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辦,《中國電影報》社協辦,北京述寧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民族題材電影《搶花炮》觀摩研討會在京舉行。 《搶花炮》以壯族的傳統體育運動為創作素材、以人物成長勵志為核心,展現了一群身懷絕技的壯族青年,在搶花炮的訓練和比賽過程中,激發起昂揚的斗志和奮發的勇氣。 在先于研討會舉行的觀影及首映式上,電影頻道節目中心電影創作部主任唐科,清遠廣播電視臺編委會編委梁偉志,電影制片人張彩虹作為片方代表,將電影拷貝捐贈給中國電影資料館,該片將作為國家電影檔案,正式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永久保存。
影片放映結束后,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小光,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電影頻道節目部主任董瑞峰等電影界專家、學者就影片展開研討。 電影頻道節目部主任董瑞峰認為,民族題材影片在創作時有內外兩種視點的創作方向。《搶花炮》這部影片是外視點的展現:“有不拘泥于民族具體的表達,也沒有過多寫貧困鄉村的感覺,也沒有陷入到常規的電影里所呈現的鄉村的景象,這些都是比較好的。” 張小光評價影片《搶花炮》既是現實題材、農村題材,又是民族題材,包含愛情、青春元素,在創作層面是一種大膽的嘗試與創新。同時,這部影片呼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彰顯了出品方、制作方的責任擔當和大局意識。 導演吳衛東在介紹影片拍攝情況時提到,自己拍攝這部影片,是希望以傳統民族文化的屬性,渲染出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在以真實為基礎、優化為提升的電影審美視覺上,全方位地展示壯族民族的生活風俗。
尹鴻認為影片為電影如何反映現實、對話時代、塑造人物、創新類型提供了非常好的經驗。饒曙光則從行業角度解讀《搶花炮》時指出,市場同時也需要像《搶花炮》這樣中小成本的影片來滿足觀眾多樣化、個性化、精致化的需求:“從整體上來看,中小成本電影應該而且可以在中國電影的整體結構當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形成更加良性循環的電影生態。” 與會專家們一致認為,該片以小見大地表現了“幸福是靠雙手奮斗出來的”以及“中國夢是我們每個人的夢”的主題,緊扣時代脈搏,彰顯時代精神,與實現中國夢進程同頻共振,充滿了正能量,給人以精神上的洗禮。 據悉,該片將于3月31日在廣東清遠首映,并在廣東、廣西、云南等省份同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