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成都和杭州哪個好?
杭州比成都好。
與成都相比,杭州在人口和經濟總量上雖然處于劣勢,但這里城市環境好,產品資源豐富,民營經濟占比很大,這些都是這座城市吸引各地群眾目光的重要因素,是競爭力強大的體現。此外,杭州的發展還有很多實力強勁的省內城市做堅強后盾。
月入8000在成都是一個怎樣的生活水平?
本人91年生人,工薪家庭。也算是知識改變命運,本科北京211某校金融系,英國小碩。因為自己是四川人,畢業在北京工作兩年后回到成都,目前就職于某股份制銀行成都分行中后臺。入職一年,平均每月稅后8000元,年終獎有一些,但不多。這里想借由這篇文章,給大家大致勾勒這樣收入水平下,在成都這個新一線城市能達到的生活水平,同時分享自己在經濟決策中走的一些彎路,希望讓各位看官有所啟發。
一、關于收入
說實話,入職前對銀行收入預期比較高。也算是沒有趕上時候,其實城商行在前幾年,由于監管較松,業務做得比較野,平均一個客戶經理稅前30-40W,支行副行長80W,行長100W的水平。而此一時彼一時,等我入行的時候,遇到嚴監管加之經濟下行,出了不少壞賬,利潤一沖抵,加上以前很多攬存業務做不了,投向管理也趨嚴,經營狀況日益慘淡,自然面臨減薪。
我是中后臺,薪資每月變化不大,平均到手8000左右。
二、關于生活
記得之前微觀經濟學教材開篇就引用披頭士的歌詞:“你不能隨心所欲?!痹趺蠢斫饽?,因為資源有限,你的預算有限。具體到生活中,就是收入有限,但又要面對衣食住行茶米油鹽,你怎么安排,也就決定了你怎么生活。
Boom!首先就是房貸,房貸5800/月(這是個決策的失誤,下一節詳說)。這里先各位看官介紹下背景,回到成都后,自己和家里各出一半解決了首付,由于房子和單位相隔較遠(14公里)家里資助了一輛豐田卡羅拉代步。除去雷打不動的房貸,2200(8000-5800)是一個月的預算。好處是沒有房租了,壞處是沒有預算了。我們來看每月一些必要的開銷:
網費:100
水電氣:150
物業費:180
小區停車費:350
用車費(油費+小區外停車費):500
飯費(工作日在單位吃兩頓,自己吃一頓按20元標準,包括水果):600
電話費:300(之前在北京的單位可以報銷300,所以就辦了給父母辦了副卡,共享額度?;貋聿荒軋罅?,也沒改套餐,跟父母說還能報)
以上基本囊括了所有必要的開銷,當然還有一些小的必要開銷,比如車子限行的時候坐地鐵之類的,忽略不計。以上加總,一共是2150,手里剩50(2200-2050)零花。這種情況下,請客、出份子錢或者談個對象送點小禮物,就捉襟見肘了。
成都有許多好吃的蒼蠅館子,也不算貴,但要請客選的地方一般就不便宜。有幸去過一些比較高級(也不算能算頂級)的館子,8個人的局差不多2000的花銷。另外上檔次一點的KTV、酒吧,差不多玩下來也是這個價。所以純靠收入而言,這樣的局是無法參與的。但如果能勻出1000左右來,生活的彈性就會大一些。這本來也不是不可能,馬上我就講一件我最后悔的決策。
三、關于房貸
買房子的資金來源之前已經介紹過了,這里不再贅述。主要給各位看官說下我失敗中的失敗的貸款決策。
房子買的萬科的二手房,品質還可以,87平的兩居室,總價146萬,貸了88萬。因為當時公積金在成都繳存不到一年,走的商貸30年。這里關鍵的問題來了,商貸分兩種,一是等額本金,一是等額本息。簡單的講等額本金就是每個月還一樣的本金,等額本息就是每個月還一樣的金額。前者的好處是1、每個月還款金額遞減(我是遞減9元);2、總體利息少20W左右。后者的好處是還款壓力?。?600/月),很長時間內比前者每月少還1000多元。
我選擇了前者。當時做這個決策時有兩個錯誤的想法:一是忽視了通貨膨脹。以為總體的利息少20萬,就省了20萬,不曾想今天的1元,比30年后的1元不知值錢多少。只見絕對值,不見相對值,造成目前負擔過重。二是犯了過度自信的錯誤。當時對自己收入狀況估計過于樂觀,并還想可以提前還款,以致做出決定。目前看來確實有年輕盲目樂觀的問題。
四、展望與建議
隔行如隔山,因為自己是銀行業,也就只能說說銀行業。目前看來經濟下行和金融嚴監管還會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在這種形勢下,小銀行仍不樂觀。大銀行如四大行因為根基較深,業務向來保守,加上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ll)的法則,抗風險能力較強,整體前景比小銀行樂觀。
小銀行近幾年要有一個可觀的增長,目前看可能性較小,只是以年輕之身,進取之心不滅,做好本職工作積累經驗,學習考證豐富技能。在下行周期投資自己厚積以待薄發,永遠是不會后悔的選擇。
與眾位看官共勉。
成都這個城市怎么樣,適合定居和工作嗎?
