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澳大利亞哪個強大
目前肯定是日本強大,但澳大利亞地理條件優越,發展前景和潛力巨大,發展水平也很高,30年后就很難說了
澳大利亞與日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它們會成為世界上的經濟大國?
相同處:都是臨海,發達國家,且稅收都高,對于環境保護十分重視,消費當然也比中國要高很多,在那邊學歷很重要,大學生十分普遍,留學生的話,兩邊多差不多。經濟都以出口為主。
不同處:澳大利亞的資源比日本要豐富的多,日本本來就是一個島國,資源貧乏,只有靠技術強國,澳大利亞是以蓄牧業為主,但在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在赤道,中部是大沙漠,只有在沿海地區才是經濟強區,日本位與地震帶,地震是常有的事,現在的日本主要以捕魚業和電子高科技生產,順便一提,日本的老齡化嚴重,兩個成年人要養活4.23個人,失業率高達80%。
日本為加工貿易型經濟,國內資源缺乏,依靠海運條件,進口原料,加工,出口產品;而澳大利亞,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經濟發展依賴自己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廣闊的草場資源!
2015綜合國力日本厲害還是澳大利亞厲害(請客觀回答,謝)
下列內容客觀講真,個人分析
澳大利亞是全球面積第六大的國家,國土面積7,692,024平方公里,總人口2千萬,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總計:1.564萬億美元(第12名),人均:68,973美元(第5名)。澳大利亞聯邦的國家武裝力量為澳大利亞國防軍,共有80,561名官兵在役(包括55,068名常規軍和25,493名預備役士兵),其中皇家澳大利亞海軍配備了柯林斯級潛艇柴電潛艇和紐澳軍團級巡防艦等,于1940年代至1980年代亦曾經配置有墨爾本號航空母艦。澳大利亞國防軍在近期的編制以及架構均保持在防衛性質,鮮有離岸攻擊或者入侵別國的遠期計劃。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是當今世界上裝備最為精良的空軍力量之一,2010年-2011年澳大利亞的年度軍費開支為257億美元,在全球各國中排名第14位。澳大利亞的科學技術在能源利用領域、醫學及化學領域、市場資源管理、農業及畜牧業領域等貢獻良多。澳大利亞是核融合科技的發源地,也是全球利用太陽能能源最為廣泛與先進的國家之一,太陽能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工業,農業,民用設施等領域。工業科技方面,十九世紀以來至二十世紀中葉澳大利亞受到英國影響,設立眾多重工業企業,這其中有現在已是通用汽車旗下的霍頓汽車、大型車身生產企業傲群、采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公司的前身布羅肯希爾控股公司以及力拓集團等,科技方面亦有Altium公司,金屬風暴。澳大利亞的科技公司總部多設立于第二大城市墨爾本,墨爾本工業以及高科技企業云集,亦有南半球硅谷之稱。
截止2011年,共有十三名澳大利亞科學家以及文學家摘得諾貝爾獎。
日本的國土面積:377,972平方公里,總人口1億2688萬人,國內生產總值總計:4.873萬億美元(第3名)人均:38,459美元(第23名)。日本自衛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至今的日本國家防衛力量,自衛隊由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等三軍共同組成,由防衛省統籌管轄。日本自衛隊的人數受到法律約束,現行編制為22.4萬人。其中陸上自衛隊配備90式坦克、10式坦克等世界最先進的坦克,并且武器裝備精良,性能良好,士官訓練有素。海上自衛隊不僅擁有數艘亞洲第一流的宙斯盾驅逐艦,更是擁有世界三大補給艦之一的“摩周級”高速洋上補給艦,能夠迅速為海上艦艇補充資源,而且配備了數艘“直升機驅逐艦”(日本是二戰戰敗國,不能擁有航空母艦,但是部分大噸位直升機驅逐艦可以隨時改造成航空母艦),海上作戰能力極強。況且日本海軍歷史長遠,艦船使用經驗積累豐富,因此實力不可小覷。海上自衛隊的潛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常規潛艇(有別于核潛艇)部隊。航空自衛隊也擁有P-1、P-3、F-2等強力飛機,日本也正在研制新一代戰斗機,確保自衛隊作為亞洲軍事的中堅力量。日本在全球百大創新力科研企業中占28個席位,僅次于美國。