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娛樂頻道
            汽車頻道
            數碼 | 游戲
            體育頻道
            生活頻道
            首頁 > 生活 > 家居家裝>萬科金融港物業費多少(萬科金融港怎么樣)

            萬科金融港物業費多少(萬科金融港怎么樣)

            2023-03-16 00:30:05 福州便民網

            萬科翡翠濱江哪棟是樓王

            萬科翡翠濱江位于浦東新區昌邑路1500號,坐落于陸家嘴濱江金融城核心區,鄰接浦東大道和民生路,面向黃浦江,向西可觀陸家嘴,是陸家嘴東擴版圖的首個地標性建筑,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下萬科翡翠濱江哪棟是樓王。

            一、萬科翡翠濱江哪棟是樓王

            占據萬科翡翠濱江小區中心的樓房就是樓王位置。樓王在小區內的全部樓房中,是規模最好、形態最高端的房源,除此以外,樓房里房子的方位朝向、寬敞戶型的設計、視角等多方面因素都是屬于小區樓房中最好的,最主要的還是樓王內的房子的戶型較大,單間的價格較高,通常樓王的價格也是整個小區中最貴的。

            二、萬科翡翠濱江樓盤詳情

            1、基本信息

            價格: 均價約110000元/平方米

            物業類別:普通住宅,大平層

            項目特色:品牌地產 景觀居所 江景地產

            建筑類別:板塔結合 多層 高層

            裝修狀況:毛坯 非毛坯

            產權年限:普通住宅:70年 大平層:70年

            環線位置:內環以內

            開發商:上海中房濱江房產有限公司[房企申請入駐]

            樓盤地址:濱江大道399弄(近民生路)

            2、小區規劃

            占地面積:46716平方米

            建筑面積:506479.75平方米

            容積率:2.76

            綠化率:30%

            停車位:萬科翡翠濱江共有904個停車位

            樓棟總數:19棟

            總戶數:488戶

            物業公司:上海萬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物業費:9.60元/㎡·月

            物業費描述:萬科翡翠濱江的物管費為9.6元/平·月

            樓層狀況:萬科翡翠濱江住宅共19幢建筑,其中一期有4幢大戶型為27-29 層建筑,小戶型為1幢12層, 4幢30層建筑,戶型面積為112、115平2房,146、160平3房,240平3+1房和300平4房。

            總結: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萬科翡翠濱江哪棟是樓王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想必大家看完之后也有所了解了吧!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相關信息,請多多關注齊家網,齊家網將給大家提供更全、更詳細、更新的資訊信息。

            萬科物業為什么現在很差錢

            萬科物業營收百億還被嘲“干啥啥不行”!中國物業為什么這么爛?

            互聯網新鮮事webtech

            2020-09-16 19:09科技領域創作者

            關注

            萬科物業被送錦旗的事情有了新進展。

            和大多數吃瓜群眾預想的不同,萬科物業沒道歉還很硬氣,直接回應表示擬申請退出該小區物業工作,在公告中稱:“青山綠水,江湖再見?!?/p>

            “干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

            其實提起萬科物業被送錦旗這件事,可能很多小伙伴還不太了解,但你大概率在社交網絡上刷到過這張錦旗的照片。

            涉事錦旗 ,圖片來源@寧波經濟廣播FM1029

            這張照片引來了一片哈哈哈和網友圍觀,甚至還有人直言這是“爽文”劇情,隔著屏幕都覺得解氣。

            這件事發生在寧波,被送錦旗的是萬科物業,小區是由上海中梁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寧波石成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寧波中梁首府小區,于2019年10月交付,有高層和疊墅,約730戶。

            事情的起因也不復雜,就是業主不滿車位租賃費用這種最常見矛盾。

            據萬科物業方面介紹,小區在交付前期,開發商已向物價部門備案過停車收費標準,是360元/車位·月,其中有330元/月車位租賃費和30元/月車位管理費。而在交付后,萬科物業最終將人防車位停放服務收費定價到了240元/車位·月,將于9月1日開始收費,并從8月18日開始公示這個收費標準。

