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接連被爆裁員
生鮮電商接連被爆裁員
生鮮電商接連被爆裁員,2012年是生鮮電商的元年,然而,疫情催生起來的生鮮平臺,在2021年卻開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員就是停止運營。生鮮電商接連被爆裁員。
生鮮電商接連被爆裁員1
近期,生鮮電商賽道頻頻傳來壞消息。
1月12日,據鳳凰網科技報道,美菜網在赴港上市前夜,被爆總部搬遷、裁員40%,其中一位員工表示,美菜網一都直在裁員。
無獨有偶,另一家生鮮電商玩家叮咚買菜也被傳大規模裁員。據新浪科技消息,有員工稱相比巔峰時期,公司少了上萬人。不過,叮咚買菜回應稱消息不實、沒有事實依據和嚴謹數據來源,公司個別崗位變動屬正常組織資源調整。
然而,縱觀生鮮電商過去一年,“燒錢”、“融資”甚至“破產”成了扯不掉的標簽。美股上市的每日優鮮,2021年前三季度凈虧損額30.17億,叮咚買菜同期凈虧損額也達到53.33億元。已上市的前置倉雙雄虧慘,剩下沒有巨頭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鮮、同程生活和呆蘿卜等補血無門后,宣告破產退出競爭。
有分析認為,生鮮電商市場面臨的主要難點在于盈利困難,一方面是客單價提升達到瓶頸,另一方面是現有的供應鏈模式在進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難。就目前而言,生鮮電商賽道還沒跑出真正的贏家。
美菜、叮咚買菜陷裁員風波
去年下半年就開始遇冷的生鮮電商行業,不時傳出裁員消息,這次是美菜和叮咚買菜。
根據報道,有疑似美菜網離職員工在社交平臺爆料,繼上次50%比例裁員后,美菜北京總部又裁了40%的人員。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銀泰商場的美菜網總部,現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一位已離職的美菜網員工稱,美菜網一直在裁員,前段時間裁了一些業務總監和產品總監。
去年9月初,界面曾報道,美菜網就進行了裁員和業務范圍收縮,其成都研發中心整體被裁撤,北京總部產品研發等技術部門、采購銷售等業務部門、財務等職能部門均有50%及以上的裁員比例。
所涉及人員中不僅包含新入職員工,也包含著二級部門負責人及以上的中高層,“有的部門只留了領導一個人”。
同時一份內郵件顯示,與裁員相對應,美菜網業務收縮同步進行,部分城市服務關停,大區合并。
彼時,美菜網回應稱,公司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進行正常的組織調整與優化,不斷提高組織效能和專業能力,同時美菜所有的業務城市均在正常運營。
而對于最近這次裁員傳聞,美菜網并未回應,但消息顯示公司正籌備上市。
1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美菜網已經決定將在港交所申請上市,預計將在2022年上半年公開遞表。據悉,美菜網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負責上市事宜,估計集資3-5億美元(約23.4-39億港元)。
天眼查顯示,美菜網自2014年起有過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12.5億美元,最近一筆是2018年10月的E輪及以上,金額為6億美元,對應估值約70億美元,投資方為老虎環球基金和高瓴資本。
此后,美菜網并未再次宣布公開融資事項。2019年中下旬,有媒體報道稱,美菜網新一輪融資失敗,資金鏈緊張,但遭到了其創始人兼CEO劉傳軍的否認。
三年多時間未獲公開融資,美菜網多次轉型情況也不樂觀。從商業模式看,走重資產自營的美菜在C端拼不過美團、拼多多等互聯網巨頭,B端又不斷有美團快驢、海底撈蜀海等玩家加入。業內預計,在經歷了數位高管出走,C端業務賣身經京東未果后,美菜網或將沖擊資本市場尋求補血。
而已經上市的叮咚買菜,也沒逃過裁員或“組織調整”的命運。
