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與澳大利亞,這兩個國家,哪個福利好
世界上有兩套比較有名的宜居城市排名,分別是Monocle雜志的最宜居城市排名,這個排名中澳大利亞的城市往往會排在加拿大城市之前,另一個是經濟學人雜志旗下的宜居城市排名,加拿大的城市整體會獲得更高的排名。總體來說,兩國城市都是這兩個排行榜前十位的常客,區別可能僅僅是由于打分標準和權重的細微差別造成的。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也是世界上唯二個國家GDP和人均GDP同時能排入全球排名前10-15左右的國家,可謂既大又強(這是相對大部分國家而言)
個人主觀感覺:
作為兩個國家都待過,特別是加拿大待過較長時間的人來說,太細的細節不談,我覺得兩國較大的區別如下,括號里會加入我覺得最能體會該優勢的群體,分析主要基于大多數人會選擇的多倫多、溫哥華和悉尼、墨爾本:
加拿大優點:
1)北美圈:文化、教育、體育、政治、科技,只要你愿意,可以無障礙接觸第一手資源。尤其是多倫多,在教育資源、醫療水平、文化活動、體育賽事這幾個方面,單就本地資源綜合來看,無論是從平均的角度還是最高水平峰值評價,在北美恐怕只輸紐約和洛杉磯,在世界都市也是位于前列的。這方面,悉尼還是有差距的(適應人群:英文好,專業強)
2)華人生活:除了大中華地區,符合華人習慣的吃/買/玩(社區生活)綜合起來溫哥華和多倫多全球最好,沒有懸念。(適應人群:英文一般或中國胃)
3)都市生活:大多數亞洲人,應該還是比較習慣北京、上海、香港這樣的城市生活的,畢竟便利。多倫多和溫哥華的downtown功能齊備,居民眾多,很多商店也提供夜間開業,當地人也有夜生活的習慣。不過話說回來,很多人去這兩個國家,也是奔著自己有個別墅這樣的生活方式的。(適應人群:年輕人、單身者)
4)對移民友好度:多倫多是世界城市多元文化的典范,少數族裔權利和歧視最少這兩點,恐怕加拿大的城市還是做的更好的。(適應人群:所有人)
5)遠期競爭力:澳洲和加拿大一般資源儲量應該是相當的,不過澳大利亞開采成本優勢強很多(加拿大的資源常常在山地和林區,具有地勢差、運出難、環保要求高的特點)。但是,加拿大擁有一個正在慢慢稀缺的最重要資源--淡水,而且保有量及其可觀,可以以一國與其他大洲相比的那種體量。(適應人群:打算世代長期定居的人)
澳大利亞優點:
1)環境氣候:悉尼墨爾本氣候宜人,碧海藍天白沙灘,反觀多倫多十月飄雪五月化冰,溫哥華一年下五個月雨。天氣會影響人一天的心情。(適應人群:所有人,特別是老人和熱愛戶外活動的人)
2)時差:澳大利亞就比中國早兩個小時,對于工作與國內聯系緊密的人,你一天可以有正常的工作休息時間;對于異地戀的人,你不用早安對晚安時間長了神經錯亂連打電話都不容易湊時間(多倫多和北京差12小時);即使你經常飛,都不用調時差,生活在北美的人每次往返這時差調起來都痛苦吧。(適應人群:與國內需要保持緊密的人)
3)政府關系:澳大利亞政府對中國更友好,兩國經貿關系更自由,與亞洲的紐帶也更緊密,可以更容易的發揮個人雙邊優勢。(適應人群:跨國事業人士)
4)家庭收入:澳洲普遍人均收入要高于加拿大,稅負又相對較低(所得稅、消費稅)。但是額外也要說一句,在吃(餐廳外食)住(買房)行(買車)這三方面,同級別的消費,澳洲較加拿大又高出不少,因此,高收入是否帶來更高水平的生活,就見仁見智了。(適應人群:工薪階層)
綜合來說,在兩國的普通人生活品質并沒有太大的本質區別,其實分不出明顯的優劣,只能說看個人家庭情況更適合哪里,就選擇哪里。也有不少人,在當地生活一段時間后反而會選擇回流國內。
美國和加拿大、澳大利亞相比,哪個國家的福利政策更好一些?
澳大利亞的福利是最好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公立醫院都是免費醫療,但是加拿大的稅率是這三個國家里最高的,所以相比之下,澳大利亞的福利最好。
澳大利亞(Australia),全稱為澳大利亞聯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其領土面積761.793萬平方公里,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移民澳洲和加拿大,哪個國家福利好些啊?