            然而,在啟動收費后,“引起個別業主不滿,要求降低標準”,9月5日上午,“個別業主開車堵住小區車行出入口”,在物業干預后,7名業主就將這個印著“干啥啥不行 收錢第一名”的錦旗送到了物業服務中心。

            據媒體報道,在當天的溝通中,“個別業主提出收費標準降至每月150元~180元,雙方未能達成共識?!?/p>

            沒想到一個星期后,這件事還有了個有點讓人意外的后續,9月13日,萬科物業發布了正式回應,“送錦旗火了,但是圍觀中已經沒有人關注事實的真相,干啥啥不行,到底啥不行?一時間只剩下滿屏嘲諷,不見真問題。”而鑒于事件已給物業行業造成負面影響,擬申請退出該小區物業服務。

            從這份回應里,我們可以輕易看出萬科的委屈和硬氣,順便拉了一把全行業“共沉淪”,看意思大概是各地物業都因為這個事被“吃瓜式卷入”了,還有其它地方的業主效仿這個送錦旗行為去“糟踐”自家物業。而萬科物業一直盡職盡責為業主服務,換來這樣的嘲諷很不公平,所以他們擬向街道與小區業主大會提出申請,啟動退出中梁首府小區物業服務工作的程序。

            就是,愛咋咋,不干了。

            有意思的是,這個新聞的評論并沒有一邊倒,看客們都有不同的聲音,因為萬科物業的名聲一直都比較好,算是國內物業的佼佼者,所以就有很多人說“萬科物業你都接受不了,換了你肯定后悔”,也有人說萬科物業“大的方面做的其實也就一般般,很會做表面工作,看起來很用心,但是該糟心的地方不會有啥改善?!?/p>

            相關新聞微博評論截圖

            有人站物業,說奇葩業主實在太多了,怎么服務都不滿意,工作真的難做;也有人站業主,說現在的物業都和大爺似的,除了收物業費勤快,是真的“干啥啥不行”。

            各執一詞,吃瓜吃得不亦樂乎。

            “天下人苦物業久矣”

            這件事情大概率還是會有后續,畢竟車位到底租多少錢還沒定下來,其他業主對物業的挽留也不知道奏不奏效,說不定萬科物業這一招真的是以退為進呢。

            但這件事的意義,已經遠大于幾個業主對停車費的訴求了,而是掀起了又一波全國性的對物業的“聲討”,就像回應里寫的,給物業行業造成了負面影響。

            事實確實是,無論你是掏空家產才買好剛需房的普通人,還是事業有成已完成終極置業的新中產,在中國物業公司面前,人人平等。

            今年5月,李榮浩吐槽物業的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轉贊評數量都遠超平均,網友看完這篇不加標點符號的長微博后發出感嘆:真是全國物業都一個樣,天下烏鴉一般黑!

            李榮浩老師的微博背景真是好暗...看不清的話記得點大圖吧。

            說起來,知道了連李榮浩老師這種有錢人家的物業也會不接業主電話、不好好處理投訴、不好好維持小區環境、還會追著業主要物業費后,我們心里竟然微妙地達到了一個平衡呢!

            就算按照李榮浩老師做音樂時“摳門”的樣子推測他可能不住“高端小區”,那前段時間閑置別墅在業主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劇組拍攝地的事情,總得算是高檔住宅區里高檔物業不作為的佐證了吧。

            事情還是發生在寧波,林女士家里有一個閑置的大別墅,5年了基本沒有住過,林女士在杭州工作,別墅鑰匙交給了物業保管,簽了一個鑰匙保管協議,說明如果有緊急情況,比如漏水、裝修之類的,物業是可以使用鑰匙的,其它情況都不可以。

            結果,去年林女士在電視劇里看到了自家房子,劇組在林女士家拍戲而林女士完全不知情,這就很魔幻。林女士向電視劇方和平臺方要求下架節目、刪除別墅內容,沒人搭理,劇組說他們是征得開發商和銷售同意才進門拍攝的,不是“擅闖”——厲害的是,還不僅一個劇組在林女士家拍過戲,林女士怕不是花錢買了個共享別墅吧... ...

