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是徐崢主演的,影片講了程勇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賣假藥的故事。該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徐崢扮演的程勇原型是誰呢?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吧,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電影《我不是藥神》程勇原型是誰?
《我不是藥神》基于“陸勇事件”真實故事改編,陸勇和徐崢飾演的主人公程勇不同的是,他自己真的是一個慢粒白血病人,陸勇是真正經歷過病痛的那個人啊。
一位名叫陸勇的慢粒白血病患者,在高藥價的逼迫下,走上了海外代購國外仿制藥的道路,他也通過網購的信用卡為很多病友代購了這種藥物,被稱為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也正因為代購仿制藥,他被湖南省沅江市檢察院以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提起公訴。消息爆出,幾百名名白血病患者曾聯名寫信,請求對陸勇免予刑事處罰……陸勇代理律師說,檢察機關撤回了對陸勇的起訴,法院也對“撤回起訴”做出裁定。
時至今日,廣受關注的“陸勇案”,終于有了一個還算美好的結尾。當我們解讀本案時,一度陷入了法理與情理難以抉擇的兩難困境。所幸,檢察機關最終選擇撤訴,抗癌藥“代購第一人”,終究沒有成為因此被判刑的第一人。
華西都市報對這位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進行了采訪,記者問陸勇如何看待外界稱他在代購中“獲利”的傳言,陸勇回答,我不需要做任何回應,我只需要做我認為值得有價值的事情就好了,以前也有很多病友誤解我,事件出來以后很清楚,我是怎樣的為人,大家都明白。我做的都是心安理得的,能幫到人家的事情就行了。
主人公程勇(徐崢飾)在最后坦然接受了法律的制裁,同時也贏得了某種意義上法律的寬恕。
無錫人陸勇是名白血病患者,也是一位企業家,許多白血病患者稱他為“藥神”,因此他也被認為是《我不是藥神》的原型。2002年,陸勇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隨后開啟他漫漫尋藥之路,為自己的同時也幫助病友。一直覺得自己在做好事的陸勇,2013年竟因涉嫌販賣“假藥”,被警方帶走。之后千余名白血病病友簽名為陸勇求情,最終有關部門“撤回起訴”。
對于電影原型陸勇先生的不起訴決定書里有這樣一句話:“如果認定陸某的行為構成犯罪,將背離刑事司法應有的價值觀。”這就是前人的奉獻所帶來的改變,總要有一個人先打破僵持的局面。
經歷了“虛驚一場”的陸勇,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始終敬畏法律,也感恩時代的變化。希望他的經歷,能促使某些改變,并且終將給更多的白血病患者帶來益處。
他由衷的說: “說實話,我家里條件比較好,自己也開廠,不需要靠這個牟利。所以做這件事,完全是為了幫助病友。”
于是,在他的幫助下,成百上千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而在這數年間他也慢慢積攢出名氣,被諸多病友尊稱為“藥神”。但在2013年,因曾向銀行卡販賣團伙購買銀行卡以便向印度制藥公司匯款,陸勇被警方一并抓獲。
一年多后, 陸勇被湖南沅江市人民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罪”的罪名提起公訴,一度面臨數年甚至十幾年牢獄生活的他一直堅稱自己是無罪的。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風雪。”一封有著1002名病友簽名的聯名求情信就在這時被遞交到了檢察院,就像電影最后那一排排護送程勇離開的病人一樣,點燃了生命之光。
正因為有了這一層又一層的轉變,程勇這個形象才能夠深入并打動人心。
《我不是藥神》將我當時的情緒再度誘發出來。王硯輝飾演的假藥販子張長林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在物質極其充裕的時代,窮能限制想象力,窮能扼殺多種選擇,“窮”不再是形容詞,而是變成了一個名詞和一個標簽。窮,就是原罪。
劇情不算復雜。徐崢飾演的程勇原本是個徹頭徹尾的loser,前妻因難忍家暴而離婚,唯一的兒子將跟隨母親出國生活,自己沒有一技之長只好靠賣印度神油為生,結果生意冷清,連租金都成了問題。機緣巧合下,他認識了王傳君扮演的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于是做起了從印度走私仿制藥的生意。初衷當然是為了賺錢,但因為仿制藥價格遠遠低于國內正版藥,無心插柳竟救了不少人命。
走私之路當然不順暢。警察開始找他,假藥販子盯上了他,正版藥公司董事恨透了他。為了明哲保身,程勇讓出代理權,拿著賣仿制藥攢下的第一桶金開了公司,當了小老板。后來呂受益之死令他良心發現,重操舊業,不為賺錢,只為贖罪救人,成了真正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