2021年6月29日,在募資金額縮減超7成后,叮咚買菜登陸紐交所,上市第二日股價一度沖至46美元,不過目前已較23.5美元發行價“腰斬”。截至1月13日美股盤前,叮咚買菜的股價收報11.32美元,市值26.72億美元。
市值大跌背后,叮咚買菜一直處于大幅虧損的狀態。根據去年11月份披露的財報,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為61.9億元,同比增長111%;但凈虧損高達20.1億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為8.29億元。
如果拉長時間看,叮咚買菜三年時間累計虧損已超百億。2019年其凈虧損為18.7億元,而2020年的凈虧損為31.8億元;2021年的三個季度,凈虧損分別為13.8億元、19.4億元和20.1億元。
財報之后的2021年12月份,叮咚買菜就傳出了裁員的消息。有員工表示,采購、算法、技術等核心部門裁員比例從20%到50%不等。當時公司回應稱,個別變動屬小范圍正常組織資源調整。
不過近期,關于公司裁員的消息越來越多。據新浪科技,一位認證為叮咚買菜員工在社交媒體上透露,叮咚買菜已經開啟大裁員,采購50%,算法30%,運營30%,招聘10%-20%。裁員對象中,試用期員工成為重災區,“試用期6個月,在最后一個月下手裁員,還想盡量不給賠償。”
在多個崗位裁員之下,有內部員工表示,公司少了上萬人,此外還強制給前置倉服務站員工無薪排休。
對此,1月13日,叮咚買菜回應稱,個別崗位變動屬公司正常組織資源調整,目前業務都在正常運轉。同時,一線崗位不存在強制員工進行無薪排休的情況,平時會根據站點的工作情況,尤其是員工的意愿與工作強度進行合理調整。
然而,有評論表示,否認裁員之后,叮咚買菜依然面臨核心拷問,還要虧多久?
新一輪洗牌拉開序幕
相對于裁員、業務收縮,那些已經退場的生鮮電商玩家,結局更加慘烈。
2021年10月20日,呆蘿卜App發布停運公告。公告顯示,由于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最終沒能引入重整投資人,菜菜公司即日起停止營業,呆蘿卜App停止向消費者提供服務,各線下門店停止營業,并在近期內陸續關閉。
“我們對增長的預期與需求太高,低估了生鮮的燒錢速度,以至于造成了消耗過快,這是我們用錯的地方。”呆蘿卜創始人李陽反思,公司倒在了融資問題上。
據了解,從2020年1月23日起,呆蘿卜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歷經近21個月時間的掙扎,公司停止所有的采購、銷售、支付、營收等業務,試圖引入新的投資方,不過最終依然走向停擺。
稍早的2021年7月份,一度估值10億美金的同程生活,“因經營不善,雖經多方努力,但仍然無法擺脫經營困境,”不得不宣告破產。
除此之外,橙心優選大面積收縮、十薈團陷入裁員關閉危機、餓了么旗下B2B食材配送平臺“有菜”停止運營五個月。在剩下的玩家名單中,有阿里、拼多多、美團等互聯網巨頭旗下的生鮮品牌和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幸存者。
不過幸存者也不好過,新的洗牌序幕已經拉開。
去年底,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在叮咚買菜的大本營上海地區祭出“斬釘價”,被業內解讀為“向叮咚買菜宣戰”。據悉,盒馬的此次降價范圍覆蓋上海59家盒馬鮮生門店、21家盒馬mini店及其周邊盒馬覆蓋地區用戶,活動持續至年底。
從流出的朋友圈截圖顯示,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 梁昌霖隔空喊話,表示積極應戰,“老二最大的夢想就是拼死跟老大干一場”。
盒馬鮮生方面卻對外回應,“斬釘”降價并非“斬?!保皇腔仞佅M者、斬釘截鐵降價而已。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也在微信朋友圈表示,盒馬成立至今,從沒有進行過價格戰,一直追求價值戰,面對生鮮行業多業態的激烈競爭,盒馬同樣有價格戰的能力。
