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426世界知識產權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我們盤點了定制家居行業已發2020年報的7家上市企業的研發費用情況發現,加筑設計、技術護城河,已經成為頭部企業的普遍共識,即便大環境錯綜復雜的2020年,7家企業仍然保持了較高的研發增幅。
為知識產權披上戰衣
十多年前,家具和服裝等行業一樣,被貼上了“山寨天堂”的標簽。有人笑稱是“國內抄國外,小牌抄大牌”,行業早年的發展歷程就是盡快把國外產品發展成為國內產品,抄襲、模仿現象長期困擾家居行業。
而如今,原創的設計力量已經被行業和越來越多頭部廠商搬上戰略層面并深入落地。
宏觀行業方面,東莞國際設計周、深圳國際家具設計展、CIFF設計之春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展……等展會,將設計與大家居產業相融合,探索設計對產業生態圈的價值轉換。
微觀企業方面,多家企業高舉原創設計大旗。我樂家居甚至表示,“提前申請好外觀專利、著作版權,如果申請不下來,產品便不推向市場,而上市的僅占1/3到1/2;如果遭受侵權,一定打官司,我樂會與侵權人一直較勁下去。”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業內人士表示,回顧家居行業發展歷程,從傳統灶臺到整體廚柜的發展,從標準家具到定制家居的迭代,從E0環保板材到無醛樂芯板的升級,家居行業如今的輝煌文明是一代又一代創新者智慧與創造的結晶。“每一個原創、每一項專利都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好好保護!”
從2020年的研發投入看,歐派、志邦、索菲亞、金牌廚柜、好萊客、我樂家居、頂固集創研發費用分別為6.99億、2.26億、2.07億、1.34億、1.03億、0.44億、0.41億,營收體量與研發支出基本呈正比。但是各家研發支出都保持了7%以上的增幅,且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的區間,普遍達到3%-5%左右。
以“專利化”搶占先機
對單個企業來說,知識產權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與核心競爭力,一直以來,以我樂家居為代表的企業,非常重視利用“專利化”源動力推動企業發展。
2003年,南京我樂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申請人,成功申請了第一枚家具類商標,直到今天,我們在公開網站上,仍然可以看到它的模樣。雖然圖片稍顯模糊,但沿用至今的“OLO +我樂”經典樣式已基本呈現。
2007年,我樂家居又憑借鈞瓷紋柜體,斬獲了第一個國家外觀設計專利(專利號CN201730271393.4)。這也是當時櫥柜行業里是唯一向國家專利部門申請專利飾面的生產企業。
2013年,為了進一步增強品牌的原創基因,我樂家居創始人再次遠渡重洋,從美國、意大利、德國聘請了8位頂尖原創設計師,包括美國工業設計界巨星Karim、意大利設計及藝術領軍人物Marco、德國Schlagheck家族設計公司等……這些頂尖設計人才的貢獻,讓我樂家居在前衛的原創產品力方面,迅速成為了行業關注的焦點。
2021年,我樂家居又透露,將于5月7日攜手日本著名設計大師佐藤可士和,官宣OLO全新品牌圖案的誕生。此后,OLO招牌圖案,將像LV、Burberry、supreme等時尚品一樣,擁有屬于家居行業自己的品牌符號,這在整個定制家居行業無疑又是一次難得的創新。
我樂家居一次又一次在“專利化”之路上的進擊,實則是家居行業原創品牌多年來與創新為伍的發展縮影。截止2020年底,我樂家居擁有商標權141項、專利184項、軟件著作權24項、產品著作權32項。
設計力量賦能業績增長
就像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其公眾號所說:“創意如果得到智慧、訣竅和天賦的滋養和充實,就會成為一種知識產權資產,可以推動企業發展、經濟復蘇、人類進步。”研究也表明,當企業精通知識產權、購進和管理知識產權時,它們的業績會更好。
從上述企業的業績看來,大部分企業在滾雪球式發展。而且原創專利設計下的差異化外觀,讓企業避免了陷入“價格戰”的尷尬境地,保持了更多的溢價空間,所以普遍凈利潤增幅更大、毛利率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企業孜孜努力的同時,市場上仍然存在大量的抄襲、模仿現象。很多大品牌的門店形象、產品外觀、風格設計等一經推出,就會開始遭遇小品牌改頭換面的模仿。尤其當原創品牌與抄襲品牌同在一家賣場時,這種傷害尤為明顯。而且隨著數字信息的發展,各種電商侵權等新形式頻現。可見,家居業的知識產權保護之戰,仍然任重道遠。
免責聲明:本站為媒體網站,對于商家上傳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已采用相關措施進行審核,但不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可靠性,相關責任由上傳上述內容的商家負責,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