澳洲移民--誘人福利篇
1 福利種類
兒童助養費 50-300澳元/人/兩周
兒童早期教育津貼 100澳元/人/周
基礎教育、醫療 免費
高等教育津貼 330澳元/人/兩周
特別救濟金 330澳元/人/兩周
失業救濟金 330澳元/人/兩周
分娩津貼 950澳元/次
國家退休金 個人情況而定
2 政府津貼
澳洲政府所運作的福利,多數都是以津貼的形式來發放。政府的津貼品種繁多,有家庭津貼、青年津貼、新開始津貼(失業者的福利)、生育津貼、免疫津貼、家長補助、子女補助、托兒津貼、住房補助、殘疾兒童津貼、護理人補助、土著青年助學金、偏遠地區兒童補助、健康護理卡、老年津貼、鰥寡津貼、殘疾人津貼、老年優惠卡、老年健康卡、電話補助、退伍軍人津貼、孤兒養育津貼、領津貼者的教育補助,等等。這樣看,這些津貼雖然還沒有詳細到理發或買秋菜的程度,但是,基本上,各種困難的情況都已經能覆蓋得到了。
因為澳洲的家庭情況可能會很復雜,21歲以下領青年津貼的人,也許就會有了孩子,所以各種津貼之間,有的可以相互交叉,有的互不兼容,都有明細規定。津貼的數額也隨著申請人的收入、資產、婚姻狀況、子女狀況的變化而變化,力爭作到讓最困難的人拿到最多的錢。為了避免濫施恩惠,許多津貼的申請都需要做收入和資產的評估。
比如,一個子女的家庭,如果全家年收入在66403元以下的,就可以領每兩周23元的家庭津貼;收入在23550元以下的,可以領到全額,是每兩周99元至128元(取決于孩子的年齡)。在澳洲,有79%的家庭每兩周給每個孩子領23元的家庭津貼。錢的數額不大,對于一般收入的家庭來說,也就算是政府的一點心意。但是,對于低微收入的家庭,這些錢卻很可能讓人們不至于去吸毒、犯罪或者自殺。
在醫療方面,首先,所有的居民都享有醫療護理卡。憑著此卡,在公立的門診、醫院看病的醫療費(診斷和各種檢查的費用)全免。比如說,做一次超聲波或X光檢查,你可能要在一張100多元的單據上簽個字,而這筆錢就全由政府來支付了。人們認為,任何人都有權利免費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不過,藥費通常都要自己來付。低收入者以及領某些津貼的人,都可以申請到健康護理卡。拿這個卡,每次買醫生開的藥,你只需付3塊多錢(普通的處方藥都是11元左右)。如果你在一年內的藥費超過了166元,那么下一年的藥費就全免。享受不到健康卡的人,基本上就是已經富裕到買得起健康保險的程度了。福利的重任,就托付給保險公司來承擔了。
在澳洲,老年人的日子都過得比較瀟灑。這里的老人,很多都是自己頂門立戶地獨立生活,所以開銷也并不小。一般情況下,政府的養老金能保證最基本的日常消費,但是,人們更多地還是依賴自己的退休金。澳洲人的工資大約有10%左右不發給本人,而是存起來,作為以后的退休金。這樣,很多人在退休時都存有十幾萬或幾十萬的數額。所以,當看到老人們三五成群地去老年俱樂部玩,你就知道他們不僅有這份本錢,而且也有這份心情。
除了政府的津貼以外,社會上還有許多國營的或私營的各種福利機構,從方方面面來把這福利事業給補充圓滿了。這些福利機構,有的是政府撥款,有的靠自己化緣。
4 現在,澳洲的福利制度已經成為一些發展中國家效仿的典范。但是,這一樣東西卻和產品、科技不同,很難能不傷筋骨地全盤端走。首先,你的硬件必須先配套了。澳洲的稅務制度的完善和電腦網絡的發達,是許多國家一時半會兒也配置不齊的。有時,當你去跟這些政府部門打交道時,可能人家都不問你尊姓大名,只要你報上一串數字,然后,你的財產、收入、家庭、工作等等情況就都會一目了然。這樣,你跟政府隱瞞不了,政府對你也虧待不得。有了這樣的硬件環境,這種福利制度才能保證不出偏差,正常運行。
另外,澳洲的福利制度也是花了一個多世紀的時間,一分一毫地積累起來的。所以,這個制度和它周圍的社會天生就血脈相連,契合得嚴絲合縫,沒有移植過來的那種排斥反應。
其實,對于政府來說,這福利制度和任何其他的制度、法規都一樣,只不過是一種盈虧與否的經濟學上的算計,和領導者個人的仁慈或吝嗇并沒有關系。在澳洲,因為政府的主要收入都是來自老百姓的稅收,所以,政府的工作性質,也就相當于是廣告代理、航運代理,或是婚介、房屋中介這一類行當,都屬于空手套白狼的服務行業。百姓就是政府的客戶,百姓的錢若是沒給花好,那政府就有被炒掉的危險。