日本全國有約70萬的科研人員,每年的科研經費達130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三。日本在電子、手機通訊、低耗能環保車、機械、工業用機器人、光學、化學、半導體和金屬等多項領域具世界領先技術且屢獲殊榮,并在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各有10名、7名日本人獲得獎項,自然科學三大獎得主數目(19人)為亞洲第一。日本工業用料的科技水平屬世界頂尖,目前日本為全球唯一能制造出第五代單晶的國家,如勞斯萊斯的Trent系列發動機就是使用了進口自日本的單晶制造,而且日本的高科技發展也減低了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每工業生產單位產值所使用的能源和原材料均為世界最低。另外,日本的工業用機器人產量占了世界一半以上,比次位的美國多出逾4倍,在工業機器人的制造、傳動和伺服技術上也屬領先地位。日本用于軍事技術的研究費用并不高,但相反地積極推行以民用技術為主的技術發展路線。在民用為主的技術發展路線之下,日本的科技研究以服務民生為首要目標,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民間企業的研究開發機構。在太空科技方面,日本東京大學在1955年發射了日本第一枚小型火箭,隨后日本太空科技在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領導下開始逐步發展,于1970年成功將大隅號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使日本成為世界上繼美國、蘇聯和英國后第四個發射人造衛星上天的國家。踏入21世紀,日本太空科技迅速發展,2007年,日本順利發射繞月探測衛星輝夜姬,成為繼美蘇之后第3個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能得出什么呢?
首先,光看國土面積,澳大利亞實際控制當然更為廣大,水域率也更多,但是地少人稀,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大多集中于悉尼、墨爾本、堪培拉等主要城市,因此實際利用的資源比較小,當然潛力更豐富。日本地狹人稠,控制范圍不夠澳大利亞廣大,且資源不多,很依賴資源進口,但是日本人口多,分布均衡,開發利用非常到位,政府和人民都有錢,他們不介意去花錢買資源然后制造出高科技產品再賣高價,因此從這里看來澳大利亞潛力豐富,但是憑借自身實力難以完全開發出來,弄不好還會變得像中國一樣,資源開發了,結果浪費、污染嚴重,搞得烏煙瘴氣。基于這點來說,日本的開發力量高,澳大利亞開發潛力大。
在科技發展上,澳大利亞資源豐富,日本資源少并且依賴進口。但是澳大利亞沒有能力去開發資源,日本雖然購買資源,而且對外購買受國際環境影響較大(例如他國威脅某國不許像日本出售xx資源一類,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極少,而且日本有錢)。而且資源到位了,在現有的科技能力上,日本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完全強于澳大利亞,無論是初級技術還是高精尖。基于這點來說日本在科技方面的發展比澳大利亞更好,潛力也豐富。
軍事力量上,澳大利亞跟日本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日本自衛隊的實力是世界頂級的水平,自我研究、改造能力很強,盡管他們只能建立在保護國家的基礎上而不能隨意對外攻擊。而澳大利亞海軍發展前景雖然良好,但是因為很依賴英國,而且澳大利亞本身不需要那么多的軍事力量,因為周圍沒有能夠對其構成威脅的國家,因此不需要太大的發展前途。基于這點來說,日本的國防能力遠遠強于澳大利亞。
國民發展上,澳大利亞人少,日本人多,盡管日本經濟遠比澳大利亞發達,但是GDP平均下來,就不夠澳大利亞的多了。日本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都非常重視人民生活的環境條件,都會盡量營造良好的環境給國民生活,而國民生活條件也高,他們的人類發展指數都是極高的。因此在這一點上,澳大利亞和日本不相上下。
但是在社會生活上,日本生活壓力打、工作繁忙,澳大利亞生活悠閑自在,福利豐富,因此在日本,必須要很努力工作才能夠有自己的地位,無論CEO還是上班族,人人都要工作,攀比心理不強。而澳大利亞開放移民之后,吸引了大量的富豪,他們用財富在那里過自己的生活,因此都有一定的攀比心。基于這點來說,日本生活壓力大,但是澳大利亞社會風氣比日本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