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軌跡。所有行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疫情的沖擊,音樂也不例外。音樂產業作為三大文化產業之一,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全球實體唱片行業不斷下降的背景下,新媒體時代的網絡音樂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中。我國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6.35億人,占網民整體的70.3%。綜合來看,我國網絡音樂用戶約占中國人口總數的一半,可見中國網絡音樂用戶基數龐大,這也是中國網絡音樂行業發展的天然優勢,其產業增長空間巨大。
自2015年,政策加強對網絡音樂的盜版整肅以來,中國網絡音樂的內容付費業務開始起步,
音樂版權正版化開始推進。并于2015年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此舉被業界稱為“最嚴版權令”。2020年5月,全國人大代表更是直接建議完善線上音樂付費機制,提高網絡音樂付費率。這些政策將逐漸培育中國網絡音樂用戶的付費習慣,提升用戶付費意識,推動網絡音樂市場創造更多有價值的音樂產品,未來網絡音樂行業發展前景良好,市場空間大。
雖然未來網絡音樂行業發展前景良好,但2005 年到2015年,有數據統計音樂網站400家銳減至16 家。昨日,蝦米發公告稱:由于業務發展上的調整,將于 2021 年 2 月 5 日 0 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3月5日0點及以后,用戶將再也無法登錄蝦米音樂。
蝦米音樂從2007年誕生,那時數字音樂剛剛興起,蝦米音樂成為了一個由眾多神仙音樂愛好者用一磚一瓦建造的音樂王國。小而美而多元的蝦米音樂一度由于小眾獨立居于鄙視鏈頂端,成為了小眾音樂愛好者的烏托邦,也是很多人心底的精神家園。
然而版權,是在線音樂這個游樂場的門票。再有情懷、有回憶、有故事,大家打開音樂app還是為了聽歌。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并為阿里音樂,深受阿里大文娛器重,但它沒想到,騰訊QQ音樂和海洋音樂聯手合并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拿下了在線音樂平臺占比高達 90% 的版權,從此一騎絕塵。而蝦米音樂,混跡在賣身和合并的聲音中,走向了一條慘敗的戰略之路。
而另一邊,同樣專注小眾音樂市場的庫客音樂已于近日赴美正式向紐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
提起庫客音樂,國內很多用戶對它并不熟悉,但專業的音樂從業者以及音樂版權有關從業者對它卻十分熟悉,甚至可以開玩笑說“不知道庫客那怎么能是真正的音樂行業圈內人“。區別蝦米音樂版權之戰上失去競爭優勢,庫客音樂不僅早早地將業務重心放在音樂版權許可、音樂訂閱等產業上,更是做出了專注于古典音樂細分領域的大膽規劃。得益于對音樂版權市場的超前布局,如今的庫客音樂在中國國內的古典音樂許可服務市場占有率高達46.6%,是國內最大的古典音樂許可服務提供商,在該細分領域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與業內知名的數字音樂服務提供商、大眾耳熟能詳的騰訊音樂、網易云音樂等有著長期合作關系。多年的發展,隨著國內大眾版權意識的覺醒以及國內音樂版權市場的壯大,加上大眾文化素養的提升帶來的對古典音樂的關注度提高,庫客音樂一舉成為國內最具實力的綜合音樂集團之一,更是成為了中國唯一一家以古典音樂版權為核心的綜合音樂集團。
庫客音樂去年收購北京國際音樂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BMF舉辦了超過600場現場古典音樂演奏會,其中有超過360隊管弦樂隊和1970位藝術家參加演出。同樣抓住機遇,“破圈”踏入智能鋼琴自主研發,不僅成功推出智能鋼琴產品,更發展出配套智能鋼琴教育服務,為古典音樂生態產業鏈的在國際地位的核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庫客音樂三個業務版塊環環相扣,圍繞古典音樂形成一個完整生態產業鏈的平臺,各項業務幾乎都在國內頂尖水平。
在音樂行業人士看來,在線音樂行業不再只是版權爭奪,而是一場音樂產業生態賦能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