具體地說,福利太多了,人們會覺得自己是在辛苦工作來養活一批懶漢;福利少了,窮人又會叫苦連天,社會安全秩序下降,看起來也顯得太不景氣。所以,這個制度就在這松緊之間、在復雜與簡化之間循環地上升著。到現在,它不但是為澳洲度身訂做的,而且已經就成了身體的一部分。所以,別人如果也穿上這身皮,那一定就會很不合身。
6 福利改革
其實,當別人還在拼命效仿時,澳洲自己倒是成天都在嚷著要改革。政客們都覺得這身行頭簡直陳腐落伍得要命,拖累得國家經濟不能輕裝前進。
的確,即使是和西方國家相比,澳洲的福利制度也太過優厚。比如,在多數西方國家,只要最小的孩子滿12歲,政府就不再發給家庭津貼。在澳洲,這個年齡限度則是16歲。福利給得太多,不但國家負擔重,而且人民也容易安之若素、不思進取。總統霍華德就曾說:現在,一個低收入的人如果把他的失業救濟金和其它的各種津貼全都加起來,那么,他重返工作崗位的動力就會很小。沒有急迫到等米下鍋的程度,人們就總是難以急中生智。
所以,福利雖好,但這種 “救濟金文化”卻是十分要不得。曾有這樣一件趣事:在征集澳洲的象征標志時,除了悉尼歌劇院、港灣大橋之外,還有人提出了一個惡作劇的方案--就是在福利機構里等候領救濟金的那個隊伍。假如你住在窮人區,當郵差的摩托車在門前停下又走開之后,同院里另外那幾家平時默默無聞的小屋里,就會齊刷刷地鉆出幾位來,出來看信。而且,都并非老弱病殘,全是青壯勞力,甚至是那種倘若在街上狹路相逢,都會讓你心驚肉跳的模樣。想到這些人都在這樣地被人救濟著,誰都會覺得這不是個事兒。
不過,據失業者們說,靠救濟金的日子并不好過。不但生活依舊拮據,而且沒有社會地位,缺乏自尊。生活就如同一潭死水,沒有生氣。但是,工作又實在是難找。所以,長遠地看,只有經濟的發展,才是人民真正的福和利。
;filename=20061009104651
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相此,哪個更適宜居住?哪個經濟強?
近年來,移民熱居高不下,諷刺的是好多人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就是是否出國留了學?是否得到了國外的綠卡定了居,往往那些海外留學歸來的海歸都得到了不錯的工作。據我們所知,身邊那些海外定居的人都選擇了美國、新加坡、新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那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相比,哪個更適合居住?哪個經濟更強呢?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是發達國家,經濟條件都不錯。
我覺得加拿大更適合居住養老。首先,加拿大有著更優質完善的社會福利,比如一直可以領到18歲的兒童牛奶金、全民公費醫療、完善的社會保險、社會福利金、養老金、退休計劃、托兒補助金、社會保障津貼等,在加拿大生活,一定很有底氣很幸福。其次,在政治上,加拿大是第七國的成員,雖然排名不高,但也很讓人驕傲。
而澳大利亞經濟結構有一些單一,澳大利亞在南半球,對于適應了北半球氣候的人,一開始很難適應南半球的氣候。但不得不說澳洲的氣候是真的好,每天就和生活在花園一樣。
經濟方面,澳大利亞經濟結構相對單一,基本產業就是礦業等少數產業,但就業率非常高。而加拿大多為制造工廠,是世界重工業的集中地,但就業率一般。加拿大的總GDP高于澳洲,但澳大利亞人均GDP高于加拿大,總的來說,兩國的經濟實則相差不大。
移民澳大利亞還是加拿大,哪個國家的福利更好
肯定是加拿大好啊。加拿大的社會福利是全世界最好的幾個國家之一,移民政策優厚寬松,很少種族歧視。在這一方面,澳大利亞是遠遠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