成都這座城市非常適合定居,但是適不適合工作就要看自己的生活水平了。
成都和成都人都熱情
“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這個城市包容性強,不排外,如果你在成都迷路了,你不用擔心找不到回家的路,只要你去問,絕對會把路線給你說得清清楚楚,如果不遠,還有可能給你帶路,這座城市耀眼但是不做作,成都是休閑之都,吃喝玩樂應有盡有,看起來萬丈光芒,但是成都不宰客,相反還很便宜。如果真的在成都安家,你可以在短時間內就適應,因為成都人熱情,因為成都這座城市很包容,所以你不會有孤獨感,也不會有陌生感。
成都的發展和房價
成都現在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和重慶、西安都有得一比,而且目前來說,成都雖然作為四川的省會城市,但是成都的房價相對于其他大城市來說,一點都不高,即便是按揭,年輕人也可以輕輕松松的負擔起。
成都很休閑
再有就是成都就是個耍都,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在周末的時候,你一個人可以到茶館里去喝茶,冬日里還可以在壩壩茶館里享受陽光。如果是一家人,那么周末你還可以帶上家人一起去成都周邊游玩,要知道,成都的周邊景區非常多,隨時都可以一天或者兩天往返自駕游,所以成都真的非常適合定居。
成都的天氣
成都的天氣整體來說還是很不錯,春秋時節的天氣是最好的,不冷不熱非常舒適。冬季雖然沒有暖氣,但是在成都過冬,有羽絨服就足夠了,因為成都即便是冬天,也不會太冷,氣溫一般在五度以上,不過北方人到成都來定居,估計就不會太適應。夏季的成都還是有點熱,氣溫大約在35度左右,但是只要不出門,還是感覺不到夏日的炎熱。
成都的收入
要說工作,這就要看你做什么工作,生活層次與水平如何了,因為成都的工作工資普遍不高,一般普通工作最高也就五千左右,高薪工作也有上萬的,但是這需要文憑和水平,所以我個人覺得在成都工作對于家庭負擔重的來說,不怎么適合,但如果自己是技術性人才,來成都工作,收入方面還是很不錯的。
在成都生活是一種什么體驗|一位在杭州近10年的安徽人的自述
文章首發于公主號:EdithHonglovelife
2月份的某天在刷豆瓣動態時,我關注的一個女生(夾子)發了條帖子,大致內容是:她想采訪下在成都、杭州或大理生活過/正在生活的朋友,聊聊在這些城市的生活體驗和人生感悟。我看了后很感興趣,馬上留言,說明我的情況—在杭州讀書和生活近10年,去年年底來到成都,工作和生活。她很快私信我,發來采訪大綱,確定了線上溝通的時間。
因為這個話題很有趣,在溝通前我認真做了一些準備。不僅列出我想要分享內容的大綱,還采訪了2位杭州朋友,收集他們的感悟和體會。和友鄰夾子溝通的那1個小時,聊得很暢快。我也因此受到啟發,想分享下我來成都后,對這座城市,在衣食住行上的直觀體驗和感受。
下面的內容我會分為3個部分來分享:
移居到成都的背景介紹
外地人來成都生活后的直觀感受
成都VS杭州,我最愛哪座城市
我,一個安徽北部小城女生。高考后,來到富庶的南方省會城市杭州讀大學。在此學習、工作近10年后,21年7月底決定和男友離開杭州,向西南腹地探索新的人生。11月底來到成都,在此工作和生活。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離開杭州,選擇在成都繼續發展?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我男友是四川內江人。他在戀愛初期就和我說過,以后要回到四川發展,所以我一直都有可能要去成都生活的心理準備。另外我畢業后,就沒打算回老家發展, 所以對一定要在哪座城市生活和扎根,并沒有很深的執念。
