂,今年夫妻兩個人的工資一年已經總共到200萬了。這200萬的家庭收入聽起來很多,但是他們依然感覺壓力山大。首先200萬扣除個人所得稅就剩130多萬上,而北京房價隨便都是六七百萬,好點的地段和環境都是上千萬的。一百三十來萬這個家庭不吃不喝10年也就買個100來平的房子。
另外并不是每一個北漂的家庭都有機會得到年薪200萬的。而達到這個薪資的都是在企業里面混的不錯的高管,壓力可想而知。
難落戶口孩子上學成為問題
北漂人壓力大的另一個就是孩子的上學問題。我們知道想擁有北京的戶口那是非常困難的。很多著名企業的老板甚至都沒有北京的戶口。
沒有北京戶口孩子上學就會成為問題。一些好的教育資源以及福利也是享受不到了。
開著外地牌照的車動不動被限行
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去北京出差如果自駕一定要在下午幾點之前到。如果晚到了外地牌照是進不去的。從這一點可想而知北京的汽車牌照是多么的吃香。
目前北京的車輛已經很多,很多人買了新車確實始終都搖不上號。這也讓一些北漂很苦惱,有車也不能隨心所欲的開。
外地人在北京,年入30萬,為什么感覺自己很窮很累?
外地人在北京,年收入30萬元,還是感覺自己很窮很累,這太正常了,因為你不是北京本地人,是外來的打工者!
一、外地人在北京,肯定原來在北京是沒有房產的,如果你在北京定居,一套普通的房子可能就需要一千萬左右,你年收入30萬,不吃不喝十年才只有300萬,也就是買房攢夠了首付而已,然后還要還房貸,估計每個月需要還2 3萬,所以年收入30萬聽起來很多,用起來根本就不夠!所以你會感覺自己還是很窮!
二、年收入30萬在北京也算是高工資了,你一個外地人在北京打拼,年收入30萬元肯定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工作有多辛苦不言而喻,感覺很累也是正常的。
三、在北京有錢的人太多了!北京是有錢人聚集的地方,咱不說那些名人,只說那些大爺、大媽們,喝著茶、聊著天,輕輕松松地就能賺到房租錢,而且可能比你的年收入還要高,還有就是北京人很低調,你根本就看不出來誰有錢!
現在北京正在下雨,打工的外地人卻不敢停下腳步,努力地拼搏著!誰讓我們這么窮呢!
還不是房子鬧得!
說說現在很多北京本地人,如果沒有收租,還能做什么?他們能年入30萬嗎?我覺得很多都不能,但是人家就是因為有房子,就過著我們這些拼命工作都幾乎永遠達不到的高端生活。我們差哪兒了?就差幾套房。其實外地人在北京能年入30萬,已經不少了,也算精英了吧,如果有一套房子,生活也算富足了,但是如果沒有房子,那一定是很窮很累。
說說我是如何從年入不足10萬到年入30萬的吧。本人是工科女,環保行業,09你那畢業后在甘肅一家國企做技術工作,那時剛剛上班,每月工資就2200多,14薪,這樣過了2年后,2012年初公司在外省成立了一個大型分公司,自己有幸參與到這個大型項目中,當時還未成家,本部與項目部兩處跑,因為在項目組工作,工資就漲了一點,可能是項目補貼等,算下來每月也有4000左右的工資了,直到2014年,項目建成后,分公司成立就留在了分公司,當時按照項目建設重要技術人才分配了崗位,工資一度漲到了8000多,在三線城市,也不低了,就這樣拿著8000多的工資持續了一年多吧,自己因為當時離家太遠等各種因素,辭職來到了北京。我是2015年6月到的北京,當時入職了一家國有的設計院,名頭也不小,做環保設計工作,每月收入也是8500,加上年終獎3萬,一年下來差不多10萬了,可這10萬在北京可真不咋地,但自己當時剛剛來北京起步,也并沒有要去太多,就沒在意,可這10萬工資一直持續到了2020年,這就難以啟齒了。
