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真的適合工作生活嗎?
廈門真的適合工作生活的。
廈門,簡稱“廈”或“鷺”,別稱鷺島,是福建省轄地級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游城市。截至2020年,廈門市全市下轄6個區,總面積1700.61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397.84平方千米。
廈門屬于淡水資源匱乏的海島型城市,城市日常用水80%取自九龍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2.47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513立方米。已發現的溫泉或地熱異常點有14處,地熱點水溫一般為50攝氏度至60攝氏度,最高達90攝氏度,總允許開采量為33002立方米/天。
生物資源
廈門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各類海洋生物近2000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常見魚類157種、軟體動物89種、甲殼類動物127種、藻類139種。廈門海域內的文昌魚和中華白海豚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鱟為福建省重點保護的珍奇動物。
廈門的生活水平怎么樣
小時候喜歡的女生說特別喜歡廈門,想去廈門讀大學,于是我選了廈門的華僑大學(分數尷尬,廈大上不去),大學在集美,就業后在五緣灣、同安、金山都待過,大學兼職也幾乎跑遍了廈門。感覺上面的答主們回答的都不怎么全面,廈門分思明、湖里、集美、海滄、翔安、同安幾個區,每個區的人文素質都不同的,思明區最繁華,以前在這里兼職家教+旅游閑逛,景點什么的分配的特別好,這里的人最富裕,素質最好,生活節奏很慢,在思明區的確車讓人是常態(回家差點沒被車撞死),讓座什么的真的很和諧,白鷺洲公園那一塊居住區簡直不要太和諧,說實話覺得這里的老人都有一種知書達理的氣質;湖里區也是島內,素質也很高,但是這里城中村比較多,城市建設沒這么好,以前家教的時候家長自嘲過了火車站就是鄉下,不過湖里區的人特別熱情,以前在五緣灣一代上班的時候就感覺每個人都一副自家人的熱情感,相比之下思明區顯得更高冷一點。島外海滄區沒怎么去不評論,很多工業區,當時跑男在海滄錄制的時候冒雨去過一次,還有國際美食節興沖沖跑過去結果告訴我不開了;集美區是待過最久的,到處都是高校,學生特別多,感覺素質也挺高的。最后提一下同安,現在我在同安上班,話說我對廈門所有的負面印象都是同安給的,同安物價相對其他區便宜,比如佳麗海鮮大酒樓比島內的價格低很多。
但是城市建設完全是兩個城市,同安城區感覺是縣城,摩托車亂穿,一到下班時間堵成狗,司機各種罵娘,路邊衛生也臟亂差,同安人也不認為自己是廈門人,每次去島內都說去廈門,公交上真的各種臟,氣味難聞,讓座別想了,公交一來都是瘋狂擠,麻蛋一大堆不爽。不過同安的海鮮便宜,同事每次辦酒席都是清一色的海鮮,后田BRT站那邊的幾條船上海鮮也好吃實惠。
廈門不適合外地人生存
廈門不適合外地人生存,廈門也挺適合外地人生存的呀,不管任何一個地方,都是有外地人住久了,就叫本地人,所以說只有你扎根魚廈門,慢慢的找尋生存之道,找尋立足之地,慢慢的你就會變成廈門人,廈門本地人沒有一個地方是完全封閉的,本地人也都是由外地人變成的,所以廈門適合外地人生存,適合,久居住慢慢融入到廈門,就辦成了廈門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