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由于冬任總制片人,李錦文監制,爾冬升監制并導演的電影《父輩》(暫定名),目前已在內蒙古緊鑼密鼓地籌備,已于今年4月開機。影片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全景式再現了60年前那一段永遠鐫刻在歷史豐碑之上、流淌著民族大愛的共和國往事: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大批來自南方的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威脅,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指導下主動請纓,將近3000名孤兒接到大草原,牧民們本著“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以博大的胸懷接納并養育了這些孤兒,成就了一段民族團結、守望相助的佳話。
電影《父輩》(暫定名)導演爾冬升于內蒙古堪景本片導演爾冬升日前已于呼和浩特、錫林郭勒盟、烏拉蓋草原及周邊地區勘景完畢,影片即將進入制作階段。電影的總出品人、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表示,作為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的獻禮影片,影片將于2021年內正式公映! 傳奇導演爾冬升接下重任 真情再現“三千孤兒入內蒙”的動人往事 1959年到1961年,新中國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大批來自南方的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威脅。為此,周恩來總理找到了自己幾十年的革命戰友、時任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的烏蘭夫。雙方通過電話之后,烏蘭夫立即召開會議,最終決定,把南方的孤兒接到內蒙古交給當地牧民撫養,“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于是,從1960年到1963年,上海及周邊地區的近3000名孤兒經過長途顛簸,跨越半個中國抵達內蒙古。作為“國家的孩子”,他們在遼闊的內蒙古大草原上遇到了善良的父母,在超越地域、超越血緣的大愛和溫暖中健康長大。特殊時代造就了這樣奇妙的緣起,但將它充實、豐富為精彩故事的,卻是千千萬萬平凡而又偉大的中國人民。
電影《父輩》(暫定名)計劃于2021年上映2020年,博納影業集團決定將這段充滿了大愛的傳奇往事拍成電影,導演則請來了以執導現實題材見長的爾冬升。此前他執導的《癲佬正傳》《新不了情》《忘不了》以及《我是路人甲》,無一不是聚焦普通人、發掘人性最深處光芒的佳作。爾冬升導演表示,在聽到這個故事后幾乎是立即決定要將它搬上大銀幕:“這個故事非常打動我!它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也是一個用博大的胸懷和堅韌的力量戰勝無法阻擋的危難的故事,在今年打造這樣一個故事,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為此,爾冬升導演帶領他的制作團隊在2021年春節期間就趕到內蒙古,冒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在呼和浩特、錫林郭勒盟、烏拉蓋草原及周邊地區勘景,力圖以最嚴謹的態度和最扎實的創作來完成這一部年度感人之作。 中國電影人謳歌民族團結 光影力量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 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動情講述了“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故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這句話無疑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共識,而民族大團結這一事業,對于如今的中國人民而言有著更深遠的意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電影《父輩》(暫定名)2021年4月開機為這一目標加磚添瓦,也是全體中國電影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從《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緊急救援》“行動三部曲”到《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中國機長》“中國驕傲三部曲”,博納影業集團一直奮戰在用光影向中國致敬的第一線,也一直在致力于講述中國人自己的故事,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傳奇。2021年,博納還將把《中國醫生》和《長津湖》兩部巨制搬上大銀幕,讓更多人看到白衣執甲的醫務人員和舍生忘死的志愿軍戰士是如何在不同時期守護著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影片的總制片人、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于冬表示:“60年前,國家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內蒙古大草原的牧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祖國分憂,為民族團結貢獻力量;60年后,新中國在抗擊新冠疫情取得階段性成就之時,將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搬上大銀幕,是我們這些中國電影人的責任,也是向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獻禮!” 電影《父輩》(暫定名)由于冬任總制片人,李錦文監制,爾冬升監制并導演,作為國家電影局重點影片,已于去年通過立項,將于2021年內公映,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