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橋開發區著力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基地和現代制造業基地。
福耀玻璃,冠捷科技,京東方福州......12月7日,福建省企業企業家聯合會等單位聯合發布在2022年福建省百強企業榜單中,福清榮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多家高新技術企業上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把經濟發展的重心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強國。
園區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創新發展的主引擎、項目投資的主陣地。近年來,融橋開發區圍繞園區標準化建設,堅持創新驅動,深入落實“三提三效”行動,做優做強產業鏈,全面推動園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能電氣(福清)有限公司充氣配電柜生產線。
科技領導
創造一批世界頂尖人才
生產車間機器轟鳴,一條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設備倉庫外的車到車,一塊充氣配電柜隨時可以走。這是記者昨天在能源電氣(福清)有限公司看到的現場。
充氣配電柜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中能電氣是福州創業板首家上市企業,專業從事智能輸配電設備的電力技術研究、生產和應用,涵蓋智能電網、軌道交通和綠色能源三大領域。
“我們始終把創新作為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中電集團首席執行官辦公室盧亮平介紹,通過新技術核心產品的研發,公司在以智能電網設備為主營業務的基礎上,加快了光伏、儲能、智能充電等新能源裝備制造板塊的發展,形成了“智能電網裝備制造+新能源產業運營”的雙輪驅動格局。
福耀集團秉承創新發展理念,將一塊玻璃做到極致。近年來,福耀集團開發了輕質超薄玻璃、鍍膜隔熱玻璃、帶網絡天線的ETCRFID 5G玻璃、智能全景天幕玻璃等數十款新功能產品,多次刷新人們的認知,徹底打破了中國高端汽車玻璃產品依賴國外進口的格局。
近年來,融橋開發區圍繞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光學器件三大產業,打造了全球最大單體液晶制造基地冠捷集團、全球最大汽車玻璃集成解決方案供應商福耀集團、全球智能制造領域最高榮譽“燈塔工廠”得主福州京東。
目前,融橋開發區擁有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顯示產業園、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國家平板顯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四張名片。2020年,成為福州市首個千億產業園區。
寶博福州工廠榮獲全球智能制造領域“燈塔工廠”的最高榮譽。
數字賦權
幫助企業轉型升級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乘著發展數字經濟的東風,融僑開發區正利用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幫助企業轉型升級。
“我們鼓勵企業創新,用好技術改造的優惠政策。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推動冠捷智能倉庫和數字化生產線建設等改造擴建項目的實施,鼓勵福耀集團、芙蓉新材料、廣陽蛋業等企業建設數字化工廠,擴大產能,提高產品質量。”融橋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說。
圍繞企業需求,融橋開發區還實施專項行動,精準吸引園區重點行業人才,精準引進強化鏈條人才,全力盤活本地人才存量,啟動優秀人才“根計劃”,推動融基大學生和各行業人才回流園區創業就業。此外,依托福建工業師范大學等地方高校的優勢,深入實施產學研結合專項行動。
負責的人說,他們還將專注于工業和研究“集成”的目標,加強“一對一”指導服務,增加高新技術的培養,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業,專精、專精、專精、專精、專精、專精、小巨人、企業技術中心,力爭在2023年實現新突破。
植物肥沃的土壤
打造福清創新高地
創新是企業的動力源泉,是園區發展的命脈。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的規劃,讓榮橋開發區對未來充滿信心。園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進連東U谷、廈門大學科技園、君和云谷、一金之谷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保障園區年度發展R&D(研究與實驗開發)支出增長保持在20%以上。
諾星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是廈門大學科技園首批入駐企業之一。目前,該公司的科研團隊正在與廈門大學科技園的專家合作,重點開發用于平板顯示器、觸摸屏、半導體芯片等領域的材料。
“公司依托廈門大學科技園,可以快速對接專家團隊,解決新材料領域的‘瓶頸’問題,開發出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材料產品,打破外資壟斷。”諾星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小虎
“設立廈門大學科技園,將廈門大學317個實驗室每年新增的800 ~ 1000項發明專利與福清八大產業相匹配,讓優質技術專利落地福清,成果轉化。”福建鑫思創谷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有限公司CEO遲志岳說。
據悉,廈門大學科技園已入駐諾星光電、川能能源、延輝環保等高新技術企業。此外,聯合東U谷·福清市榮橋經濟發展三大創新中心項目已在君和云谷竣工驗收·福清科技港項目與老金之谷·福清市科創走廊項目主體建設正在進行,園區招商引資工作同步啟動。
榮橋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他們將以黨的二十條精神為指導,圍繞“產學研融合”目標,用好科技創新平臺,大力實施高新技術高成長企業培育工程,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光學器件三大產業,將園區建設成為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基地和現代制造業基地。(記者王光輝/霰石Meixiang/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