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給我的曾祖母和曾祖父做了一盤炒雞蛋。”9月9日,記者在羅源縣教育學校附屬小學見到了市“新時代好孩子”鐘凱軍。他告訴記者,今天早上和往常一樣,早起洗漱后,他幫媽媽為一家人做早餐。
鄭凱軍(音譯)是一名五年級學生,家住一個七口之家。除了他的父母,這個家庭還包括他不能動的祖父、年邁的曾祖母、曾祖父和比他小三歲的妹妹。每天早上6點半,鄭凱軍都會準時起床,迅速刷牙洗臉。做完自己的工作后,他會幫爺爺洗臉、擦手、穿衣服,然后喂他的曾祖母和曾祖父。
這個“作業”開始于三年級,“媽媽說我長大了,我要幫家里做點事。”鄭的父母每天起得很早去上班。在他看來,他的父母工作辛苦,他應該為他們分擔責任。兩年多的早上,很多孩子還在床上,鄭開軍已經早早忙碌起來。
“他從小就是一個獨立的孩子,我們不用擔心他。”鄭凱鈞的母親鄭曉婷說,除了幫忙做家務,只要有時間他就會陪曾祖母、曾祖父出去散步,“他還愛看書,在家寫完作業就喜歡看書。”
額外的“作業”,反而讓鄭開鈞逆風成長。在學校廣播室,他為全校同學朗誦經典詩詞和歷史典故,并參加了“電子百片”、“基礎機器人”、“無線電測向”、“電子制作”等興趣小組,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培養了自己的興趣。曾獲福州市電子產品大賽、基礎機器人大賽無線電測向三等獎、福州市優秀少先隊員稱號。
在學校,鄭凱軍也積極參與學校生活。他主動默默寫下同學的名字,報名參加書法興趣小組和“紅領巾宣傳小組”,上課積極舉手發言。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國慶節前的一次班會。”班主任兼數學老師鄭一陽回憶,當時鄭開軍剛轉學到羅源縣繼續教育學校附屬小學不久,班上要開以國慶為主題的班會,他主動舉手報名擔任主持人。主持人負責整個班會的策劃和協調,不僅要安排課堂,還要協調各個小組準備演出。鄭凱鈞做得很好。
“他就像一棵小樹。”在鄭益陽的眼里,鄭凱軍是一個冷靜的孩子。她期待鄭凱軍像一棵向著太陽的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記者馮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