業內人士分析,消費互聯網時代“剩者為王”的潛規則下,生鮮電商沒找到更合適的打法之前,同樣逃不過價格戰、燒錢換流量的宿命,這也是整個行業屢虧不止的因素之一。
頭豹研究院分析師成祺認為,這輪價格戰過后,生鮮電商玩家們會反思現有的供應鏈模式是否可行,現有的經營戰略是否違背了生鮮電商的初衷。直接的結果就是還會有一批企業倒下,行業的發展重心會回到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本質。
不過尷尬的是,融資市場遇冷后,對一些玩家而言,長時間燒錢換市場可能已難以為繼。統計數據表示,行業參與者大多“造血”能力有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曾統計,國內生鮮電商領域,大約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僅有4%營收持平,88%陷入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盈利。
以躋身第一梯隊的叮咚買菜為例,2021年Q3財報中公司的賬面資金累計為68.17億元,剔除短期投資部分剩下的現金及現金僅30.98億元,但對應著流動負債中的付賬款是27.97億元,短期借款是27.18億元,還有應付的薪資和福利2.08億元,經營租賃部分的負債8.41億元。
這也意味著,在支付完員工工資和供應商貨款后,叮咚買菜并沒有多少余力再去補貼打價格戰了。
積極嘗試,向盈利靠攏
“生鮮電商如果只是燒錢做規模做增長一點也不難,但是沒有任何意義,在百億到千億的淘汰賽中,那些業務還不能實現盈利性增長的玩家,經營會越來越困難?!?020年4月,每日優鮮創始人徐正的一封內部信中,直指行業痛點。
盡管如此,經過了前期的幾輪激戰,現存的玩家們在物流和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品牌建設及獲客等環節都有了一定積累,但目前尚未有企業步入穩定盈利期。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鮮產品天然的高損耗率、非標化,拿菜毛利本來就低,還得末端再配送,成本自然上漲;外加消費者價格敏感、客單價提升有瓶頸等因素,決定了生鮮電商是一門非常難賺錢的生意。
叮咚買菜財報顯示,2021Q3公司毛利率為18.2%,同期綜合費用率卻在50.9%,對應每單位 GMV 履約成本在0.33 元。因此在三季報中,叮咚買菜提出戰略轉向,變成“效率優先,兼顧規?!?,放棄之前以擴張為主的目標。
從當前形勢來看,各家都在進行提升毛利率,或降低履約成本的嘗試。
一是繞過中間商,提高直采比例。有數據顯示每日優鮮目前生鮮直采比例在 90% 以上;或者直接自建產地,自己“下田種菜”,叮咚買菜投資超10億元在滬郊建了塊自營菜地。
二是擴充商品品類,提升客單價。比如通過擴大銷售附加值更高的預制菜新茶飲、健康零食等快消品。
三是重回線下,降低履約成本。2022年首個工作日,盒馬CEO侯毅發布內部郵件表示,盒馬鮮生從“線上發展為主,線下發展為輔”,升級為“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的雙輪戰略。
業界分析,此舉的意義在于,讓消費者走進店里消費,不僅能實現更好的加工服務體驗,還能省去線上訂單的配送成本。
但這些嘗試的效果如何,目前似乎難以斷言。重要的一點是,在實現盈利之前,不能倒下。
生鮮電商接連被爆裁員2
“衣食住行”人生四件事,“食”無疑最重要,在“今天吃什么”逐漸成為哲學難題的當下,“買菜難”、“買菜貴”等問題又困擾了許許多多的年輕人。
2012年是生鮮電商的元年,2014年社區團購興起,2017年巨變叢生,后借著互聯網東風,生鮮電商成了被資本追捧的“寵兒”,特別是在2020年底各大巨頭火拼帶火了社區生鮮之后。
疫情為國內生鮮電商創造了事業第二春,資本扎堆入場推動此賽道迎來空前發展機遇,更有甚者已奔赴二級市場,達到最高峰。
然而,疫情催生起來的生鮮平臺,在2021年卻開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員就是停止運營。
2022年新年伊始,曾一度紅火的社區團購玩家再度迎來衰敗的日子!
