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娛樂頻道
            汽車頻道
            數碼 | 游戲
            體育頻道
            生活頻道
            首頁 > 生活 > 健康>羊年最全節氣養生月歷

            羊年最全節氣養生月歷

            2021-09-16 10:21:30 福州便民網

              馬蹄踏雪辭舊歲,金羊仰角迎新年。農歷乙未年的美好生活從健康養生開始!如何按節氣養生健體呢?讓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份為您精心打造的乙未年養生月歷吧。

            羊年最全節氣養生月歷

              農歷一月 (2015.2.19~3.19)

              節氣:雨水 驚蟄

              養生關鍵詞:降火 春捂

              正月是新年,為趕回家過春節,火車汽車上人多溫度高,易出現上火、口渴、便秘、干咳等癥狀,建議在車上少吃辛辣及鹵制品,不妨吃些柚子、黃瓜等降火。

              從雨水開始,氣溫逐漸回升、降水也漸多。但冷空氣與暖空氣仍會頻繁較量,所以雨水節氣常出現“倒春寒”,春捂的要點是“下厚上薄”,捂好背、腹、足底。背部保暖護好“陽脈之海”——督脈,減少感冒;腹部保暖有助于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寒從腳下起”,足部保暖身體才能真正暖和起來。驚蟄后春風拂面,易引動肝陽,并伴多痰,可吃些海蜇清熱化痰、降壓消腫。

              農歷二月 (3.20~4.18)

              節氣:春分 清明

              養生關鍵詞: 清熱 潤燥

              春分節氣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是調整陰陽平衡的好時機。俗話說:“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春分以后,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血液循環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強,內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長激素分泌增多,是孩子們長高的最佳時段。春分這個時候的香椿,香味濃郁,鮮嫩清脆,口感和營養都是很好。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涼,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

              “斷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這是蘇東坡描寫青蒿的優美詩句。清明前后北方風大雨少,氣候干燥,容易干燥上火,而青蒿正是美味嬌嫩的時候,怕上火的朋友,不妨吃上一些青蒿蹄花湯,清熱滋補潤燥。

              農歷三月 (4.19~5.17)

              節氣:谷雨、立夏

              養生關鍵詞:控壓 排毒 拿五經

              “三月三,薺菜當靈丹。”農歷三月初三這天,不少地區都有吃薺菜煮雞蛋的風俗。初春是高血壓病好發的節氣,食用薺菜后可增強大腸蠕動,促進排泄,有降血壓、降低體內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俗話說:“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谷雨前后,空氣濕氣大,要注意排濕排毒。此時竹筍紛紛破土而出,可食之通便護腸,排毒養顏。

              立夏后,人們常會煩躁上火,食欲、睡眠不佳。可用中醫經典養生方法“拿五經”:即用五指同時分別點按人頭部正中線的督脈,兩旁的膀胱經、膽經,左右相加,共5條經脈。每次不少于3~5分鐘,可調節神經功能,使人的面容紅潤,精神煥發。

              農歷四月 (5.18~6.15)

              節氣:小滿 芒種

              養生關鍵詞:養陽 祛濕

              小滿后,我國大部分地方高溫、多雨,體內濕氣會增加,情緒也會更易煩躁,汗液的排泄加快,中醫認為“氣隨汗脫”,陽氣會因此受損。此外,熱天人們比較貪涼,易感受寒濕而傷陽。可按揉足三里穴養護陽氣、補中益氣。

              芒種濕度增加,使人易四肢困倦,萎靡不振,痰濕內聚。夏季此時有了大排檔,“肥甘厚膩”會困住脾胃,進而出現痰濕體質特征,如食量大、容易疲倦、舌苔白膩、不愛喝水、大便不成形等,不妨按摩豐隆穴健脾胃祛痰濕。

              農歷五月 (6.16~7.15)

              節氣:夏至 小暑

              養生關鍵詞:養心 明目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一年中陽氣至盛的時段,因此端午節又叫“端陽節”。端午養生用艾灸,能使人解除疲勞,享受輕松。在家中適量燃燒艾條還有驅蚊蟲和穢氣的效果。

              夏至后,真正的“烤”驗才開始。天氣時而炎熱、時而悶熱、時而濕熱,人的情緒也會一波三折。此時可練中醫經典氣功“六字訣”中的“呵”字決防治心病,緩解焦躁情緒。呵,讀(hou)。口型為半張,舌頂下齒,舌面下壓。呼氣念呵字,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經體前到至胸部兩乳中間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氣盡吸氣時,翻轉手心向面,經面前、胸腹緩緩下落,垂于體側。如此動作6次為1組,一般要連作6組。

              進入小暑節氣后,為躲避炎熱很多人喜歡待在空調房里,殊不知這有礙養生,最好采用自然的方法防暑降溫。

              農歷六月 (7.16~8.13)

              節氣:大暑、立秋

              養生關鍵詞:防中暑 貼秋瞟

              大暑多在三伏中最熱的中伏,氣溫高多雷雨,易挾濕。暑濕之氣會乘虛而入,使人心氣虧耗,易引發中暑等疾患。當全身出現明顯乏力、頭昏、心悸、胸悶、出汗等情況時,多為中暑先兆。最好脫離高溫環境,解開衣領,喝點涼白開,吃點水果,盡量到陰涼的環境里休息。

