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年過去了,再哼起蔡國慶那一首《三百六十五個祝?!?,依然朗朗上口。很多人能認識蔡國慶,也大都是因為這首歌,不得不說這首歌確實火,而且寓意也很美好。隨著蔡國慶進入大眾視野,很多人對他的名字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所以叫蔡國慶,是因為出生在國慶節那天嗎?
蔡國慶紅了這么些年,觀眾們一直以為他叫國慶,都想當然認為他一定生于國慶節,但其實他生于9月。
說到自己的名字,蔡國慶笑笑:“本來預產期是十一的,但結果我提前出來了。父母說名字都取好了的,就別改了,就還是叫國慶了。”蔡國慶坦言,剛在歌壇起步的時候,覺得叫國慶的人太多了,也“鬧心”過。但現在回頭看,國慶的名字給他帶來了更多的是福氣。
確實,一路走來,蔡國慶的星途可以說是一路坦蕩了。
誕生于上個世紀的藝術家庭,雖童年時期條件艱苦,但畢竟受過藝術熏陶,因此從考入大學、獲得第一次演出機會,再到出專輯當歌手,在演藝圈競爭不激烈的當時,還未跨入千禧年就成名的他,成名之路可謂是順風順水。
1968年9月生于北京的蔡國慶,7歲加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少兒合唱團、中央電視臺銀河藝術團、北京市少年宮藝術團。
1986年,蔡國慶參加了第一屆全國百名歌星演唱會,并出版了演唱的專輯《愛的加法》,代表著蔡國慶從此正式步入歌壇。而他的演藝之路,也才開始。
1992年7月20日赴日本錄制音樂專輯和MTV《花開在旅途》。日本著名音樂制作人松崎澄夫評論蔡國慶是一位“時刻把自己祖國引以為豪的藝術家,是一位給人們帶來夢幻與希望的歌手”。
1994年,蔡國慶獲得了由中央電視臺青少部主辦的,全國青少年投票評選出的“中國青少年最喜愛歌唱演員”稱號。
1997年在香港主持了20集大型人物專題片《星光伴心》,采訪了香港演藝界26位風云人物,該片在香港回歸前夕播出后,引起轟動,同時被新聞界認為,此片為他成為最有發展最有潛質的主持人奠定了基礎。
2008年5月18日蔡國慶參加央視地震賑災晚會,現場為災區捐款二十萬元。
2012年,蔡國慶攜手影視明星王珞丹登上龍年春晚的舞臺,演唱了30年春晚經典歌曲之一《常回家看看》。
截至2012年共參加過18次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娛樂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僅僅只是聽幾首歌頌祖國的歌曲,大家開始尋找更深層次的東西,那些“很紅、很正”的形象,顯得越發油膩、且在年輕人的世界觀里,成為了“土”的代名詞。
但他在銀幕前依然保持著和藹可親的形象,這也是多年為過氣的原因吧,一直在歌頌著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