            更氣人的是,這些劇組拍過戲后,林女士家的電梯、指紋鎖、奢侈品絲巾、地毯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家具也有磨損。

            有盲生發現華點嗎?這家已售出的別墅,鑰匙只在業主和物業手里,劇組到底是怎么進去的?誰給他們的權利進去?當然,先后兩家物業公司都火速表示了不是自己干的,自己也不知道。

            林女士已經將劇組、平臺和物業都告上了法庭,訴求也不算過分,下架電視劇或者刪除別墅鏡頭、賠禮道歉、索賠300萬(財產損害和隱私損害),法院還要求物業自證不是自己干的。

            講道理,哪怕不是你拿出來的鑰匙,是劇組偷偷跑進去拍的,那么大個劇組,那么多非小區業主,就這么大大方方地在高檔小區里穿梭,在這個閑置已久的已售出別墅里進進出出,你們看不到嗎?不說物業一天逛一圈了,但凡你一周好好在小區里逛過一次,都不會發現不了吧?況且,劇組總不可能免費用這個場地啊,租場地的錢去哪兒了呢?

            現在的進展是,劇方表示現階段不便發聲,開發商和物業留在起訴書中的號碼是“空號”。

            你看,住別墅的有錢人,錢花得夠多了,也無法完全隔絕來自物業的煩惱,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你們小區的電梯里有沒有在放洗腦廣告呢?有的話,物業有在放廣告前征求你同意,放廣告后給你分錢了嗎?沒有啊?那你坐下,基本操作!

            事實上,小區里電梯間、走廊內等公共區域的廣告位出租本應經過業主同意,收益應該納入住宅專項維修基金,或者由業主大會決定使用途徑。

            買房時銷售人員和你介紹的小區綠化、景觀都做到位了嗎?小區不會花花草草越來越少,連種個樹都要業主眾籌吧?小區的環境整潔嗎?走廊的墻壁上是不是充滿了鞋印子,花壇里是不是丟滿了垃圾沒人管呢?進出小區如果沒帶門禁卡是不是還得被保安小哥翻白眼呀?

            這還算好的,心大點吧也就過去了。

            有的物業甚至會私自賣掉廢棄用地,在小區里私拉電線,會因為“懷疑偷電”就停了業主家的電還要索賠3萬塊,會在銷售帶人進小區看房時索要“好處費”,甚至不懼于在業主反映問題、表達不滿時,和業主爆發肢體沖突。

            花錢養一幫大爺,你以為是開玩笑呢?

            小區的物業是誰來管,業主從一開始就沒有選擇權,如果因為不滿意想換掉簡直比登天還難;像萬科物業這樣主動請辭,被網友警告“以后會越換越差哦”。

            忙著996賺錢養家的業主,真的很少能有精力和時間去跟物業長久對抗,讓家里的退休老人去耗吧,又擔心他們體能弱勢會吃虧,所以,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換物業做好最快最實用的辦法就是,搬家。

            畢竟,因為抗議而被物業報復的事情也不少見,往你家門鎖里灌膠水這事,也不是沒人付諸行動啊。

            物業公司為什么這么“爛”

            其實,從物業工作人員的角度來說,他們也很辛苦,也有一肚子怨氣。

            一是因為確實有一些奇葩業主的存在,物業又不是小學班主任,不能強制要求業主像學生那樣遵守紀律,遇到胡攪蠻纏的還要保持笑臉,無理訴求也是真的解決不了,著實為難。

            二是因為,直面業主的一線物業基層工作人員,工資確實不高,他們也是被壓榨的勞動人民,是被物業公司為了盈利而一再緊縮的“成本”,講道理,想讓一個月3000塊的保安大哥給你海底撈式的服務,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究其原因,中國的物業公司們還處于一個“低級”的發展階段,目前還沒能開發出高附加價值的服務。