其次,杭州房價真的太高。雖然我很愛這個城市,但想在這里買房扎根的代價太大。成都雖也是省會、二線城市,但房價稍微低一些,且距離我男友老家很近,高鐵40分鐘的車程。如果來成都定居,至少距離一方的家庭很近,能受到家中長輩的一些照應。
我在去成都前,在朋友圈分享了這個決定。有些人就私信我,說我好勇敢,去離家這么遠的地方長期生活。還有一些人可能還以為,我是為了愛情,不顧一切。
但其實對于我來說,這個決定既不倉促也不是單純的為愛癡狂。而是我在遇到彭老師后,每年都會思考,最終根據實際生活、工作及心態變化等因素,做出的最符合我內心和較為成熟的一個決定。
2021年11月21日,我坐了近8小時的高鐵,從安徽老家來到成都。11月23日到新公司報到。12月12日,搬到超喜歡的新房子。到現在,已在這座城市生活工作了近4個月。
從最初的人生地不熟,到現在的逐漸適應。在積極緩慢地探索周邊的過程中,我始終自覺或不自覺地帶著“審視”和比較的眼光,感受和體驗這個全新的城市。
這些感受和體悟,我集中列了出來,和大家分享。
衣食住行之食
美食天堂名不虛傳,餐飲業卷到不行
來到成都吃了幾頓飯后,我才后知后覺:杭州果真是美食荒漠,對比太明顯了。也終于能夠理解,以前一起吃東西吃,我覺得好吃的,彭老師總會說一般般,還可以。他的嘴早被四川美食養叼了。
從早飯開始,成都就吊打杭州,選擇多樣,光吃面就可以吃1個星期不重樣。連中午吃的普通快餐的味道都不是一個級別的。
除了聞名世界的辣火鍋外,還有各種主題火鍋:羊肉火鍋(不辣,清淡)、兔肉火鍋(雖然兔兔很可愛,但肉是真的好吃)、魚頭魚肉火鍋、美蛙火鍋(我男朋友最愛吃這個)等。
餐館極多,在普通的小區附近,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家。且很多餐館開在一起,形成美食一條街。平常吃飯,選擇很多。但同時對于商家來說,是激烈的競爭。因為味道不好,很難開得走(開不下去的意思)。
而且我很想為川菜正名!這個菜系的最大特點是麻辣,請注意,是麻在前,辣在后。所以外地的朋友們,不要一看到紅湯就覺得很辣,吃起來其實不怎么辣。另外很多川菜里都會放糖,中和辣味。
四川人在日常飲食中,也不是每天都吃得很辣,誰的胃都不是鐵打的,清淡又美味的菜會成為很多人的首選。現在住的小區附近有個很大的菜市場,我很愛去逛。能看到很多當地的新鮮蔬菜、各種香料、鹵味。蔬菜中,我最愛吃萵筍、豌豆尖、油菜花。
萵筍,是我在安徽老家和杭州日常吃的蔬菜,但這兩個地方的人基本不吃萵筍葉。我之前也不吃,自從去了內江,在各種面、抄手里嘗到它的美味后,就很愛用來清炒、放進湯或面里。
豌豆尖,在老家和杭州都沒吃過,是來到成都后才開始吃的。第一次吃,是羊肉火鍋的配菜,放進湯里一會再撈出來,就會變得很好吃,清爽鮮嫩。然后我慢慢解鎖其他吃法:涼拌、清炒、做湯。
油菜花,我一直以為不能吃,只是觀賞+榨油。但來到這里后,我明顯漲了知識。這里的油菜花有2種,一種是我常見的,黃色小花,菜桿是綠色的。春天里,女孩子很愛去花朵全面盛開的油菜花田里拍照。一種是我之前沒見過的,菜桿是偏紫色的。這兩種油菜花都可以吃,在沒開花之前,莖稈還是很嫩的時候,最適合清炒或者做湯,極美味。
現在每個周末,除了在家做飯外,我們會去外面餐館吃一頓,積極探索周邊的美食,盡量保證菜品類型不重樣。 在成都,吃的樂趣被無限放大。
衣食住行之住
租房性價比極高,幸福感大大提升
可能從小在北方農村長大,雖家里裝修不咋樣,但空間總是很大的,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小院子,所以我對居住面積一直有執念。太小的房間,我基本不能忍受,感覺很憋屈。對房間的朝向也有要求。無比渴望陽光的我,想選一個正南向的房間,在杭州租房的5年中,總是沒能實現。(其實還是錢太少,要求太多,我男朋友總是說我太過挑剔)
但來到成都后,以上要求基本都實現了!同樣價格下,居住面積比之前足足多了3倍。且房間戶型很好,房間全部都是朝南向的。最最重要的是有個超大的陽臺!終于可以放心曬被子,養喜歡的花和草了!
