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看老電影的戰爭片,有人說是一種情懷,是一種懷舊。我覺得更多的是因為很多老電影拍得更經典,實景拍攝更具可看性,人物更貼近生活實際。
該劇主要講述老鄉給八路軍的一支精干小隊帶路,護送一位首長去延安開會,途中遭遇日本鬼子的包圍,最后殺出一條血路完成護送任務。這部片的精彩在于戰爭中突顯的人性更具看點:
一、在慘遭禍害激起村婦蘭英的血性,這是令人印象很深刻的橋段。一群鬼子在破屋里輪奸一個女人蘭英,女人透過窗子看到外面站著一個老漢,猶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便拼命呼救,對于女人撕心裂肺的慘叫,背對著窗子的老漢劉存卻無動于衷,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慘遭日本鬼子禍害后蘭英被八路軍發現,由于任務在身沒法帶上她一起離開,便給了幾個銀元她,然而她卻直接打掉,遞給她個饃時,發瘋的啃起來了。在戰火的煉獄里,銀元能解決什么?人性之本能,食物才是生存下去的根本。煉獄中激起了蘭英的血性,面對峽谷中即將與日本鬼子遭遇的八路軍,不顧生死大呼:鬼子來啦!為了引開鬼子,被逼跳下懸崖犧牲了,在她跳崖最后那一刻回望山谷,用生命來吶喊:鬼子來啦!打鬼子啊!整個山谷回蕩著她血性的吶喊!
二、該片中農民向導劉存也非常出彩,他整天朝黃土背朝天,活在閉塞山谷的里,對戰火已燒到家門口了仍一無所知,置身室外。被八路軍小分隊請去當向導,想的是斤斤計較討價還價多賺幾個腳力錢,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優柔寡斷不停的叨嘮著“清明前后栽瓜種豆,牲口是自己養家老本,沒這頭騾子老婆孩子一年全沒吃”。然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當他經歷了戰斗,目睹被殘忍殺害的平民后,逐漸覺醒,激起了他抗日的血性,做出了老爺們在那時應該作出的選擇,放下了包袱,鐵定心思幫小分隊完成任務。大義凜然毅然投身抗日斗爭。影片也正是想通過劉存這種轉變,告訴觀眾這部影片的積極意義所在。
一部有靈魂的電影,詮釋許多東西在里面,懂了才會百看不厭。電影的戰爭環境很真實,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很到位,在黃土山坡上摸爬滾打,很貼合實際。不像現在在攝影棚里綠布拍攝幾天,然后用特效完成,感覺象速成食品一樣,沒有老電影實景感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