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在連江縣“千鳥島”——苔菉鎮東洛島,“80后”護鳥隊隊長吳允獅又忙碌起來。數千只候鳥來此“做客”,讓這座孤島顯得十分熱鬧。
吳允獅。
東洛島面積0.96平方公里,地處連江縣黃岐半島東北部、羅源灣出海口海域,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出行只能靠船,是海中的一座孤島。眼下,東洛島迎來候鳥越冬高峰期,最多時上萬只候鳥遷徙來此棲息。
近日,在吳允獅的帶領下,記者找到島上的鳥類棲息地——陡峭的“角礁頂”山。這里四周為懸崖峭壁,山頂上千鳥云集,幾千雙翅膀在海平面上扇動,交織出一首激昂的交響曲,場面蔚為壯觀。
吳允獅告訴記者,每到下午,成群結隊的候鳥排著人字形,從東洛島海域東北方向飛來,或空中飛舞,或水中覓食,或水面嬉戲,輕歌曼舞、體態優雅,蹁躚的姿態與天空水面交相輝映。
“越冬候鳥主要以大雁、鸕鶿等鳥類為主。鸕鶿是島上的常客,憑借一雙能穿透水面的觀魚眼和一張鉤形的捉魚嘴,成了這片海域的‘捕魚獵人’。”吳允獅一邊記錄候鳥的動態,一邊和記者分享候鳥的習性,“這群候鳥的生活很有規律,每年11月從北方飛來過冬,待到三四月份再飛回北方,每天早上8點前飛出去活動,下午3點就會飛回來休息。”
然而,在10多年前,來這里越冬的候鳥寥寥無幾,還時常成為別人的獵物。“之前有些人動起了歪腦筋,想捕獵候鳥進行交易。”吳允獅告訴記者,屢次發生的偷獵現象刺痛了他的心。
從2013年開始,吳允獅便聯合村民成立護鳥隊。每到候鳥過冬的時候,他們就會上崗,變身候鳥“守護者”。
每天上山下海,在島上、海上巡邏,爬上瞭望臺觀望,勸阻游客不要打擾候鳥,一旦發現異常就及時上報,運動步數常常是上萬步……10年間,島上總能看到吳允獅的身影。同時,他還經常在微信群中進行宣傳、呼吁,不斷提高村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讓更多人關注亂捕濫獵的現象,守護人類和鳥類的共同家園。
在護鳥隊的努力下,偷獵捕獵的現象徹底消失了,越來越多的候鳥選擇來此處越冬。眼下,連江縣正在創建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游度假區,東洛島也憑借海鳥、海浪、海島、海岸、海灘、礁石、漁村等生態風光,成了福州有名的“千鳥島”和“網紅島”,吸引諸多游客和鳥類愛好者。“第一次看到千鳥飛翔的場面,真的很壯觀。”慕名而來的林女士顯得格外激動。像林女士一樣反應的游客不在少數。
從“千山鳥飛絕”到萬鳥翔集舞動天空,從偷獵現象頻發到村民自發守護候鳥,吳允獅是見證者也是親歷者。“現在我覺得,能夠和候鳥交朋友真的是太好了!”聽到游客的贊嘆,在夕陽的映襯下,吳允獅臉上的笑容格外燦爛。(記者 鄭瑞洋 通訊員 陳成志 連江融媒體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