            國內物業行業和國外相比真的是差距巨大,和中國物業公司一般都與地產開發商高度捆綁的狀況不同,歐美物業公司的所有權和管理權一般都完全分離,絕大多數都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

            比如著名的全球機構物業五大行(仲量聯行、世邦魏理仕、戴德梁行、高力國際、第一太平戴維斯),他們做的早就不是單純的管管小區安保、優化小區環境之類的基礎服務了,而是以讓其管理的物業資產增值為商業模式的核心。

            他們主要的增值服務有租賃服務、金融服務、價值評估、咨詢服務、投資管理等,這也是他們業績的主要來源。具體點說,為客戶提供關于辦公室、空間租賃的戰略性建議并實施,提供房地產銷售、抵押等金融服務,為客戶提供估價、建筑和住房咨詢、環境咨詢等,甚至還能為機構和散戶提供關于房地產和證券的投資管理服務。

            簡單粗暴地理解就是,我們接觸到的物業服務只是人家的基本盤,而在手握地產資源和業主資產之后,這些先進物業公司就會為他們提供各種專業的、關于地產的咨詢、建議、管理等服務。

            而這些高附加值的服務做好了,他們的物業費自然也會漲上去,再吸引來的就是更加優質的地產和業主資源,良性循環。

            當然,國內的絕大部分物業公司離這一步還遠著呢。目前來看,很多高檔寫字樓的物業公司已經有點這個苗頭了,但還是少數。

            目前,我國物業公司里有將近80%有開發商背景,物業就像是買房子的贈品,像個吉祥物一樣被捆綁在小區里。這意味著,這些物業公司在能輕而易舉地跟著開發商們快速擴張的同時,卻一直沒有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一直滿足于基本的四保業務(保修、保潔、保綠和保安),90%的收入也都來源于此,在多元化、管理創新等方面都很發展緩慢,沒什么附加價值可言,賺的是低利潤的辛苦錢。

            分拆物業上市可解?

            國內的物業公司就滿足于此嗎?那倒也真不是。

            比如2016年前后,到處都在提互聯網+,物業公司也是,生怕被時代落下,于是就開始比賽似的開發APP、做公眾號、后來還做小程序。這些軟件的開發成本和運營成本都不是小數目,開發出來以后還會頻繁迭代,但常年處于“平均的注冊用戶不會超過50萬,單個平臺的平均日活用戶數不會超過5萬”的尷尬境地。

            畢竟我們都知道,并不是物業費在APP上交就代表這個物業公司是互聯網弄潮兒了。

            不過幾年過去,物業公司們確實也在進步了,比如在擁抱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環節上,大部分物業公司還是很舍得錢的。雖然成果不一定會立馬看到,但總歸有改變就有希望。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物業公司IPO也成了基操。

            2014年,花樣年控股將旗下物業管理公司彩生活分拆上市,成為了“內地物業管理公司分拆上市第一股”,從那時開始,越來越多房企選擇將旗下物業管理業務分拆上市,去年,就有12家物管企業以各種方式登陸資本市場。

            據克而瑞數據,截至去年末,24家上市物業服務企業市值總額2355.9億元,多數企業市盈率超20倍。

            對于房企來說,物管業務輕資產、低負債、現金流充裕,上市有利于擴寬融資渠道,是真的香。今年,又有21家房企分拆物業管理業務赴港IPO,包括我們熟悉的融創和恒大。

            不過被送錦旗的萬科物業倒是還沒有這個打算,是房企巨頭里唯一一家還未公開表示有上市計劃的公司,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曾說,要等到人們把萬科物業當做是“城市服務商”的時候,才會考慮上市,“沒有千億市值,萬科物業不會上市。”

            萬科物業雖然發展速度不是最快的,但截至2019年,萬科物業在管總面積4.39億平方米,穩居物管行業第一,去年萬科的物管業務營收為127億元,是內地首個營收邁入百億門檻的物業公司。

