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如是美國華裔女作家、歷史學家,祖籍江蘇淮安,1968年3月28日出生于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1989年畢業于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獲得伊利諾伊大學新聞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碩士。和電氣工程師布萊特·道格拉斯博士(BrettDouglas )結婚,7月遷往舊金山灣區。1996年,出版《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1997年7月,前往中國南京,調查南京大屠殺史料。1997年12月在美國出版了英文著作《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作品成為暢銷書籍,讓西方世界了解歷史真相。2002年5月13日,獲俄亥俄州伍斯特學院榮譽博士學位。2002年8月,兒子克里斯托佛·道格拉斯(ChristopherDouglas)出生。2003年4月28日,出版《美國華裔史錄》。2004年11月9日,在美國加州自己的車內開槍自殺,結束了年輕卻又偉大的生命。留下遺書“我覺得被CIA或是別的什么組織盯上了”“我走在街上被人跟蹤,無法面對將來的痛苦與折磨。”2011年5月,由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所寫的回憶錄《無法遺忘的女子----張純如寫作〈南京大屠殺〉之前后》正式出版。
張純如是出生在新澤西的第二代美國華裔。她擅用新穎獨特的手法描述華人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揭示鮮為人知的中國歷史和美國華人史的重要史料,其《錢學森傳》、《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華人在美國》等作品。特別是1997年出版的《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描寫了日軍在南京強奸、虐待、殺害大批中國平民的詳情,被紐約時報列為推薦讀物,被書評稱為年度最佳書籍之一。
1995年,時年27歲的張純如,從美國只身一人來到南京,為的就是寫一本讓西方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殺真相的英文書籍。在南京走訪調查的短短一個月里,張純如獲得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原副館長段月萍女士、江蘇省行政學院楊夏鳴教授以及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王衛星等中方人員的鼎力相助。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殺60周年。張純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地訪問了許多幸存者,參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在各種觸目驚心的資料的基礎上,撰寫、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書一經問世,就震驚了西方世界,在隨后數年內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數已近百萬冊。純如用自己無可挑剔的努力和勇氣,直面了人類歷史上那一段慘絕人寰的記憶,她告訴世人:人類同胞相殘的歷史是漫長而凄慘的,而沒有哪幾次劫難能與二戰期間的南京大屠殺相比。哈佛歷史系系主任、中國現代史教授威廉·柯比在該書《序言》中寫道:“南京的暴行在西方已幾乎被人們遺忘,所以,本書的問世尤顯重要。張小姐把它稱作‘被遺忘的大屠殺’,將二戰期間在歐洲和亞洲發生的對數百萬無辜者的屠殺聯系在一起。
1998年12月,在《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出版后,張純如被日本右翼勢力圍攻。日本駐美大使向張純如“約戰”進行電視辯論,年輕的張純如慨然應允。在電視辯論中,她用在南京調查期間獲得的大量史料,有力回擊了日本右翼的挑釁,張純如要求時任日本駐美大使齊藤邦彥為日本對中國的暴行公開道歉,日方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