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精神,薪火相傳。各位游客過年好,歡迎來到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羅源(百丈)指揮部舊址……”22日上午9點,羅源縣白塔鄉百丈村駐村第一書記趙金祥身穿紅軍衣、頭戴紅軍帽,聲情并茂地講解著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的革命故事。
游客穿紅軍衣采摘砂糖橘。(通訊員 劉其燚攝)
“村里紅色旅游越來越火,一到高峰期,講解員就不夠用,我從廈門回來當紅色講解員。春節正是體現工作成效的時候,村里人氣又回來了,我感到這一年的付出是值得的。”趙金祥說。
以前的百丈村是經濟薄弱村,缺乏產業支撐。如今,在這里可以聽紅色故事、吃紅軍食堂、行紅軍步道……紅色旅游越來越紅火,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趙金祥在去年8月份引入專業公司盤活旅游資源,依托“村支部+公司”聯營模式增加村財收入。
“早就聽說百丈的鄉村旅游搞得好,今天帶著孩子過來玩,剛聽完紅軍故事,就來采摘砂糖橘,這個體驗很新奇。”從福州來游玩的吳女士說,現在鄉村建得越來越好,趁著假期帶著一家四口到處走走看看,一會去紅軍食堂吃午飯,晚上再在紅風房車里住一晚。
今年,由于天氣好,加上管理得當,百丈村砂糖橘種植戶吳曉明喜上眉梢。“趙書記帶著村民跑項目,拉資金,村里的旅游業發展起來了,我們剛好結合紅色旅游綜合體項目,發展配套的采摘觀光旅游,收入很可觀。”吳曉明說。
“新的一年,我會奮力讓百丈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好。”趙金祥告訴記者,去年,他主動向派出單位福建省測繪地理信息發展中心爭取到了60萬元資金,對百丈村際下水電站進行修復。目前,水電站基礎建設已竣工驗收,預計2023年發電量可達70萬度以上,增加村財收入25萬元以上。(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劉舒婷 劉其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