            而據萬科半年報,上半年萬科物業新簽約建筑面積0.53億平方米,累計簽約建筑面積6.8億平方米,已經接管面積5.2億平方米,實現營業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26.8%,其中55%來自于萬科以外的項目。

            不過,上市與否并不是決定物業公司生死的決定因素。目前國內物業的格局,除了本土這些背景深厚的物業公司,還有外資物業和互聯網巨頭在蠢蠢欲動。

            誰能先在高附加值服務上成功發力,順應時代做出真正的互聯網+和智慧社區,誰才能擁有全行業欽羨的核心優勢。

            話又說回來,搞高附加價值服務之前,基本的四保服務請先做做好??!畢竟老百姓買個房子真的不容易,誰都不想回家了還要時刻準備著干仗。

            舉報/反饋

            精彩推薦

            正在加載...

            萬科金融中心停車場收費標準

            臨時停按小時收費,5元每小時,不足一小時按一小時進行收費,明天封頂45;白天包:480月,全天包:550月。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住宅開發企業,成立于1984年5月,總部位于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大梅沙環梅路33號萬科中心。

            該公司核心業務包括住宅開發、物業服務、租賃住宅等。

            樓脆脆的上海樓脆脆

            2009年6月27日清晨5時30分左右,上海閔行區蓮花南路、羅陽路口西側“蓮花河畔景苑”小區內一棟在建的13層住宅樓全部倒塌,由于倒塌的高樓尚未竣工交付使用,所以,事故并沒有釀成特大居民傷亡事故。但是造成一名施工人員死亡。

            事故發生后,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當即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立即組建由市建設交通委、市安監局、市公安局等部門和有關專家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迅速徹底查清事故原因,嚴肅追究事故責任。 發生倒塌的一棟13層在建住宅樓由上海眾欣建設有限公司承建,開發商為上海梅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該棟樓整體朝南側倒下,13層的樓房在倒塌中并未完全粉碎,樓房底部原本應深入地下的數十根混凝土管樁被“整齊”地折斷后裸露在外。該小區現場施工的工人稱,死者是6月27日早上到倒塌大樓安裝門窗的。另一位工人早上5時30分正在距倒塌大樓20多米處工作,他親眼目睹了大樓倒塌的過程:“一開始看到大樓向南傾倒,不到半分鐘,就整個兒倒了下來,工人們都拼命往外逃。”工人朱師傅說,當時他正在距離大樓20多米處的地方捆扎鋼筋?!拔姨ь^一看,這棟樓正向南面傾倒,我看情況不妙,拼命往邊上逃?!?/p>

            居民薛阿姨說,當天早上5時37分左右,她還在睡夢中,感覺到床體在震動,當時還以為是地震。 6月27日上午9時15分許,救護車已到達現場,消防人員從倒塌樓房中抬出一名工人,該工人已宣告不治。警方透露,在事故中喪生的工人為安徽籍民工,事發時正在樓里取工具。

            與工地臨近的一學校已經進行了緊急疏散,附近小區的135戶居民也已被疏散,有關部門在閔行區羅陽小學設立了臨時安置點,安置此次事故中受影響的居民。

            當天下午2點30分許,羅陽七村居委會工作人員開始統計轉移安置的名單,將居民從羅陽小學安置點轉移到附近的酒店。每天每戶安置費100元,每頓餐飯標準10元。 可能存在“偷工減料”現象

            2009年6月27日,已從事土木工程研究53年的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呂志濤教授對上海13層樓房倒塌事件感到震驚。呂教授表示“不太可能吧”。隨后他仔細分析了幾張樓房倒塌的圖片。“簡直不敢相信,13層的樓房連根拔起,整體倒塌,卻沒有散架。從1956年開始研究房屋結構到現在,還沒有見過房子這么倒下的。”呂教授感到不可思議。“如果經過正常的設計、施工,根本不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從圖片上分析,唯一能解釋的理由應該是在房屋設計或施工的重要環節出了問題,而且很可能在打地基時出了問題。但8幢房子中另外7幢暫時沒問題,原因一時很難說。”由于沒有到現場勘查,呂教授表示不宜過早下判斷,但據他猜測,施工方很可能偷工減料了。