              經過酷暑的煎熬,人體營養耗損不少,北方立秋之后可“適當”貼秋膘恢復體力。江南立秋后,天氣不會馬上轉涼,暑濕還較重。貼秋膘反而會加重脾胃負擔,導致濕熱積聚在胃腸中,容易誘發感冒、便秘、發熱。不論南北,立秋后要吃些豆芽、菠菜、胡蘿卜、芹菜、小白菜、萵筍等,營養豐富又不容易發胖。

              農歷七月 (8.14~9.12)

              節氣:處暑 白露

              養生關鍵詞:護發 早睡早起

              處暑與“七夕”常靠在一起。“七夕”的一些民俗也頗有保健養生的意味。比如婦女洗發。湖南《攸縣志》記載,“七月七日,婦女采柏葉、桃枝,煎湯沐發。”就是取側柏葉祛風濕,散腫毒、抑菌的作用。且處暑后,洗頭前要記得按摩頭皮,有利于頭皮部經絡氣血的疏通,讓人神清氣爽。

              俗語“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是說,處暑每天洗澡,但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晚上睡覺也要避免寒涼之氣侵入,老年人基本上可以把席子撤掉了。此時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斂太多。白露時過敏性鼻炎、氣管炎和哮喘等容易復發,容易過敏的少吃海鮮。適宜膳食有蓮子百合粥、銀杏雞丁、山藥等。

              農歷八月 (9.13~10.12)

              節氣:秋分 寒露

              養生關鍵詞:暖胃 解乏 安神

              秋分后氣候漸涼,是胃病多發與復發的時節,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中醫認為,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是這個時候的暖胃護胃佳品。秋分后,橘子大量上市,坐班族不妨在辦公桌上或者臥室里放一些橘子皮,適當聞聞可以芳香化濕、醒脾開竅解乏;橘子柔和的色彩還會給人溫暖的感覺。寒露后柿子上市,可清熱去燥、潤肺化痰,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病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但每天不要超過1個。

              農歷九月 (10.13~11.11)

              節氣:霜降 立冬

              養生關鍵詞:少吃秋瓜 防五寒

              九九重陽后陽氣趨于沉降,生理功能趨于平靜。俗話說“秋瓜壞肚”,這個時候氣溫涼爽,瓜果性寒吃太多易損胃陽,要少吃或不吃。體質虛弱怕冷的人此時應選溫熱性水果。

              不少老人到了霜降后會腹瀉,可在醫師指導下選用生姜、大棗等食材食療,并注意腰腹部及下肢保暖。

              立冬前后,要注意防“五寒”:防頸寒,薄圍巾立領裝出門穿;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莫嫌煩;防肺寒,溫肺散寒來碗神仙粥;防腰寒,雙手搓腰腎陽暖;防腳寒;家庭足浴賽靈丹。

              農歷十月 (11.12~12.10)

              節氣:小雪 大雪

              養生關鍵詞:蘿卜加梨 養藏精氣

              平時大家都習慣熟吃蘿卜生吃梨,小雪之后不妨反過來。因為梨能潤肺清熱、養陰生津,對于剛入冬的燥咳效果很好;可用梨和蜂蜜隔水蒸熟吃。中醫認為生吃白蘿卜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氣。所以,從清熱生津的角度來說,生吃效果更好。但脾胃虛寒者不要生吃蘿卜。

              大雪節氣時寒冷干燥的天氣讓人體出現不適,中醫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對于中老年男性而言,大雪之后更要注意“養藏”。從飲食養生的角度來說,在大雪時節適量吃些蓮藕粥,有較好的補益功效。蓮藕熟吃有健脾開胃,止瀉固精功效。

              農歷十一月 (12.11~2016.1.9)

              節氣:冬至 小寒

              養生關鍵詞:防寒 保暖

              冬至是養生的重要時間點,中醫認為“冬至一陽生”“陰極之至,陽氣始生”;陽氣開始逐漸萌發生長,如果注意養生有利于健康過冬,甚至能為來年春天的健康貯備能量。

              俗話說“冬至餃子帶喝湯,不怕身上起凍瘡”。餃子最初是張仲景為治療百姓耳朵凍傷發明的,把驅寒活血的藥攪拌在肉餡里,給凍傷的百姓。中醫認為“腎開竅于耳”,冬至前后常拉耳垂、提耳尖、摩耳廓,直到耳部感到發熱,有利于全身保健。

              小寒是寒冷期。氣虛、陽虛、血虛這三類人群最怕冷。不妨試試以下三種湯品驅寒取暖:氣虛怕冷喝黃芪牛肉湯;陽虛怕冷喝干姜肉桂羊肉湯;血虛怕冷喝雞絲阿膠湯。

              農歷十二月 (1.10~2.7)

              節氣:大寒 立春

              養生關鍵詞:防風寒 護肝

              大寒前后,年底應酬多、工作忙,缺乏運動,加上暖氣和室外寒冷的輪流考驗,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感冒了。預防感冒除了加強鍛煉,還可以通過食療增加抵抗力。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也是春天的開始,要注重養護肝臟。除了注意飲食之外,最簡單的就是伸懶腰。伸懶腰后,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也舒發了肝氣。


            上一篇: 驚蟄食療養生大全 進補順應陽氣升發
            下一篇: 春捂秋凍 春天“四捂” 不生雜病

            福州人都在關注
            便民網推薦閱讀

            學習 | 范文

            熱讀 | 推薦

            精彩 | 炫圖

            一周排行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无码永久免费AV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中文|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潮喷无码正在播放|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最好看更新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日无码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88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 成人无码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