晴天時,陽光灑進臥室、客廳、廚房和洗衣間,投下光的各種影子。被照射的地方閃閃發光。在這些瞬間里,我總是幸福又滿足,覺得生活真美好。
我陸續在線下花店、網上購入喜歡的盆栽,在陽臺上慢慢搭建屬于自己的小花園。再也不用擔心買了太多放不下。第一次養草莓、種郁金香、鈴蘭,還買了雞毛菜香菜和蔥的種子、把大蒜、豌豆埋在土里,期待吃到自己種的蔬菜。每天下班后,看看它們的長勢,給它們澆水,拍照記錄點滴成長,分享給有同樣愛好的朋友,真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現在,緊繃神經的時候愈來愈少,大部分時間我整個人是舒展且放松的。
衣食住行之行
地下交通較為發達,開通的地鐵線路也夠多(13條),基本形成四通八達的網狀圖。上下班坐地鐵很方便,通勤時間比在杭州時少了近20分鐘。
但是地面交通文化不太行。亂停車現象、機動車占用非機動車道和人行橫道的現象嚴重。很多司機在左轉右轉時,不開轉向燈。大部分公交車沒有單獨??康膮^域,乘客上下車時得特別注意來往的車輛。
二輪摩托車送外賣、商業載人、三輪電動車商業載人是云貴川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不僅在成都見過,在內江、貴陽我也都留心觀察過。
這些開車的大哥大叔們,會分布在地鐵站、公交站等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接客。三輪車,我們老家以前也有,我上高中時經常坐。但這些年被交通部門管制、加上打車越來越方便,基本見不到了。在杭州生活時,也沒有見過。二輪的,我們老家和杭州都沒見過,這邊很普遍。但我還沒體驗過,感覺有些危險,不知道他會把你帶到哪里。
面面觀之天氣、風景、方言及其他
天氣:
日照相對不足,是南方天氣的普遍特征。成都這邊陰天很多,云層厚。即使晴天,天藍得也不明顯,總是發白。但是令我開心的是,雨天很少。天氣預報的下雨經常不會下,不像在杭州,隨時都有可能下雨,且停不下來。
風景:
深秋時,黃燦燦的銀杏樹分布在道路兩旁,特別美,再也不用專門跑去哪里去欣賞銀杏,走在路上,隨時可以欣賞。
我們現在住的地方(西南方),距離成都的著名景點距離較遠(東北方向)。去一趟實屬不易。所以很多景點都還沒來得及逛。
上周末去植物園踏青,來回地鐵就花了3個小時。想爬個山,也不容易,基本都在城市外圍,30公里起步。在杭州時,因為一直住在西湖區,去西溪濕地、西湖風景區、爬山很方便。所以這一點對于喜愛大自然的我來說,一直很不適應。我經常和彭老師吐槽,邊說邊懷念,在杭州暢快爬山、游西湖的日子。
但我去過的幾個景點中,有非常亮眼且我贊譽很高的地方:科普館做得非常棒,互動性和趣味性都很強。
去年12月初,彭老師帶我去看大熊貓,我們去的是市區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游玩體驗非常棒。不僅近距離觀察了好多只大熊貓吃竹子、睡覺、喝水、發呆、爬樹的場景,還在基地的科普館漲了很多知識。比如通過大熊貓的糞便來猜測體重、大熊貓除了竹子還能吃什么?;臃绞揭捕喾N多樣:科普小冊子通過手搖來翻頁查看、選中圖案就可以聽到大熊貓的叫聲。
今年3月初去的植物園,園內科普特性隨處可見。幾乎你看到的所有樹木,都有名稱標識。比如山茶花有很多品種,每棵茶樹上都掛一個小牌子,告訴你具體品種名、科和屬。
青少年科普館里干貨滿滿,設計了很多和參觀者的互動方式,對于熱愛植物,想了解更多信息的人十分友好!認真逛一圈下來,能學到很多新知識。
方言:
這里的人超愛講四川話。不僅在生活中,工作中我的同事和客戶也經常聊著聊著就開始講方言,剛開始令我很吃驚。沒來之前,我以為四川話很好懂,但來了才發現自己太天真,只能聽懂70-80%。如果話題是自己不熟悉的,就更難聽懂了。
在杭州就很少遇見這種情況,大家基本講普通話,少量當地人有時會炫耀似地講杭州話,但也僅限于對方也是杭州人。所以一開始我聽多了,真的蠻頭大的。現在稍微好了一些,只能不斷適應,學一門新的方言也是極好的。
其他:
住宅區高層建筑特別多,四川又是地震多發區,我和男朋友都很擔心,到時候萬一地震了,住在高層的我們會不會很危險?或者是小區的電梯突然出了問題,人身安全如何保證?