            上海樓房倒塌事故

            在大城市,小高層、高層建筑林立,上海樓房倒塌事件引起部分身居高樓市民的擔憂。有網友猜測房屋倒塌是否因為這幢樓房位于河畔?此話一出,網友們紛紛擔憂起自家的房子。呂教授認為這種猜測毫無根據,上海樓房倒塌只是偶發事件。高層建筑的設計、施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只要基礎打得牢,施工過程中按部就班符合規定,房子不管在不在河邊,正常情況下,造得再高也倒不了。

            2009年6月27日,同濟大學相關專業的教授也表示,在建樓房整體倒塌的事情一直較為罕見,尤其是在上海。他表示,這種高層建筑的樁基都會深達20-30米,并且都是鋼筋混凝土建成,一般情況下不可能倒塌。該教授認為,從技術上講,這棟樓必須全部拆除掉,并且查明倒塌原因。如果要在此地重建樓房,必須重新做設計,并考慮地質方面的情況。 在2009年7月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事故調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上?,F代建筑設計集團總工程師江歡成說,事發樓房附近有過兩次堆土施工:第一次堆土施工發生在半年前,堆土距離樓房約20米,離防汛墻10米,高3到4米。第二次堆土施工發生在6月下旬。6月20日,施工方在事發樓盤前方開挖基坑,土方緊貼建筑物堆積在樓房北側,堆土在6天內即高達10米。

            專家組成員、上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技術總監顧國榮說,第二次堆土是造成樓房倒覆的主要原因。土方在短時間內快速堆積,產生了3000噸左右的側向力,加之樓房前方由于開挖基坑出現臨空面,導致樓房產生10厘米左右的位移,對PHC樁(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產生很大的偏心彎矩,最終破壞樁基,引起樓房整體倒覆。

            針對部分樁基是空心水泥管的疑問,江歡成表示,空心樁是很好的樁型,節省材料,垂直承載力很強。同時,從設計角度來說,建筑物通常不依靠樁基來抵抗水平推力。 網友對此原因十分不滿,故非議頗多:

            (1) 中國驚世大發現,環保拆樓法:十米堆土拆樓法!

            (2) 節能環保政策貫徹的很好很徹底

            (3) 給我一堆黃土 我能推倒一棟大樓!

            (4) 專家快幫幫我,我家邊上正在造13層樓。估計比這土堆重,我現在都不敢住了。

            (5) 人從土堆邊經過,豈不是要被推倒?

            (6) 如果照專家的理論,挖地鐵不知道要倒多少房子

            (7) 有一市民想在泰山腳下蓋一棟房子,當時有磚家說:你不可在此地蓋房子,市民問,為什么呢?磚家說:因房子后邊山太高,在水平力的作用下房子肯定會倒塌。市民不聽磚家勸說,房屋蓋好后,果然倒塌。損失慘重....

            (8)1樓:比薩塔斜了幾百年了,咋還不倒呀

            2樓:因為旁邊沒有“10米土堆”啊

            (9)1樓:看FLASH,防汛墻沒倒,樓倒了  2樓:防汛墻是超標工

            程 哦耶 原因一:建地下車庫導致

            樓房倒下的南側地面下方,原本是一個在建地下車庫,土建已基本完成,防汛墻邊的大量渣土就是從這里挖出的。有人分析猜測認為,很有可能是地下車庫挖得過頭了,一旁的樓房地基松垮后,房子就倒了。

            原因二:防汛墻損毀導致

            2009年6月26日,距離倒塌樓房百米遠的該小區范圍內一堵長70多米的淀浦河防汛墻發生損毀?,F場勘查,損毀原因很可能與渣土重量過大,造成地面沉降后擠壓防汛墻體有關。

