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高一選科物化生,將來是不是在賦分制度下競爭大?
3+1+2的選科模式孩子選了物化生,競爭是很大的!特別是化學的競爭最大!
一、比如說賦分制,分數一定有最高分100分和一定有最低分為30分。
如果選化學的都是化學學霸,他們原始分最高為98分和最低為89分(因為都是學霸,原始分都高)!那么問題來了,考98分的人會被賦予為100分。而考89分的學霸是多少?——30分!!!不過如果孩子化學原始分考不到30分,那么對他來講就是福利了!還有,以后采納3+1+2省份,會不會像浙江那樣再出臺補救性文件,就不知道了!如果有,選化學的中等生反而得到好處。
二、為何避開化學?
1、內容太繁雜,學習時間和物理、數學沖突!
2、選物理能報考的專業就很多了,如多數的理工科大學和農、林業大學。
除非你是化學單科的“學霸”。或特別喜歡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還有就是父母的執念“學好數理化,能走遍天下”——我們要知道,放棄這個想法吧,因為機器人的時代來了。我們學校就有這樣的學生,到高二才不得不放棄化學的。因為和別人差距太大。原先之所以報化學,是因為在高一,他們的化學能考高分,還有就報化學能進實驗班(老師配備好)。
三、生物成為炮灰的可能性很少?
報考生物的學生人數僅次于地理。相對來說,選科人數多,賦分和原始分數波動不是那么大!所以它不會作為炮灰。建議任何事情都可以調整的,如果孩子能力強(能考高分),不需要擔心。如果孩子對化學有興趣,還是有可能在高三提高的。如果孩子選擇化學,只是跟風的話,還是再想想。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高考選物理化學生物競爭大嗎
這是最好的組合,競爭有點大,但優勢卻更大:
優點:
1.科目關聯性最強——
物理與化學、化學與生物都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科目之間可以互相聯系、互相支持,互為支撐、共同提高。
物理化學是個獨立的學科
2.報考范圍最廣——
物化生既是傳統理科組合,也是考生選擇最多的科目組合,幾乎所有的學校、所有的理工農醫……類專業都能報考。
3.未來的職業選擇能力最強——
我國已經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型為以工業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為主的新型產業社會。
尤其是制造業、造船業、高鐵、5G等產業,世界第一。
缺點:
有兩個——
一個是,這個組合選的人最多;再一個是,純理科知識面有點窄、單一呆板。
關于賦分:
1.規則改變——
2021年以前由于保底人數與3分分差賦分,對物化生組合有一定影響,但從2022年開始:物理組合有6.5萬人數保底;且全部賦分規則改變,由3分分差賦分改為1分分差賦分,基本接近原始分數,能夠實現整體公平。
明年賦分改為1分分差
2.招生計劃多
雖然選擇物化生組合的考生最多,但是專業招生計劃也最多,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假如:選擇物化生組合的考生有100人,但對應科目組合的專業招生計劃有70人,那么錄取率就可以達到70%;又假如:選擇其他組合的人數有60人,但對應科目組合的專業招生計劃有30人,那么錄取率就只能達到50%。
就是說雖然選擇物化生組合的考生最多,但是專業招生計劃也多;而選擇其他組合的考生人數雖然少,但是專業招生計劃也少,總的錄取率還是物化生組合高。
建議報考專業:
理工類、尤其是新工科類專業,例如: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工程、無人機、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
醫學類專業:臨床醫學、牙科、檢驗、麻醉、護理等。分數高可以報考北醫、協和、首都醫科大學、上海交大;只高出一本分數線110分以上,可以報考普通醫科大學。
新農科專業、環境安全類專業、師范類專業。
總之,物化生組合:考生多、競爭強,但賦分合理、專業招生計劃多,優勢大于劣勢。
選物化生壓力大嗎
其實壓力挺大的,知識點多,題目難度也比較大,但文科跟這也差不多,熬過來了,就好了。
高考理科生選擇“物化生”組合好嗎?
一、物化生組合專業覆蓋范圍廣,更受頂尖高校青睞
物化生可以說是最純正的理科組合,物理化學生物這三門學科與大學理工學、醫藥學等專業知識銜接較好,所以該組合最非常受頂尖高校青睞。
各位同學可別小看了專業知識銜接的重要性,如果有考生高中沒有學習相應知識,到了大學再從頭學習,學習壓力和難度無疑是巨大的。
二、物生地難度相對較小,勞逸結合更有利考生學習
物生地組合可以說是典型的難易相結合的學科組合了,盡管物理學科難度相對要大一些,但生物和地理難度都相對較弱,所以考生基本不會存在太大的學習壓力。
三、考生選擇哪個組合更好?
如果你成績較為優異,向往頂尖高校中的理工學專業,那么物化生組合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如果你的成績不是特別出眾,且不希望自己學習壓力太大,更希望擁有一個相對輕松的學習環境,那么小編更推薦你選擇物生地組合。
因為物化生組合競爭較為激烈,一般敢于選擇純理科組合的學生,不是學霸就是學神,競爭十分激烈。
如果你自身實力不是特別出眾,那么選擇這個組合可能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