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下沙海螺塔海蚌廳將修復
附近防護林修復及景觀提升工程開始招標
海螺塔和海蚌廳。
記者20日獲悉,福州濱海新城海螺塔及周邊既有建(構)筑物保護修繕工程,近日獲長樂區(qū)發(fā)改局批復同意建設,長樂下沙海濱度假區(qū)的海螺塔和海蚌廳將煥然一新。
長樂下沙海濱度假區(qū)曾被譽為“東方夏威夷”“南國北戴河”,給老福州人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度假區(qū)內的標志性建筑海螺塔和海蚌廳,也曾隨著明信片走向世界。
海螺塔和海蚌廳周圍的下沙海濱浴場,長8000米,寬400米,屬內海無鯊區(qū),海岸線外58米寬的水域內水深不超過1米,無論潮漲潮落,下海游泳都很安全。
本次修復的內容包括建筑修繕加固、石橋修繕加固、邊坡加固以及室外配套設施修復等。其中,建筑修繕加固總面積434平方米,涉及海螺塔、海蚌廳、沙堡、應口大王廟、公共廁所等;鳳母礁邊坡加固面積約5000平方米,鳳母礁連橋修復面積約385平方米,堤頂路路面修復面積約1325平方米;修復室外游覽步道約300米、欄桿約800米。
海螺塔和海蚌廳設計手稿。
項目總投資估算1839萬元,建設工期按9個月控制。
海螺塔及海蚌廳的設計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齊康教授,他也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設計者。
海螺塔位于長樂下沙海濱度假區(qū)的礁石上,1986年設計,1987年建成,是我國為數(shù)不多的“象征主義”建筑之一。海螺塔高24米,內分7層,有螺旋式臺階68級,各層都有眺望臺,可觀賞四周景色。
海螺塔下部為海蚌廳,形似巨蚌,半張著蚌殼,內部為圓形大廳。
另悉,福州濱海新城下沙片區(qū)防護林修復及景觀提升工程第一標段開始招標,建設內容包括下沙核心區(qū)范圍內約345畝綠化種植等。(記者 徐文宇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