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充電續航都是用戶目前十分關注的問題,在電池技術沒有特別大突破的前提下,手機廠商在充電領域非常激進。已經有不少旗艦機都突破百瓦級的有線快充,無線充電也提升到50W等等。
近日,小米宣布了全新的隔空充電技術,打開了全新的充電方式,可以讓用戶進入真無線充電時代,有種科幻電影場景照進現實的感覺。小米公布的這項隔空充電技術能夠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隔空充電有什么用?
從小米官方公布的資料看,只需在房間放置一個隔空充電樁,看起來有點像空氣加濕器之類的家電造型,你拿著手機進入房間就能實現隔空充電。
在隔空充電樁半徑數米內的空間,都可以實現功率達到5W的隔空充電。不僅支持靜止狀態下的充電,你拿著手機移動也可以持續充電。甚至在有異物在手機和隔空充電樁之間遮擋,也不會影響隔空充電。這些都能夠有效降低不同場景對隔空充電的影響,提升實用性。
你用手機玩游戲時,也可以實現邊玩邊隔空充電。從演示視頻看,你在玩游戲的時候,不需要外接任何線材,手機就可以實現充電。當隔空充電的功率足夠時,甚至連續玩游戲也不用擔心手機電量的問題,同時沒有各種線材的束縛。
小米隔空充電技術還支持多設備同時隔空充電,并且每臺設備都支持5W充電功率,不過官方沒有公布可同時為多少臺設備充電。
上面提到的這些充電場景都無需接觸充電座,在隔空的情況下就能實現充電。這也是小米隔空充電技術與目前已經商用的無線充電技術之間的重要區別。可以說,上面演示的隔空充電才屬于真正的無線充電。
隔空充電與目前的無線充電有啥不同?
目前有不少旗艦手機都支持無線充電,目前大部分手機的無線充電功能都是通過電磁感應實現。
在使用無線充電時,手機內部的感應線圈要與無線充電器線圈要在極近的距離才能實現充電,這就限制了無線充電的使用場景和便利性。雖然使用無線充電不需要給設備插線,但必須要和無線充電器“黏”在一起才能實現無線充電。
最新的iPhone12系列支持磁吸式無線充電,雖然手機與充電器之間不需要連接任何線材,但MagSafe磁吸充電器仍舊要與機身接觸才能進行充電。手機與無線充電器是密不可分的關系。
而小米公布的隔空充電技術可以在數米半徑內對手機進行充電,手機與充電器距離的限制大大降低,充電無疑是要方便很多,不需要刻意把手機放在無線充電器上才能充電,盡可能把充電做到無感化。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實現原理的不同,隔空充電技術還有可能會節省手機內部空間,手機端只需微型元器件就能實現隔空充電。
隔空充電的基本原理
小米官方簡單介紹了隔空充電技術的原理,小米隔空充電技術的核心在于空間定位和隔空能量傳輸。
小米自研的隔空充電樁內置5個相位干涉天線,可對手機進行毫秒級空間定位,精準探測手機位置,144個天線構成的相位控制陣列,通過波束成形將毫米波定向發射給手機。
在手機設備端,小米內置了14根天線組成的接收天線陣列,可以把上面隔空充電樁發射的毫米波信號,通過整流電路轉化成電能,從而實現隔空充電。
這種實現過程有點像我們現在使用的WiFi功能,通過路由器發射信號,手機端接收到路由器的信號就能實現上網。
此前也有類似技術
在小米發布隔空充電技術當天稍早一些,摩托羅拉也展示了類似的隔空充電技術,同樣也支持邊玩邊充、異物阻擋不影響充電等。
2017 年,從事無線充電科技研發的Energous公司曾經在CES展會上展出了支持遠距離充電的設備,包括支持遠距離充電的助聽器等產品。
科技公司Ossia曾在CES 2019上也曾展示了一個支持隔空充電的手機殼,通過這個手機殼,可以讓手機在小范圍內實現真正的無線充電。
隔空充電能帶來什么改變?
隔空充電技術不僅可以用于手機充電,還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小米官方表示,不久后,小米自研隔空充電技術還可以為智能手表、手環等穿戴設備隔空充電,未來音箱、臺燈等小型智能家居產品也可以實現無線供電,擺脫線材的束縛。
未來家居場景各種智能設備可能會變得更常見,我們可以發現,不少智能家居小設備雖然不需要連接電源線,但通常會內置一顆紐扣電池。雖然低功耗的小設備可以維持一年或者幾年的續航,但電量耗盡后還是需要更換電池,會帶來不少麻煩。同時還有像智能音箱、夜燈之類產品都離不開電源,需要考慮到供電問題,這些都增加了使用智能家居設備的復雜程度。
當隔空充電技術可以用于智能家居設備的時候,能夠完全解決智能家居的供電問題,即使不需要任何線材連接,智能家居設備也不會受到電源的限制,減少更換電池或者布線的麻煩,帶來更多可能性。
未來如果隔空充電技術的充電功率達到不錯的水平,手機甚至可以完全去掉充電接口,直接使用隔空充電。未來隔空充電技術普及的時候,我們可能就真的不用擔心續航問題了。在家或者辦公場所都能夠一直充電,手機隨時都是滿電的,也不用擔心忘記充電,手機需要充電的概念可能會逐漸淡化。
當隔空充電功率足夠大的時候,甚至還能夠為電動車充電等等,所有這一切使用場景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隔空充電技術的各種應用場景都是十分值得期待的,但誰也不知道具體落地商用的時間,上面提到的小米或者摩托羅拉都沒有明確透露隔空充電技術落地商用的時間。不過既然已經公布了這項技術,也就給隔空充電技術的落地商用帶來了更大的希望,值得我們期待。你們覺得隔空充電技術還能用于什么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