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指出,“農村醫療條件相對薄弱,疫情防控難度大、任務重”“要強化返鄉務工人員和大中專學生防疫服務,加強農村老幼病殘孕等重點人群醫療保障,最大程度維護好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確保群眾平安過年”。
春節期間,福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要求,圍繞“保健康、防重癥”,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專項服務、“關口前移”,滿足農村居民就醫用藥需求。
吳壇伙上門為吳金珠提供氧療服務。(受訪者供圖)
配齊醫療設備
“注意觀察老人的血氧,一旦發現血氧飽和度低于93%,就要給我打電話,隨叫隨到。”正月初二17時許,連江縣丹陽鎮桂林村村醫吳壇伙看到吳金珠老人的血氧恢復到正常值,長舒了一口氣。
當天16時,在村衛生所值班的吳壇伙接到吳金珠孩子打來的求助電話,立馬提著血氧儀,騎上摩托車趕往老人家中。“她是肺部腫瘤引發的呼吸困難,吸氧治療對她有好處。”吳壇伙說,吳金珠年近八旬,近期由于身體不適臥病在床,平時他會定期上門給老人查體。
“春節期間吳醫生正常值班,還提供上門服務,晚上有需要可以直接撥打他的電話。”吳金珠的孩子說,前段時間就知道村衛生所新增氧療服務,“多虧吳醫生和氧療設備,讓我們過個健康放心年。”
1月初,連江縣衛健局統一為縣域內公立醫療機構及282家村衛生所配置血氧儀,為群眾提供血氧飽和度監測等服務。
不僅如此,連江還在22家鄉鎮衛生院設立氧療區,覆蓋偏遠山區和海島鄉鎮。同時,在有條件的村衛生所增設氧療服務,將老年人等重點健康人群在康復過程中急需的醫療服務送到家門口。
配齊人手藥品
除了配齊醫療設備,基層醫療機構藥品與人員配齊也是重點。
在閩清人口大鎮坂東,位于鎮區核心段的湖頭村衛生室正月初二恢復開放。衛生室內,診室、藥房、煎藥房一應俱全,村醫、抓藥和煎藥工作人員在崗,確保村民春節期間也能就近看診。
為應對春節群眾看診需求,村醫朱耀鑫和搭檔輪流值班,并在春節前根據衛生室日接診量準備了約1個月的藥品用量。
“這幾天不少‘陽康’的村民因為咳嗽、身體疲乏等癥狀來就醫。”朱耀鑫說,可通過中醫調理并配以西藥緩解相應癥狀,為村民們抓好的中藥材由衛生室代煎,村民可直接上門取藥。
“接下來,我們還計劃引入小分子抗病毒藥,搶抓黃金治療期,提升治療成功率。”朱耀鑫說。
主動入戶走訪
農村疫情防控,重在發揮基層醫療機構“關口前移”的作用,主動走訪了解重點人群健康狀況是關鍵舉措。
“大伯新年好,最近身體狀況怎么樣?”“很不錯,現在家里的東西很齊全,謝謝你。”正月初三一大早,福清南嶺鎮吉嵐村70多歲的陳依伯就接到鎮干部李彬打來的電話。
春節前夕,走訪老人成了李彬等鎮村干部的重點工作。“從1月上旬起,我們就對各村有基礎疾病或常年臥床的老人及弱勢群體進行走訪,發放防疫物資。”李彬說,南嶺鎮為這些重點人群建立“健康臺賬”,發放裝有退燒藥、抗原、口罩等的“愛心包”,并在他們的床頭、門上等顯眼位置貼上愛心聯系卡,“鎮里實行分片聯系制度,每名鎮村干部負責相關片區的老人,確保老人能夠及時得到救助。”
與此同時,南嶺鎮成立由縣民政協理員、村干部、村醫組成的網格化醫療工作專班,提供日常防護、居家康復、新冠用藥等方面的答疑解惑服務,并發放“致廣大村民朋友的一封信”,倡議村民戴口罩、勤洗手、接種疫苗,增強村民自我防護意識。
春節期間,農村人員流動和聚集大幅增加。對此,福州精準配置資源力量,聯合鎮村干部、結對幫扶干部、農村黨員志愿者等力量下沉一線,持續守好鄉村“防疫門”。此外,市衛健委、市紅十字會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配置了260臺健康一體機,集成心電圖、心率、血壓、血糖、血氧飽和度和體溫等監測功能,做好重點人群健康服務。(記者 林瑞琪 林文婧 藍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