從2015年剛剛到北京,2016年自己結婚,2018年懷孕生子,工資一直沒變,反而因為自己結婚生子等,加上部門效益一般,調整社保、公積金等,月工資下降到了6000多,2019年因為疫情,工資直接降到了不足5000元,當時自己剛剛生完孩子,回到公司,雖然也沒有承擔太多的工作,但是這個工資,在北京真的是在難以啟齒了,況且自己還是正規技術人員,于是,2020年果斷準備跳槽。2018年到2019年那兩年,自己工資低但是又沒有跳槽的原因,除了自己剛剛生完孩子外,還有個理由就是自己當時在準備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考試,也沒有更多精力去跳槽再去適應新的工作崗位等,所以一直壓著沒動,直到2020年年底,雖然當時證書還沒有拿到手(那一年考完后,成績還沒有出來,不知道是否通過),可有一家小型設計公司給我拋來了橄欖枝,年薪20萬+,心動呀,短暫猶豫后,果斷跳槽,幸運的是,在我通過試用期后,證書也拿到了,加上證書補貼,年薪也是30萬了,至此,終于在北京敢說自己年入30萬了,也對得起自己的專業水平了。
其實從年入10萬到年入30萬,自己本身突破了不少,從一開始的技術管理人員,作為甲方業主,更多的是協調管理工作,到自己跳槽到設計院,做真正的工程設計人員,一點一點的設計制圖,突破還是很大的,再加上自己也考了一個專業的注冊證書,拿到30萬的年薪也是情理之中。作為外地人,在北京也不至于太抬不起頭了,幸運的是,自己還成了家,有了孩子,算是扎根北京了。 當然比起很多的北京大佬,差的還是很遠很遠,直到現在自己也沒有京牌車,房子也不敢考慮什么學區房等等,在北京依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比起很多外地人,自己也知足了。
當然了,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在三環能買個兩三平米吧。但實話告訴你能一年在北京賺30萬的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基本都是普通的薪資一萬以下吧,能做到三萬的人基本上是高管或者是高級銷售。
在北京能賺高薪的很多,但是呢需要你付出代價要比別人多,要不你智商超群,但大部分人智力其實基本不會太大。像那部分高智商的人一般都從事的是高精尖,基本算高薪但不一定都能達到月薪兩三萬。另一個就是智商基本相當的話,想賺高薪的話基本就要看情商的高低了,這就涉及到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
我們大部分人其實離不開這個 社會 ,但能在工作圈和生活圈混的風生水起的基本都是高情商,所以說想賺高薪一定要有兩把刷子,要不就高智商從事高精尖的研發工作,穩定而又符合自己的性格和生活習慣。而如果你是高情商的話,那你就從事銷售工作,在北京做銷售尤其世界五百強和國內五百強企業比比皆是,隨便拿下個訂單就是非常高的提成。所以說那一定累,付出的是常人幾倍的努力,只不過是拿高薪的有方向有目標有方法,可以實現目標。
因為你的出生貧賤。
首先,一個外地人在北京能掙到30萬的年收入,已經很了不起了,超過98%的外地來京務工人員,甚至還可以說超過本土90%的務工人員。掙錢能力確實沒得說,很厲害。
但你說你掙這么多錢還是沒有幸福感,原因是你只認錢,沒有把精神生活做好。骨子里還是缺乏自信,或者跟你從小生長環境,和現在的生活環境有關系。
在北京有錢的太多,而絕大多數有錢人都是低調的生活,你根本接觸不到,遠的不提,就北京的老大爺的生活水準,你就望塵莫及。大爺可以睡到自然醒,不愁吃穿住行,年輕的也受這種環境影響,也是一樣的,對于經濟他們沒有你看的重,而精神文明建設他們比誰都強。
有些東西不是經濟條件決定的,得有精神的慰藉,才會有所幸福。
年入30萬的你不如放下心機,去學習一下,提升自己,雖然氣質內涵不容易,最起碼你能得到一些心靈上的溫暖,做做公益,敬老院,福利院,也許會收獲一點。
最后,告誡自己不要比,你越比越累,越窮,越沒有幸福感。想想你兒時的夢想,絕對不會是掙更多的錢吧?