            2009年6月27日臨河的這排小高層與淀浦河防汛墻之間仍然堆積著大量渣土。不過,倒塌事故發生地和防汛墻損毀地中間有百余米的距離。

            對于防汛墻導致樓房倒塌的說法,網友handson021在搜房網發帖稱,自己是學結構設計的,防汛墻的問題是借口,房屋設計時要考慮沉降的,包括不均勻沉降,如果與防汛墻有關,那么倒塌的方向應該是向著防汛墻方向,但是實際卻是相反的。

            原因三:房子有質量問題

            網友handson021懷疑該房的基礎施工有問題。還有建筑業內人士在看了現場圖片后分析認為,最有可能是地基出現問題,因為蓮花河畔景苑所在的區域屬于上海流沙比較嚴重的區域,如果沒有牢固地基,很容易引起房屋傾斜。該人士認為有可能是對土芯取樣出現問題,導致設計存在偏差;或者是打樁不深、水泥標號等存在問題,因為地樁的水泥有高標要求,如果沒有達到會發生斷裂。 “蓮花河畔景苑”,系上海梅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該公司注冊資金800萬元,持有三級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蓮花河畔景苑”原定于2010年5月交房。

            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主介紹說,蓮花河畔小區樓房一直銷售得很好,據說幾乎全部銷售出去了。她交款時的價格還在1.2萬-1.3萬元每平方米,最近已經漲到了1.7萬-1.8萬元。

            樓盤總面積為65666平方米,共有629套房源,房型以66平方米的1房和93-103平方米的二房為主。截至6月27日,該樓盤共計售出489套房,累計合同均價為14297元/平方米,其中2009年5月銷售出186套房。 上海閔行區蓮花河畔景苑一個在建的13層樓全部倒塌,事件發生以后,上海市委市政府領導迅速作出重要的批示,要求上海的各個建筑管理部門、安監局、閔行區的政府有關部門和專家立即成立了聯合調查小組,徹底查清事故的原因,并從規劃和施工許可,招投標資金的管理,施工圖的審核等各個環節進行審查,并依法法作出嚴肅的處理。

            2009年06月28日上午,上海市建筑管理部門發出緊急通知,立即要求對全市的建筑工程進行全面的普查。據了解,在建住宅樓的開發商是上海梅都房地產開發公司,它的資質有效從00年10月1號到2004年的12月31號,即開發商的資質已經過期,目前政府相關部門也停止了該樓盤的銷售,至于目前的事故的原因還在核實當中。

            據有關質檢和調查部門初定:上海樓盤倒覆事故誘因之一是工地過高堆積建筑土方。

            在大樓倒覆的前一天,由于工地施工造成大量堆土,附近的淀浦河防汛墻曾出現了70余米塌方險情,有關方面連夜組織搶險工作。發生事故后,現場依然可以看到防汛墻邊的堆土高達一層樓,部分防汛墻斷裂,向河邊移出數十厘米。“這是否是導致事故的原因?”事發當天,有關部門表示“尚不能確定”。不過,當天就有專家表示,“這可能是原因之一”。因為堆土過高可能壓迫地基,導致地下土層移位、沉降,樓房地樁承受不了而斷裂。

            2009年8月12日,閔行區檢察院對上海梅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志琴等7名責任人以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批準逮捕。同時被批捕的另外6人為:上海梅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秦永林,上海眾欣建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張耀杰及工作人員夏建剛、陸衛英,無業人員張耀雄和上海光啟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蓮花河畔景苑”總監理喬磊等。