這不前不久,曾經和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一起傳出爭奪“生鮮電商第一股”消息的美菜網,再次被曝出裁員和總部搬家的消息。
生鮮電商資本已經退潮,3年沒融資的美菜還怎么“美”下去呢?
裁員潮刮到了生鮮電商行業?
近期,生鮮電商賽道頻頻傳來壞消息。
1月13日,叮咚買菜因“大裁員”登上熱搜。但對于此次裁員,叮咚買菜方面及其員工卻各執一詞。
據華夏時報消息,多位認證為叮咚買菜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平臺透露,叮咚買菜已開啟大裁員,采購、算法、運營、招聘部門將裁員20%到50%。
叮咚買菜則回應稱消息不實、沒有事實依據和嚴謹數據來源,公司個別崗位變動屬正常組織資源調整。
無獨有偶,就在前一天另一家生鮮電商玩家被傳大規模裁員,甚至連總部都搬了!
1月12日,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又傳出了裁員消息。
據鳳凰網科技,近日,有疑似美菜網離職員工在社交平臺表示,繼上次50%比例裁員后,美菜北京總部再裁員40%。
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銀泰商場的美菜網總部現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另一位已離職的美菜網員工表示,美菜網一直在裁員,前段時間裁了一些業務總監和產品總監:“總監級的員工還好,有些基礎的業務人員強制解除合同,當天走當天談。”
美菜網方面暫未對上述情況作出回應。
相比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菜網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繼上次9月份暴雷后,美菜網已成生鮮圈的名人。
去年9月,美菜網北京總部被爆裁員50%,部分城市服務關停。
據界面此前報道稱,來自一份內部郵件顯示,北京總部產品研發等技術部門、采購銷售等業務部門、財務等職能部門均面臨著50%及以上的裁員比例。
此外,美菜成都研發中心將整體被裁撤,部分城市服務關停,大區合并。
縱觀生鮮電商過去一年,“燒錢”、“融資”甚至“破產”成了扯不掉的標簽。
美股上市的每日優鮮,2021年前三季度凈虧損額30.17億,叮咚買菜同期凈虧損額也達到53.33億元。已上市的前置倉雙雄虧慘,剩下沒有巨頭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鮮、同程生活和呆蘿卜等補血無門后,宣告破產退出競爭。
要知道,生鮮賽道是一條比較長的賽道,而這場漫長戰役中,所有玩家都要穿越零售死亡谷。
而在這條路上大家都需要比拼很久,拼到最后誰剩下來,就是所謂的“剩者為王”!
不再執著于謀求規?;瘮U張的“流血”,融資、上市于是就成了生鮮電商玩家們“止血”的重要手段,因為融資跟不上燒錢的速度最后只會是死路一條。
在爆出裁員消息之前,美菜網上市的傳聞就一直不斷。
1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美菜網計劃于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請,并已選定投行籌備上市詳情;
據悉,美菜網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負責上市事宜,估計集資3-5億美元(約23.4-39億港元)。
其實,美菜網傳出IPO上市的“風聲”已有時日。
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有傳聞美菜網新一輪融資失敗,導致資金鏈緊張,但這一消息后來被美菜網CEO劉傳軍否認。
2020年7月,復星集團前CFO王燦加入美菜網,擔任CFO,這被外界視作美菜網上市的前奏。但美菜網隨后否認了這一消息,稱王燦的加入與上市無關。不過,王燦入職美菜網僅半年時間,便傳出了離職的消息。
去年5月,美菜網再被爆出擬赴美IPO,計劃籌資5億美元。知情人士稱,美菜網正在與財務顧問就潛在的IPO事項進行合作。
美菜網對此不予置評,不過明顯可以看出美菜網著急了!
