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發言稱,預計芯片短缺這一問題將在持續到2023年,芯片以及零件的短缺性將直接影響筆記本的銷售。
蓋爾辛格在英特爾發布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前重申,對于眼下芯片短缺的問題將會持續很久,也許將維持到2023年。
他說,“現在情況最糟,明年每個季度情況都會逐漸好轉,但要到2023年才會實現供需平衡。”
英特爾的競爭對手AMD似乎更樂觀。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曾在2021 Code大會上表示,雖然芯片供應短期內“可能會緊張”,但隨著產能繼續提高,“到2022年將會好轉”。“明年情況會好轉,不是馬上,但隨著更多工廠投產,情況會逐漸好轉。”此外,英偉達對明年GPU芯片供應問題也有類似預期。
英特爾的預期并沒有那么樂觀。蓋爾辛格發表此番言論之際,公司宣布生產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芯片的客戶計算部門營收下降2%,并將其歸咎于“筆記本生態系統的供應限制”導致筆記本電腦銷售額下降5%,這意味著筆記本電腦制造商沒有足夠的可用零部件。
當下美國個人電腦市場業績下滑問題的部分原因并不在于某種芯片的短缺,而在于各種零部件的組合總有缺口。“我們可能有處理器,但你沒有LCD,或者他沒有Wi-Fi。數據中心面對的電源芯片或網絡芯片短缺問題尤為嚴重,”蓋爾辛格解釋道。
所幸臺式電腦業務的增長抵消了筆記本電腦業務下滑。英特爾在臺式電腦領域營收同比增長20%,但這不足以彌補筆記本電腦銷售下滑。去年之前個人電腦的銷售一直處于下降趨勢。之后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居家上班以及上課,使得筆記本電腦的銷售量正不斷增加。但隨著人們開始重返工作崗位和學校,今年早些時候增長已經開始放緩,然而近期又出現芯片及零件短缺這一現象。
即使目前英特爾的筆記本業務銷售額再不斷減少,但英特爾再總營收仍在增長當中,這一切都是因為數據中心、物聯網等營收業績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