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浩宸在家門口貼上自己寫的春聯。(受訪者供圖)
這兩天,福州市新時代好少年鄭浩宸忙著寫春聯,同往年一樣,每年臨近春節時,他都會創作春聯,向親朋好友、社區居民送去新春祝福。
走近鄭浩宸家,一副蒼勁有力、瀟灑自如的春聯躍然眼前。“浩宸從小喜歡書法,一開始雖然寫得并不好,但為了鼓勵孩子練習書法,我們每年都會把他寫的春聯貼在門口。”鄭浩宸的媽媽介紹,經過數年的練習,鄭浩宸在讀帖、臨寫、創作過程中,心性得到磨煉,書法水平日益精進,廣受親朋好友稱贊。
“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書法可以陶冶性情,鍛煉意志,增強文化自信。”談起書法,鄭浩宸滔滔不絕地向記者分享學習心得。在他看來,從硬筆到軟筆,從隸書到行書,每一種字體都獨具美感。為了取得書法“真經”,他始終堅持學習,有時為了臨摹一種字體,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一寫就是十幾張紙,腿麻了、手酸了,嘴上卻從未喊過累。
學有所成后,鄭浩宸時常以筆為媒,在新春佳節為小區居民義寫春聯;在新冠疫情發生時,揮毫潑墨致敬最美逆行者;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創作“雪地蠟梅開玉蕾,北京冬奧展雄姿”書法作品,為冬奧健兒們加油喝彩。此外,他所創作的書法作品還多次在各級書法比賽中斬獲榮譽。
“獲得各項榮譽以及叔叔阿姨們的肯定,我感到很自豪,我會繼續勤練書法,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鄭浩宸說。
平日里,鄭浩宸還是一名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小小宣傳者。2018年以來,他一直擔任三坊七巷的義務講解員,經常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到現場義務講解。為塑造良好的禮儀形象,他從站姿手勢、手位腳步開始學習,重點掌握三坊七巷的位置概況、南后街的由來、三坊七巷名人故事以及小黃樓、嚴復故居、林文忠公祠等古厝的歷史積淀,用理論知識武裝頭腦,利用課余時間為游客們帶去最專業的講解。
作為鄭浩宸的忠實“粉絲”,鄭浩宸的姥姥、姥爺在閑暇時間,也時常到三坊七巷聆聽鄭浩宸的講解,鼓勵鄭浩宸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
如今,鄭浩宸已經步入初中生活,在學習上,鄭浩宸一如既往認真刻苦,在生活中,他也成長為一名“小大人”,時常主動幫助家人洗衣、做飯。
新的一年到來,鄭浩宸給自己制定了小目標:“新的一年,我希望能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學習進步,多為父母分擔家務。”(記者 林榕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