因為,在近3年來未獲得融資的情況下,這家B2B生鮮電商平臺已經歷了數位高管出走,2C業務賣身經京東未果,多輪大幅度裁員,以及數次轉型并不樂觀等多次陣痛。
公開資料顯示,美菜網于2014年成立,為生鮮食品供應鏈服務平臺,提供餐飲食材采購服務予中國近1000萬家蔬菜店鋪及餐廳,前年開始為個人家庭用戶提供配送服務。
自成立以來,美菜網一直是資本眼中的“明星企業”。
短短四年間,完成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百億,投資方包括順為資本、真格基金、高瓴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其最近一次融資發生在2018年10月,當時美菜網獲老虎環球與高瓴資本6億美元投資,估值超過70億美元。
然而從那以后,美菜網未再出現新的公開融資事項。如今,美菜網傳出IPO計劃,是否與近期資金鏈緊張有關?
美菜網早期憑借資本迅速打開互聯網賣菜大門,曾經試圖搶占“生鮮第一股”但結果并不盡如人意。
互聯網3.0時代,年輕人們不再走進菜市場,傳統餐飲供應鏈地位岌岌可危。資本的目光逐漸投向美菜網這類的新興餐飲供應鏈服務商。
新型餐飲供應鏈行業方興未艾,迅速由無人問津蛻變成為藍海。
2020年,國內生鮮電商領域先后有多達14家平臺獲得融資,融資總額超136.5億元。
如無意外,2021年的生鮮電商市場將延續2020年被資本追逐的現象。然而,生鮮電商賽道上不斷洗牌淘汰,燒錢難題一直未能破解。
究其根本就是,各生鮮電商平臺為了搶占市場,開始了最粗暴有效的“價格戰”手段;
只要價格足夠便宜,就不怕消費者不買賬,這就是盛行的社區團購平臺模式下的營銷邏輯和融資手段。
也是,生鮮電商市場面臨的主要難點在于盈利困難,一方面是客單價提升達到瓶頸,另一方面是現有的供應鏈模式在進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難。
就目前而言,生鮮電商賽道還沒跑出真正的贏家。
創業從來都是九死一生,特別是生鮮賽道,幾乎十死無生!
目前國內有4000多家生鮮電商,僅100家左右盈虧平衡,虧損占到95%,其中有7%是巨額虧損,而最終盈利的僅有1%。
若不是突如其來的疫情,生鮮電商可能猝死得更快更多一些。
2021年下半年開始,裁員、關城、拖欠貨款等成為了社區團購老玩家們的關鍵詞。
隨著平臺的接連倒下,社區團購的大坑最終完全凸顯。
因為各大社區團購平臺上的貨品質量太差,特別是一些蔬菜水果,讓用戶沒有忠誠度,流失嚴重。靠低價和促銷聚集的流量,難以轉化為粘性的用戶,這成為眾多的社區團購玩家的潛在頑疾。
正如阿里副總裁、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所言,“從價值本身來講,社區團購并沒有倡導價值,僅僅是靠大量的營銷調研推動。這種商業模式不能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作為營銷手段真的很好,但是并沒有創造價值?!?/p>
頑疾越來越嚴重,并沒有巨大價值,敗北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從這點來看,社區團購的洗牌有了第一個,馬上就會有下一個。
生鮮電商接連被爆裁員3
生鮮電商江湖已經變天了。
2020年疫情影響下,挾著顯山露水的高調打法,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從不隱諱自己對于更大零售市場的覬覦野心,眾多互聯網大廠決心重注買菜賽道,生鮮電商無疑成為了最為擁擠的賽道之一。
根據電商大數據庫顯示,2020年1月至12月,國內生鮮電商發生了13起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過了136.3億元,足以佐證這片市場曾經的無比繁榮。
但與此同時,生鮮電商們不斷擴大的虧損、跌跌不休的股價,不斷被爆出的裁員及停止運營消息,讓其模式的可行性飽受質疑,資本的熱錢也轉變成了“死亡”的加速器。
早在新冠疫情之前,生鮮電商行業曾經遭遇大規模虧損,當時的數據顯示,在2016年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只有4%持平,88%虧損,且剩下的7%還是巨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
而新冠疫情下,居家隔離使得“網上買菜”出現了一波繁榮。但不到兩年時間,大批量平臺正在加速離場。
同程生活宣布破產、呆蘿卜重整失敗、松鼠拼拼資金鏈斷裂、寶能生鮮多城閉店、十薈團陷入裁員關閉危機。近日以來,生鮮電商賽道“頂流”叮咚買菜、美菜網也紛紛被爆出裁員傳聞……
從風光到撤退,剩下來的生鮮電商還能堅持多久?