外地人在北京工作年收入30萬,感覺自己仍然很窮,每天工作很累,其實并不是每天工作很累,而是感覺到自己生活的壓力非常大,是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其實在此時主要有這種感覺,是因為差了兩樣東西。
1.一套沒貸款的房子。作為北京本地人,其實無論自身的事業發展的如何,但是或多或少會有一套房子,暫且不論這套房子的面積大小或者位置好壞,但是這個房子是沒有任何貸款,永遠是自己可以居住的。這套房子就相當于最后的一個家。那么外地人缺的就這套房子,缺的就是這種有家的感覺。
2.一張北京戶口的身份證。在北京擁有一個北京戶口,是生活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可以保證小孩子的入學資格,也可以保障自己老年后的養老福利水平。他可以讓自己擁有買房的資格,同樣也可以自己讓自己擁有買京牌車的資格。這張身份證就表明自己可以在這個城市中,一直的待下去,而不會到了某一個關鍵時候,被迫要回老家或者被迫要換居住地點、換工作等等。
我們想想,假如沒有以上這兩樣東西,年收入30萬能在北京生活的非常愉快嗎?不買房子總得租房子吧。在四環一旦租套房子,最少每月也得6000元以上。如果自己買房子,每月的房貸最少得1萬多。再加上一家三口的吃穿運行,我們想想總計每月2萬元是最少最少的開支。這30萬確實不太夠用啊。
如果在北京就是一套用還貸款的房子,每個月的生活開支最少可以降下6000~7000元。北京的物價又不是很高,其實一家三口一個月6000~7000元已經是比較夠了,那么到年老之后可以在北京辦理退休手續,北京的養老金水平在全國是排到前三名的。晚年生活相對比其他省份老年人來說,可能更加舒適。
所以既然選擇去北京工作和奮斗,那就一定要給自己想個辦法,換上一張北京的身份證,來一套北京的房子,讓自己真正的扎下根來,將自己變成真正的北京人。
本來就是這樣,30萬在外人眼里看著會很多,但其實如果你沒有祖宗給你的積累的話,你在北京確實會感覺很累很窮。
如果是工資收入30萬的話,那么公司對你的壓榨將會占用你一天大部分的時間,你為了保住職位,保住自己的薪水,你將不得不拼盡全力,不僅要做好工作的事情,還要自己不斷的充電學習,保持自己的競爭地位,確實是非常的累。
別看外地人年入30萬,其幸福感還不如本地人年入五六萬的幸福感高。
因為你身處異鄉,你就像浮萍一樣沒有根,無所依托,迷茫而無奈,有了這種感覺趕緊回家鄉吧。在家鄉也許沒有年薪30萬,但你可以過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在你家鄉不需要太高奢望和壓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想,為了實現目標,有的人可以入鄉隨俗,逐水而居,雖不富足但活得精彩和知足,只要盡力了,這就是生活的價值和意義。
家鄉要是發達好,誰還愿意離鄉背井,既然你希望在北京這座全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尋求發展,想有一席之地,你就要適應北京快節奏,競爭激烈的生活,不要抱怨自己的選擇,那些在北京生活的外地成功人士,一定要比你付出更多、比你更努力。
一個人需求和欲望越高,生活就會變得很累和貧乏,無論你生活在哪座城市。
因為他不是真正的北京人,看看普通北京人的生活,普通北京人的收入,不滿足在北京的生活和收入就沒轍了。
外地人在北京年入30萬,應該說掙的不少了,但是一般情況下即使有戶口也沒有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北漂一族,租房市中心單間一般都是3000元左右,獨戶一般要6000以上,加上水電氣熱、交通、電話等一系列費用,生活成本很高,如果居住遠離市中心那么上下班路上的辛苦難以訴說,再就是隨時加班的工作壓力,不僅是身體上吃不消更主要的是心累,所以這個群體自然會感到自己很窮也很累。
這不新鮮,我每年光房租收入就12萬,還沒有任何貸款壓力,也沒覺得自己不窮不累
202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較上年減少0.4萬人,在北京生活的壓力有多大?
在北京拿著高薪的人不少,但生活壓力依然很大。他們要面對買房、買車、子女教育等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本質就是消費太高。
據北京市統計局3月1日發布的公報顯示,2021年北京常住人口為2188.6萬人,比2020年減少了0.4萬人。這從側面說明北京的生活壓力很大。有不少人已經在北京娶妻生子,但仍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還是租房住。而且夫妻倆年薪均到百萬,但仍沒有歸屬感。究其原因,是因為戶口沒有落實。無法落戶,孩子就不能在北京高考,就算可以積分落戶,要想買學區房也要花掉畢生積蓄?;蛟S有人認為不必買學區房,但不是每個人都這么想。他們憂慮如果學區房政策再發生變化,自己的付出將付出東流。
曾有一位畢業于名校的本科,一直在京工作,是一位程序員。他每個月的工資是5萬元,聽起來真是不少,但他說每月的開銷在4到5萬之間,也就是說所剩無幾。在北京買一套普通的房子,就已經達到了很多人的極限,除了首付不少人還貸款,貸300萬的額度都不算多。加上他們還想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所以就不惜透支自己的身體來賺錢。很多中青年的身體水平已經處于亞健康狀態,連他們自己也擔心萬一哪天生病了,生活將無法正常運轉。
不光是北京,其它一線城市,比如上海、深圳也是一樣,年輕人都有多的生活壓力。很多年輕人就像高速運轉的機器,不敢讓自己停下,因為他們還有孩子、還有老人。但健康的透支很難挽回,在奔向好生活的同時還是要量力而行,畢竟日子是給自己過的,不是給外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