            2010年2月1日上午9時整,上海閔行區法院刑事審判庭將在該院的第二法庭公開開庭審理“倒樓事件”的7名直接責任人。 蓮花河畔景苑除了倒覆的七號樓以外,其他在建的還有10棟樓。截止到2009年06月27日晚上6點鐘,上海蓮花河畔景苑倒覆的7號樓以外其他在建的10棟樓均沒有發現傾斜以及沉降的問題。目前,以上海建筑科學院、上海市地質勘察研究院為主體的權威部門也已經進行了一個前期的檢測,對周邊發生事故的周邊小區,道路還有地下的煤氣管道,電纜水管檢查,確認是否出現滲透,斷裂,移位的問題。據了解,目前完全符合安全的標準,發生再次災害的可能性比較小。

            目前,搶險施工隊正在集中精力清理現場的土方,回填基坑,消除隱患,還將對其余的10棟樓以及沿線的防汛墻,周邊居民的房屋、管線等進行不間斷的監測。

            上海塌樓事故死者家屬與善后人員發生沖突

            2009年7月4日7時40分許,該倒樓事故中死者肖德坤之母在閔行區虹梅南路莘朱路口西側與梅隴鎮政府負責事故善后處置的工作人員發生糾紛,進而引發肢體沖突。

            閔行分局梅隴派出所接到報警后,立即派出民警趕赴現場處置??紤]到現場圍觀群眾較多,影響交通,加上死者家屬當時情緒激動,民警到達現場后,將雙方人員勸至派出所調解接待室內了解情況,并安排人員為雙方人員制作詢問筆錄。

            死者家屬離開派出所時情緒平穩,該事件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之中。上海塌樓事故死者家屬獲賠77.5萬

            2009年7月7日下午2時左右,肖德坤的父親透露,當天上午兒子生前工作的裝潢公司已答應賠償,并表示家屬已愿意簽署賠償協議。

            2009年7月7日下午5時,這家裝潢公司一位王姓負責人說,雙方已經在梅隴鎮司法人員的調解下簽署了賠償協議,并由肖德坤的父親親自簽字。具體賠償金額為77.5萬元。

            對主要人員的判決結果

            在2月11日,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分別以重大責任事故罪,判處秦永林有期徒刑5年、張耀杰有期徒刑5年、夏建剛有期徒刑4年、陸衛英有期徒刑3年、張耀雄有期徒刑4年、喬磊有期徒刑3年。不過,截至目前,秦永林、陸衛英、張耀雄3人已提請上訴。

            3月1日,倒樓事故的主要責任人原上海梅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闕敬德及該公司董事張志琴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審理。據悉,闕敬德及張志琴被指控涉嫌貪污4246萬元,同時,張志琴還被控挪用蓮花河畔景苑4.4億元購買金融理財產品置于個人賬戶及重大責任事故兩項罪名。 據《上海商報》報道,2009年6月29日,閔行蓮花河畔景苑發生倒樓事件。2010年5月30日是小區集中交付新房的最后一天,售出的437戶房屋中已有421戶業主辦妥了交付手續。小區業主已協商決定,小區仍以蓮花河畔景苑命名?!爸厣焙蟮纳徎ê优暇霸沸^內,原先倒覆的7號樓處已被改造成一片大面積的綠化水景,還配有噴泉等各種景觀設施。據萬科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小區建筑面積有42000平方米,先前倒覆樓區域的面積為6000平方米,已全部用于綠化建設,因此小區綠化率從36%提升至37%。此外,樓盤的外立面和內部裝飾都比過去有所提升,比如門廳外立面加鋪了大理石,門廳增加了吊頂和鏡面墻等等。

            按照之前的購房合同規定,小區的物業費為每平方米1.59元,但萬科物業的收費是2.5元以上。因此,在小區業委會成立之前,其中的物業費差價由小區開發商梅都公司自行承擔。


            上一篇: 杭州適合情侶玩的地方(杭州適合情侶玩的地方推薦一下)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福州人都在關注
            便民網推薦閱讀

            學習 | 范文

            熱讀 | 推薦

            精彩 | 炫圖

            一周排行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天堂а√中文在线|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最近2019在线观看中文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а√在线中文网新版地址在线|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 久久男人中文字幕资源站|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国偷自产短视频中文版|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中文字幕理伦午夜福利片|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