各執一詞的裁員風波
近日,叮咚買菜、美菜等紛紛曝出裁員傳聞。
據媒體消息,最近,脈脈上一名認證為叮咚買菜員工的網友稱叮咚買菜在大規模裁員,具體到各業務板塊:采購裁員50%、算法裁員30%、運營裁員30%、招聘裁員10%-20%。還有內部員工表示,巔峰時期公司員工數量(包含配送員)高達6萬多人,目前只剩6萬人左右,少了上萬人。
對此,叮咚買菜回應稱消息不實、沒有事實依據和嚴謹數據來源,公司個別崗位變動屬正常組織資源調整。針對公司減少上萬人的傳聞,叮咚官方也辟謠稱,“這是惡意猜測,叮咚從來沒有過那么多的員工?!?/p>
除裁員傳聞外,叮咚買菜跌跌不休的股價也給了外界一個信號:生鮮電商正在走下坡路,未來充滿未知。
成立于2017年的叮咚買菜,在2020年快速擴張,并在營收及GMV方面超過了先于它成立的每日優鮮,2020年其130億的GMV已經是每日優鮮的1.7倍。2021年6月上市后,叮咚買菜仍堅持一路擴張,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叮咚買菜已有1375個前置倉,較上年同期的711個增加了近兩倍。
但隨之而來的是履約費用增長翻倍、虧損的不斷擴大。雖然2021年叮咚買菜成功赴美上市,但2019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叮咚買菜累計虧損超106億元。
沒有漂亮的成績單,直接導致了叮咚買菜股價的“一瀉千里”,股價從30.04美元一路跌至現在的8.58美元,期間幾乎沒有反彈。
與叮咚買菜的處境一樣,同屬賽道“頂流”的美菜網也內憂外患,壓力不小。
今年1月,有媒體報道,美菜網在赴港上市前夜,被爆裁員40%,其中一位員工表示,美菜網一直在裁員。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銀泰商場的美菜網總部,現已搬到北京站附近。去年9月初,美菜網就曾被爆出進行了裁員和業務范圍收縮。
不可否認,生鮮電商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的洗牌,其面臨的盈利難、客單價低、履約成本居高不下等等難題,已經讓資本市場逐漸失去耐心,燒錢換流量的時代難以為繼。
重振市場步履維艱
事實上,叮咚買菜從去年開始,已經在主動調整戰略重點,叮咚買菜主動調整了戰略重點,從規模優先轉變為效率優先,進一步顯露出其在盈利壓力之下的重心轉變。
但從目前來看,生鮮電商們很難真正“上岸”。
去年,6月9日,生鮮電商“叮咚買菜”與“每日優鮮”雙雙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IPO招股書。彼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都處于虧損狀態。
招股書顯示,叮咚買菜在2019年、2020年,凈虧損分別為18.734億元、31.769億元人民幣。每日優鮮在2018-2020年,每日優鮮凈虧損也分別高達22.16億、27.77億 、15.90億。
當時市場猜測,隨著興盛優選、美團優選、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等大廠猛虎環伺生鮮賽道,并善于運用低價補貼的重兵壓境,傳統生鮮電商用戶面臨大量分流境地,與此同時生鮮電商天生模式比較重,從供應鏈、冷鏈倉庫以及末端,加上擴張帶來的成本上升都是生鮮電商迫切尋求上市的重要因素。
