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買二手房靠譜嗎?
1、一般都還是比較靠譜的。工作的話,58的信息比較底,審核的不是特別嚴,導致單位的信息好多不太靠譜的。這個的自己甄別,我們單位100多人,也是在58做的招聘廣告,相對公司來說成本比較低。
2、五八同城上面很多的二手房都是中介掛上去的,有部分房源是真實的,但是價格很低的那種可能也是為了吸引人的眼球的信息,具體情況可以打電話問一下。如果標注了,是個人信息的話就是房主自己賣的。
3、介紹其他的給你。看到一個信息,經紀人信譽500多,也有身份認證、營業執照認證什么的,不知道可以相信嗎?可行度應該較高,因為58同城是個不錯的網站,不會允許太多人在他那里作假,特別是經過認證的。
4、準。58同城網站上面的房源信息都是真實可靠的,在售數量是準的。58同城成立于2005年12月12日,總部設在北京,在全國目前共擁有27家直銷分公司。
5、你好,58同城上的房源是可靠的。經過認證的。根據你的需求,房子的好壞,價格而有所不同。
6、同城上面發布的二手房信息都來自業主本人或中介機構,業主本人發布的通常是真實的,而一些中介機構為吸引客戶,不排除有故意降低房價,發布虛假信息等非正當手段獲取購房者需求信息,從而另推房源促成成交。
58同城二手房賣的快嗎
不好賣。58同城成立于2005年12月12日,總部設在北京,在全國共擁有27家直銷分公司,登出去的房子不好賣,賣房,將房屋出售給個人或單位,以滿足個人或單位居住、用于商業用途或商住兩用的意愿的行為。
房屋的售賣情況還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房屋的地理位置、面積、價格、裝修情況等等。58同城是中國知名的在線分類信息平臺之一,提供房產、招聘、二手物品交易等多種信息服務。
同城速賣還是靠譜的。畢竟是大平臺,只要買家不是騙子,一般來說沒什么大問題。
如果是地段不好的房子,就很難賣到好的價格或者根本就賣不出也是有可能的。二手房掛在中介賣要注意什么因為中介公司的客源比較多,對二手房買賣也更有經驗。
都一樣,關鍵還是房子的質量、和你對接的經紀人。
同城的房子能便宜個2到3萬,相對于其他地方的二手房是比較便宜的。因為58同城的房子是經過官方認證的。所以賣出的時候相對來說價格會比較低。
58同城上面的二手房買賣怎么這么低的價格可以買這么大面積的房子,可信...
1、大都是中介公司為了吸引客戶而發的,先以低價格讓客戶給他打電話,再以種種理由否定該房,最終還是帶你看價格高的房子。有可能真有這套房,當然是破的不能再破了。
2、同城上有些房子便宜的異常是虛假房源,大多數都為中介公司銷售的一種方式,如果你貪便宜給他們打電話,那么你的需求就會公布到他們公司系統內網上,主要為了套取你的電話號碼,抓住了大家貪便宜的心態。
3、因為你發布的信息,被房產中介攔截了。這是因為中介公司給過58同城費用,多數是長期合作關系。很長一段時間你發布的信息只有中介看到,其他人是看不到的。然后他們開始賺錢了,這個不用我說了吧。
4、房管局參考市場行情,給房屋制定了一個最低評估價,作為房屋交易繳稅的最低基準價。網簽登記的價格是不能低于這個最低評估價的,通常這個評估價目前還跟不上實際的成交價(一般是7成),可以在不動產登記中心查詢,輸入房產證號身份證號可查。
溫哥華二手房產網
1、溫房網(溫哥華房地產信息網)成立于2012年, 公司致力于服務加拿大溫哥華的華人房地產市場,將進一步拓展整個北美市場。
2、世紀不動產中國區投資人俱樂部總監說,“今年,除了BC省的大溫哥華地區,加拿大新增加一個地區——安大略省的大多倫多地區,向海外買家征收房產過戶稅。稅率為總房款的15%。
3、我們要知道溫哥華的房子并不是按照“平米”來計算的,而是按照“平方英尺”來計算,1平方英尺等于0.093平方米。
4、房天下海外房產網:要知道這個網站的房源已覆蓋全球近30個熱門國家,同時它與近千個海外房產企業都建立一種合作關系。
58同城上面的二手房源可靠嗎?低于市場價1000元一個平方
為了吸引眼球,虛假房源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價格造假。不過現在58管理較為嚴苛,因此他們不敢把價格標的太低,基本是低于真實價格的10%-20%,也就是整個小區最便宜的那10%-20%的房源。
五八同城上面很多的二手房都是中介掛上去的,有部分房源是真實的,但是價格很低的那種可能也是為了吸引人的眼球的信息,具體情況可以打電話問一下。如果標注了,是個人信息的話就是房主自己賣的。
介紹其他的給你。看到一個信息,經紀人信譽500多,也有身份認證、營業執照認證什么的,不知道可以相信嗎?可行度應該較高,因為58同城是個不錯的網站,不會允許太多人在他那里作假,特別是經過認證的。
我在58同城自始至終就是用同一個電話 ,同一套房,同一幅圖片發布個人房源。就這表面上看也不會是中介(一個經紀人難道就只做一個40來平米的出租生意)。
沒有什么靠譜的。能擁有房產證可以放心。廣告賣的是沒有賺中間差價,這個還沒試過就是沒買過,因為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