且因為建筑物的遮擋,我已經很久沒看到過晚霞,或者是一場完整的夕陽西下。在杭州時,家中樓頂天臺,一直是我觀察記錄云朵的圣地。所以,本云彩夕陽收集狂魔,難免有些不適應。
總結:
總的來說,在成都生活工作還是比較容易適應的。且工作住房等大事項比較好地解決后,其他事情也都不是問題了。一二線城市流水線操作很多,基礎設施相差不大,在杭州適應了,在成都也可復用。
?
各有千秋,都是我人生中重要的地方
來到成都生活后,方方面面,我總是不自覺地拿它和杭州作比較。偶爾會想念老娘舅(杭州快餐連鎖品牌)的蒸蛋和茶樹菇老鴨??吹胶贾菖笥言谂笥讶Ψ窒砉湮骱?、爬山、游西溪濕地的動態時,會很懷念這些地方。也計劃未來1-2年內,和彭老師故地重游。
我突然想起在杭州的最后一天,當時的心情是極為平靜的,沒什么不舍。只是照常去樓頂天臺,看了最后一次杭州的日落。當列車駛離杭州時,我內心懷有的更多是對成都生活的期許。但隨后的一段時間里,在杭州的記憶片段會偶爾闖進腦海,留下一些思念的痕跡。
是啊,即使離開,我還是深愛著杭州的。畢竟在這個城市生活這么久,和一些親密的朋友留下了許多美好回憶。
我懷念斑馬線禮讓行人、公交車自行車有專用車道的文明禮儀、我懷念一年四季去西湖、西溪濕地感受季節更替的美好、我懷念和我緊密聯結、聊得暢快的朋友們、我懷念下班騎車經過的虎跑和三臺山路上的靜謐好風景。 但我不懷念高房價、剝削我的房東和糟糕的天氣。
既然選擇成都,作為我未來10、20年里穩定居住的城市。那就勇敢向前,多發現這座城市的美。而不是頻頻回頭、沉浸過往,或后悔自己所做的決定。
以及 我并不認為,自己后面的人生就一直在成都展開。我更傾向于,讓自己逐漸具備在哪座城市都可以過得很好的能力。
我有一個愿望,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強烈。我很想退休后(50歲左右),和彭老師搬去陽光充足、氣溫適宜的小城。養花種草、佛系開個花店、剩余的時間繼續寫文章、和他一起散步旅行吃好吃的東西。
世界很大,為何不在有限的人生里,把自己的足跡印刻在更多的地方呢?
想去成都和重慶找工作,不知道那個地方好點,待遇怎么樣?
重慶和成都是兩座生活風格迥然不同的城市,找工作是去成都呢?還是去重慶呢?站在求職者的角度,從平均薪酬、企業、房價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滿滿干貨!
1、成都和重慶的從業人員平均薪酬
①成都
根據《成都市統計局關于2020年全市城鎮全部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公告》發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成都市城鎮全部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83556元。
·?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01995元。
·?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58023元。
②重慶
根據重慶市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城鎮私營單位和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公告》顯示:
·?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3816元。
·?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5678元
2、2021年成都和重慶前100強企業
①成都
②重慶
建議:其實,在重慶還是成都發展,主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因為成都和重慶的經濟、飲食習慣、氣候等差距均不算大,同時在“成渝兩地雙城經濟圈”下,兩地的聯系更緊密。
如果實在拿捏不準,那么可從自身求職的職位分析兩地的薪酬狀況。另外,也要對比參考兩地的房價。
更多關于成都和重慶的回答,可百度查詢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