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報日前披露完畢??傮w來看,隨著市場回暖,基金權益倉位整體回升,在行業配置上的“抱團”趨勢明顯減弱,醫藥、傳媒、計算機、建材、大消費等行業成為公募基金關注的重點。展望后市,基金經理普遍認為,2023年宏觀環境將持續改善,權益市場也將迎來估值修復。
權益資產倉位明顯提升
2022年四季報數據顯示,隨著市場逐漸回暖,公募基金大幅提升其權益資產倉位,市場風險偏好回升。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全市場所有公募基金持有A股的市值為5.46萬億元,較上一季度增長2.87%。股票倉位方面,據興業證券策略團隊統計,與去年三季度相比,主動偏股基金倉位由82.75%增長至85.34%,達到2004年二季度以來最高水平。其中,普通股票型由88.97%上升至90.40%,偏股混合型由86.70%上升至88.30%,靈活配置型由72.01%增長至76.63%。
與此同時,基金“抱團”現象有所趨緩。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傳媒、計算機、建材等此前公募倉位較輕的行業獲得增配,個股“抱團”同樣減弱,基金持倉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據華寶證券統計,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主動權益類基金重倉持股前五大行業分別為食品飲料、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醫藥、電子、基礎化工,持股市值占比分別為14.64%、14.03%、12.24%、8.53%和5.33%。與去年三季度相比,除醫藥行業外,其他行業持股市值比例均有所下降。實際上,醫藥、傳媒、計算機、非銀金融、建材成為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的前五大增持板塊,分別較上季度增持了1.36%、1.15%、0.87%、0.44%和0.25%。
個股層面的持股“抱團”也持續趨弱。國盛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公募前20、前50和前100重倉股持股占比較上季環比回落,分別為30.3%(前值31.4%)、45.6%(前值47.0%)和59.3%(前值61.6%),為2019年以來的新低。
不過,公募基金的頭部重倉股結構仍然相對穩固。Wind數據顯示,從持股市值來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公募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寧德時代、五糧液、瀘州老窖、騰訊控股、山西汾酒、邁瑞醫療、藥明康德、億緯鋰能以及招商銀行。貴州茅臺依然是持有基金數量最多、持股市值最大的個股,共獲1804只基金重倉,持倉總市值超1500億元。
從變化情況來看,騰訊控股、藥明康德新進公募持倉十大重倉股,隆基綠能、比亞迪則退出了前十大重倉股之列。
知名基金經理調倉路徑浮現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44只(A/C類合并統計)基金產品最新規模超過百億元,相關基金經理的調倉軌跡也浮出水面。
易方達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仍是目前市場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類產品,最新規模達570.75億元,去年四季度單位凈值增長率為6.76%。該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增加了醫藥等行業的配置,降低了消費等行業的配置。值得注意的是,張坤旗下四只基金均在去年四季度將騰訊控股作為第一大重倉股。
景順長城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最新規模超過400億元,去年四季度單位凈值增長率為3.08%。其重倉股、股票倉位占比和規模整體變化不大,仍以白酒和醫藥持倉為主。
富國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成長混合最新規模達到300億元,去年四季度一舉調換了四只重倉股,瑞豐新材、東方財富、愛爾眼科、華魯恒升新進,而伊利股份、鄭煤機、立訊精密和雅克科技則退出前十大重倉股之列。同時,朱少醒繼續加倉頭號重倉股貴州茅臺10萬股,小幅減持寧德時代。他在季報中強調“要在優質股票中翻更多的石頭”。
醫療領域,中歐基金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在重倉股種類上沒有太大變化,愛爾眼科、藥明康德、邁瑞醫療、泰格醫藥等多只重倉股已連續持有超過10個季度。不過,與去年三季度相比,頭號重倉股愛爾眼科的持倉占比再次突破10%。此外,葛蘭還加倉了藥明康德。
廣發基金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前十大重倉股也僅一只個股變化,2022年剛切入新能源電池賽道不久的普利特成為其第十大重倉股,持有2817.68萬股,健帆生物退出。同時,前八大重倉股的持股數量較去年三季度保持不變。
興全基金謝治宇則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港股的看好。他管理的興全合宜去年四季度通過港股通交易機制投資的港股公允價值占凈值比例達37.98%,去年三季度則為32.40%。前十大重倉股方面,興全合宜、興全合潤兩只基金均增持了三安光電、韻達股份,并同步減持了海爾智家、梅花生物。
普遍看好權益市場估值修復?
在基金四季報中,不少基金經理披露了對于2023年市場的研判。整體來看,基金經理認為2023年宏觀環境將持續改善,權益市場也將迎來估值修復。
“應該看到是,積極的因素正在持續顯現的進程中?!敝焐傩言?022年四季報中表示,更要重視的是市場的整體估值處于長周期中很有吸引力的位置,當下權益市場處在較好的風險收益區間。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現在所面臨的重重困難終將找到解決的出路。
劉彥春也認為,股票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上行周期。2022年困擾市場的因素在四季度均出現逆轉,資產定價面臨重估。我國經濟長遠發展的不確定性已經顯著降低,影響股票定價的最大風險逐步解除,權益市場估值水平將迎來持續修復,近期的估值回升遠遠沒有到位。
張坤分析稱,相比2022年,宏觀風險因素在2023年得到了相當的改觀,這也為自下而上選擇優質公司提供了更加平穩的環境。此外,不少優質企業的內在價值在2022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股票價格卻有所下跌,這種價值和價格的反向運動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賠率。
劉格菘表示,高端制造業資產經歷一年的下跌,估值已經回到歷史較低百分位。隨著生產、生活的正?;圃鞓I資產的表現值得期待。此外,他對光伏、儲能方向相對樂觀。2022年底,光伏上游硅料價格明顯下跌,產業鏈價格的下行使得國內裝機需求可能重回高增速區間,海外需求預計依然保持較高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