但登陸資本市場,也并沒有轉變生鮮電商深陷虧損泥潭的局面,生鮮電商們集體虧損仍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上市的成功并沒有帶給這片市場多久喜悅,“每日優鮮”IPO首日破發,市值蒸發了1/4。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認為,本質上在于生鮮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加上生鮮的時效性、后端供應鏈的匹配、區域性等諸多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這個行業雖然整體上現在競爭激烈,但是基本上還沒有形成一種高效的盈利模式,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
與此同時,生鮮電商付出了高昂的履約成本,收獲到的用戶體驗提升卻十分有限。
生鮮電商至今仍是用戶投訴“高發地”。
在2021年“電訴寶”受理的投訴中,根據投訴量從高到低,被投訴的生鮮電商平臺排名依次為叮咚買菜、易果生鮮、每日優鮮、本來生活、順豐優選、盒馬鮮生、興盛優選、樸樸、京東到家、美菜網、Flowerplus花加、十薈團、永輝超市、大潤發優鮮。
其中,退款問題、商品質量、發貨問題、霸王條款、售后服務、虛假促銷、訂單問題、客服問題、網絡欺詐、網絡售假等問題是2021年全年生鮮電商投訴的主要問題。
在確保資金鏈安全的大前提下,生鮮電商們急需找到體驗更好的產品,更優質的供應鏈,更輕盈的模式、更有效率的組織架構。告別燒錢換量時代,生鮮電商下半場將是實力和細節的近身肉搏,一時懈怠即可能被洗牌出局。
生鮮電商呆蘿卜APP發布停運公告,創始人對此是如何回應的?
生鮮電商呆蘿卜APP發布停運公告,創始人對此是如何回應的?創始人表示,沒想到燒錢的速度這么快!生鮮電商呆蘿卜的創始人是李陽,只是名字一樣而已,這個李陽并不是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白蘿卜宣布停止運營,是因為資金鏈已經斷裂,基本上公司已經處于破產的狀態。你覺得呆蘿卜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一.做生鮮電商的實在是太多了。
呆蘿卜APP隸屬于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不是說他們的運營出現了什么問題,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現在做電商的平臺,平臺實在是太多了。我們知道的,在做社區電商整合平臺的,就有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淘寶買菜,甚至京東也推出了類似的電商運營。生鮮電商早已經不是三足鼎立的現象,而是在市場上百花齊放度的人太多,賺的錢自然就少了!
二.李陽表示,沒有想到燒錢的速度會這么快。
為什么這些社區電商平臺如此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上面的商品價格足夠優惠!那么一款APP在前期的運營一定要投入足夠的資金才能保證正常的宣傳以及價格方面的優惠,說白了,前期就是一直在燒錢!李陽剛開始進軍這個行業的時候,也做了燒錢的準備,只是他沒有想到,燒錢的速度會這么快!
三.呆蘿卜因為資金鏈斷裂不得不停運!
對于一個企業來講,要想健康良好的運營,一定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況且又是這么燒錢的行業,但是呆蘿卜沒能及時拉進新的投資,無法整合市場資金鏈又斷裂,只能宣布停運。但是我覺得呆蘿卜絕對不是第一個倒下了,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倒下的!
滁州菜菜電子商務中心怎么樣?
現在這些電子商務公司特別多,所以看看你是想去工作呢,還是想去投資,如果投資的話建議你還是多考察幾家。
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文一名門首府店怎么樣?
