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金魚已成為“閩都文化”的一張“金名片”。2023年福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金魚電商直播基地,打造福州金魚城市會客廳。
29日,“福魚迎春、福氣滿城”打造福州金魚城市會客廳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西湖公園舉行。
市民在西湖公園欣賞金魚。
“游”到西湖
金魚展持續9天
據悉,此次活動由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福州市園林中心等主辦,旨在持續打響中國金魚之都品牌,讓福州金魚成為福州城市會客廳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讓更多人懂金魚、賞金魚、愛金魚。
此次活動為何在西湖公園舉行呢?據了解,西湖是福州金魚的搖籃,早在20世紀50年代,在金鱗小苑展出的福州金魚曾是西湖十景之一,這也成為幾代福州人的美好回憶。
29日上午,福州金魚再次回到西湖公園,共展出50缸精品金魚,包括“奶牛壽”“花蘭壽”等,宛若“金魚選美”,吸引許多市民慕名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金魚分別來自永杰、潘氏、文春、德泉、福連5家金魚養殖基地。這些基地都是全國金魚行業中的翹楚,幾乎包攬了全國70%的各類金魚大賽冠軍,是名副其實的冠軍基地。
記者了解到,西湖金魚展將從1月29日持續至2月6日,地點位于西湖公園晨曦廣場,方便市民一睹國粹金魚的風采。
“游”向全國
擦亮城市“金名片”
西湖公園金魚展,是打造福州金魚城市會客廳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中國是金魚故鄉,福州是中國金魚之都。金魚色彩艷麗、體態優美,有“金鱗仙子”美譽。又因“魚”與“玉”“余”同音,金魚被福州人賦予“金玉滿堂、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而“福壽”等金魚更是福氣滿滿。此外,福州民居多為木構建筑,過去常在天井置大缸,蓄水防火,而缸內多養金魚。因此,金魚文化是“閩都文化”一張名片。
2022年,為了精心打造福州金魚城市形象,福州金魚從養殖場“游”到福州地鐵、福州機場、市圖書館、市旅游集散中心等城市會客廳,供市民和游客觀賞。
今年新春,為了給市民和游客帶來福氣滿滿的節日氛圍,福州金魚還“游”進了福州地鐵1、2、5、6號線部分站點,通過投放福州金魚宣傳圖片等方式,做到站站不相同、只只不重樣。
在市委、市政府發布的《關于加快金魚產業發展六條措施》系列政策持續扶持下,福州金魚取得了產量、產值雙翼齊飛的優異成績,已經成為全國金魚行業高端金魚的代表。
在國內市場上,福州精品金魚已遍及國內幾乎所有的省會城市,更是通過“福州金魚神州行”活動,走過了成都、上海、廣州、北京、沈陽等23個城市,極大地打響了福州金魚的品牌知名度。
“游”向全球
出口量居全國第一
除了國內市場,福州金魚還進軍國際市場。
近年來,福州金魚養殖產業化步伐加快,向集約化、專業化、生態化養殖轉變,從單純養殖逐步向苗種繁育、養殖、飼料加工、銷售、科研開發一體化發展。據統計,目前,福州金魚養殖場已發展到80多家,主要分布在倉山、閩侯、長樂、閩清4個縣(區),養殖面積達2000余畝,年產各類高端金魚1000多萬尾。
2022年,福州迅速改變金魚銷售策略,從線下銷售轉向線上電商銷售,全年產值預計達到7億元,金魚年出口量居全國第一,高端金魚出口量占比80%以上。福州金魚出口量已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 “中國金魚之鄉”閩侯縣還在關中村設立荊溪電商直播交流基地,通過開設金魚餐廳、直播銷售網店等,帶動更多金魚養殖戶主動轉型,實現金魚“躍龍門”。(記者 鄭瑞洋/文 鄭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