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曲《漠河舞廳》紅遍各大平臺,而歌曲背后的故事更是催人淚下,漠河舞廳老板說見過獨舞老人到底說了社么故事?那場令二百余人遇難的大火又發生了什么?
11月3日,音樂人柳爽創作的歌曲《漠河舞廳》登上多個音樂平臺熱榜,而歌曲背后一位老人用獨舞懷念逝去妻子的故事也打動了無數人。據介紹,故事背景為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中,一位老人失去了熱愛跳舞的妻子,此后他再未結婚,在懷念妻子的世界中獨舞,令無數網友為之動容。
1987年5月,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發生特大森林火災,200余人遇難,其中就包括張德全的妻子康氏。悲劇發生前,兩人未育有子女,康氏走后,張德全老人未再婚。兩人在戀愛時常常溜進堆滿雜物的倉房,點起一盞燈,在狹小的空地上練習舞蹈。這一幕,也是張德全老人這輩子最珍貴的回憶。
當地記載,大火過后,一排排整齊的民房只剩下孤伶伶的煙囪,到處都是殘墻和斷壁,到處都是焦土和廢墟,這位老人,在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中失去了熱愛跳舞的妻子,在余后時間中,他用獨舞,懷念離世的妻子。柳爽將老人獨舞的動圖發在了網上,并配文稱,這位張德全(同音)老人便是《漠河舞廳》的原型人物。
老人的生活也許在這個城市的某一個角落繼續,火災中離去的人,這個世界里,仍然有牽掛他們的人。后來,每當夜幕降臨,張德全總是會獨自到舞廳里跳舞。音樂人柳爽在漠河采風期間,偶然得知了這個故事,在征得老人的同意后,他創作了歌曲《漠河舞廳》,以此歌獻給所有因為不幸而逝去的生命。
一首好聽的歌或許會被許多人傳唱,但是一首有故事的歌才會一直有人傳唱。所以你們聽了這個故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