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文一名門首府店是2018-11-13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集賢路與合歡路交口名門首府邸SY-1幢商107/商107上室。
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文一名門首府店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104MA2T7UM15T,企業法人朱禮明,目前企業處于開業狀態。
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文一名門首府店的經營范圍是:電子商務信息咨詢;初級農產品、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保健食品、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醫療器械、百貨、化妝品、工藝品、汽車用品、家具用品、計生用品、保健用品、燈具、玩具、針紡織品、鞋帽、文體用品、圖書、報刊、電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的銷售(含網上);家用電器、電子產品、辦公設備、通訊產品及配件的銷售(含網上)、售后服務;卷煙零售;國內廣告的設計、制作、發布及代理;票務代理;貨物配送服務(除快遞);公交卡充值代辦服務;水電氣、電信代收費服務;展覽展示、家政服務;倉儲(除危險品)服務;第三方物流服務及物流信息咨詢;計算機軟件的研發及銷售;設計、制作、代理國內廣告;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僅限互聯網信息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于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文一名門首府店更多信息和資訊。
安徽穗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么樣
好。
安徽穗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電子商務的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網絡營銷、網絡建設、網絡運營等。
公司擁有一支專業的技術團隊,能夠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
摩捷出行合肥有車嗎
摩捷出行合肥有車嗎合肥摩捷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趙慶和
注冊資本:
58.00萬人民幣元
電 話:
立即查看
郵 件:
立即查看
成立時間:
2017-09-08
公司地址:
合肥市包河區巢湖南路88號元一柏莊2幢商業102、103、104、105室
關注該企業動態
企業風險
查看風險詳情
風險信息
0條
失信信息
法院公告
裁判文件
案件流程
預警信息
0條
電商風險
融資信息
企業年報
基本信息 知識產權 經營能力 司法風險 政府處罰風險 經營風險
工商信息
最新融資
股東信息
高管信息
分支機構
變更信息
企業年報
對外投資信息
工商信息
查看法人名片
法定代表人:
趙慶和
經營狀態:
注銷
注冊資本:
58.00萬人民幣元
開業日期:
2017-09-08
工商注冊號(PK):
340111000078925
經營期限:
2017-09-08/長期
社會信用代碼(PK):
91340111MA2P0GJH77
核準日期:
2020-12-31
登記機關:
合肥市包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行業門類:
汽車修理與維護
國民經濟行業:
汽車修理與維護
經營范圍:
汽車清洗服務;汽車裝飾服務;汽車維修服務;汽車租賃服務;車輛事務代理;汽車信息技術咨詢;承辦汽車展覽展示活動;汽車零配件、汽車用品銷售;二手車買賣。(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注冊地址:
合肥市包河區巢湖南路88號元一柏莊2幢商業102、103、104、105室
最新融資
股東信息
查看出資詳情
趙慶和
認繳出資額: 58.000000萬
出資日期:
高管信息
趙慶和
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趙聰
監事
分支機構
登錄查看更多
對外投資信息
登錄查看更多
知識產權
網站備案
商標信息
商標信息
查看商標詳情
經營能力
電商能力
產品信息
司法風險
失信信息
執行信息
案件流程
裁判文書
裁判文件
法庭公告
開庭公告
政務處罰風險
食藥監處罰
質檢信息
欠稅公告
納稅非正常戶
涉稅處罰
凍結查封
海關處罰
海關失信
行政受罰
經營風險
電商風險
同地區企業
安徽奧龍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鼎利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沐邦妍商貿有限公司
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元一柏莊店
合肥市包河區恩堂推拿館
合肥復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撿漏兒珠寶有限公司
安徽博文娛樂有限公司
安徽合泰機械傳動設備有限公司
安徽禹德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森麗建材有限公司
合肥市包河區新新網吧
安徽中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坤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市包河區茗柏煙酒商行
合肥普樂家具有限公司
合肥東順建筑機械租賃有限公司
安徽小北體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合肥元二傳媒有限公司
安徽翰禾震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熱門服務
維修服務
信息技術
零配件
租賃
裝飾
服務
二手車
活動
汽車
清洗
數據來源:本頁面數據由釘釘應用市場上架的第三方應用服務商“企典”直接向您提供數據服務。 釘釘公司僅作為企典的平臺經營方,僅提供技術支持服務,不對第三方服務商行為的合法性、有效性及數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作任何明示和默示的擔保。
聲明:查詢結果是基于大數據分析以及預測模型所生成的數據,企典對查詢結果的完整性、準確性、有效性不作任何的保證,不保證查詢結果滿足您的要求,亦不承擔您因使用相關查詢結果信息所產生的相關法律責任。
注冊釘釘查看企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