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是世界知名的品牌,旗下的產品遠銷各地,蘋果的新自研芯片在使用上已經展現了相當出色的能力,M1和A14在近日已經成為了用戶們關注的焦點,這兩款芯片都采用了最先進的臺積電N5 5nm工藝制造,而這兩款自研芯片之間的差異有多大也是關注的重點,雖然CPU和GPU數量不同的,但內存位寬也是影響性能的效果之一,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差別,下面給大家整理了詳細的資料對比,歡迎大家查看。
1、主要參數對比
2、M1處理器
在此前的S6與A14之后,今天凌晨我們也迎來了蘋果在2020年自研芯片方面的“超大杯”——用于全新Mac產品線的M1 SoC。
自研CPU性能提高數倍,續航還更長了
事實上與此前傳言不同的是,蘋果并沒有將這一自研PC芯片算作“A14”家族的成員,取而代之的則是將這款全新的高性能SoC命名為“M1”。很顯然,官方或是在有意將其與移動設備上的A系列芯片區分開來,以彰顯Mac產品線自研芯片的獨特身份。
當然,Apple M1芯片是配得上這樣的“殊榮”的,因為它的確可能是蘋果公布的有史以來最復雜,最大型,同時也是性能最高的SoC。一方面,它憑借著PC處理器史上首個5nm半導體制程,成功塞進了多達160億個晶體管,比之前的A14足足多了近一半;另一方面,在M1的架構設計上,我們也的確能看出蘋果如今在自研芯片領域的積淀。
.
在CPU方面,M1集成了“四大四小”的八個CPU核心,它們全都基于ARM指令集,但由蘋果自行設計基礎架構。并且值得一提的是,M1在CPU緩存的設計上表現得非常“慷慨”,比如說它的四枚性能核心共擁有192KB指令緩存、128KB數據緩存,以及12MB的共享二級緩存,這就相當于每一枚大核各自擁有48KB指令緩存、32KB數據緩存和3MB的二級緩存。而作為對比,當下PC領域的消費級旗艦處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每個核心的緩存配置僅僅只有32KB指令、32KB數據、256KB二級緩存,以及2MB三級緩存。但是很顯然,更多的緩存當然不是為了好看(畢竟這其成本相當高),而是直接“明示”了Apple M1芯片這次在CPU方面的數據高吞吐量設計。
這一次的M1總體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
3、A14處理器
A14處理器采用了最新的5nm工藝制程的SoC,相比7nm工藝的的A12和A13,A14處理器在邏輯密度、速度上都有所提升,同時功耗也下降,A14處理器的晶體管梳理達到了驚人的118億個,而A13處理器的晶體管數量只有85億個,A12更是只有69億個晶體管組成。
其次A14處理器的架構設計也基本不變,依然是六核CPU+四核GPU的組合,其中CPU內含2顆高性能核心和4顆低功耗核心。神經網絡引擎NPU的提升更為直觀,16核的核心數直接翻了一倍,每秒可以進行11萬次的神經網絡運算,簡單來說就是AI性能翻倍。
在CPU和GPU性能方面,蘋果A14處理器和A12處理器對比,CPU提升近40%,GPU提升30%,目前看來還是非常不錯的升級。而A14處理器和A13處理器對比,CPU和GPU各自提升了約16.7%和8.3%,CPU提升較大,而GPU提升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