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令人稱頌的偉大皇帝有那么幾位,其中大漢朝最為著名,影響最大的就是漢武帝了。關于漢武帝電視劇有很多,陳寶國主演的《漢武大帝》絕對是最經典的一部了。那么有漢武帝電視劇全集劇情介紹嗎?這部《漢武大帝》還原歷史的程度高嗎?講述的故事真實嗎?
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說,“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澘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詩的第一句即“茂陵劉郎秋風客”。“秋風客”成為漢武帝的代號,正是因為《秋風辭》的緣故。這樣的漢武帝,他的一生有什么樣的故事?通過電視劇來看一看吧!
《漢武大帝》劇情簡介
《漢武大帝》是由胡玫執導,陳寶國、焦晃、歸亞蕾、陶虹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
該劇講述了漢武帝劉徹54年的統治歷程。漢武帝的雄才大略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成為世界文明無可爭議的中心,而漢武帝的時代,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該劇于2005年01月03日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檔播出。
全集劇情介紹:公元前二世紀,在世界的東方。初步走向繁榮的漢帝國,面臨內外的雙重威脅:國內諸侯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妄圖脫離中央,實行地方割據;而北方境外的匈奴大軍,屢屢越過長城防線,侵略中原,尋求開拓生存環境。漢王朝不得不實行“和親”政策,外家外嫁公主,獻奉貢賦,承受巨大的民族榮辱。
嚴峻的形勢需要巨人來支撐。由于偶然的原因,歷史選擇了一個16歲的少年擔當大任。他的名字叫劉徹。劉徹排行在第十王,本來沒有機會繼承王位,但是由于天資英縱,在母親和舅父的精心策劃下,經過復雜的宮廷斗爭,他得意登基。劉徹做了皇帝后表現出非凡的氣魄,立刻下詔求賢,廣開言路,試圖時行改革。但他的設想受到祖母竇太后代表的權貴外戚勢力的壓抑,第一年就遭遇到重大挫折。但漢武帝絕不是輕言放棄的人。他善于等待時機,在太后死后一舉廢黜了驕橫的貴戚,毅然更換了祖宗崇信黃老之道、無為而治的原則,以“尊王攘夷”的儒家口號改革意識形態,統一帝國指導思想。
他實行察舉、破格用人、設置刺史、任廉吏、嚴刑法,稅鹽鐵、一貨幣,均輸平準,算緡告奸。千方百計地削弱地方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他破格用將,全民動員,連續十余年對匈奴進行征伐,將匈奴趕出河西走廊;讓南方的越人、東南的閩越人與漢民族的主流文化相融。
他以前無古人的氣魄鑿通西域,把大漢帝國的軍旗第一次插上帕米爾的雪峰,讓響徹沙漠的駝鈴聲宣告東西方文化最早的陸上交流通道的建立。他深入亞細亞,南平百越,東撫蠻夷,打開絲綢之路,成倍地開拓了國土,奠定了中華大帝國的壯闊版圖,實現了東西文化的大撞擊、大融合。他將漢帝國推向了鼎盛的高峰。
長達54年鐵腕統治,鑄造了劉徹雄才大略的獨特性格和高大形象。歷史證明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之一。同時,他也是一個浪漫的詩人,一個癡情但多變的人。長門鎖阿嬌,與李夫人、衛子夫等哀怨的故事動人心弦。
漢武帝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然而,任何巨人都并非完美的圣人。多年的征戰,耗盡中國國力,他晚年時發生了邪教作亂的“巫蠱之禍”。在內亂平定之后,他勇于認錯,全面反思回顧自己的一生,囑咐兒子對外采取和平路線不稱霸,并為兒子選配了一位歸順的匈奴王子金日磾作顧問。
《漢武大帝》劇集評價
整個《漢武大帝》的劇本基本遵照了《史記》與《漢書》的史實記載進行創作,相對來說是完整的,但是在其中一些細節處理和人物的塑造上存在問題。但是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不可能做到一絲不差地還原歷史。
《漢武大帝》的語言總體看來,“京味”太重、對白現代感太強、不恰當引用名言,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在戲中的眾多演員中,陳寶國流露出的京味是比較重的,劇中還有一些對白與人物的身份非常不符。
《漢武大帝》故事的基本脈絡沒有離開歷史太遠。在這一點上,電視劇濃墨重彩,著力刻畫,從氣勢到細節多有與歷史合拍之處。劇中角色,除了李廣從自殺被改成戰死外,其他人的結局都可當作正史來看。除了景帝武帝兩代皇帝,一些配角的塑造也頗見歷史功底,比如劇中的竇嬰精神氣質與《史記》非常符合,而霍去病的少年氣盛與不恤士卒也都有歷史定論。《漢武大帝》讓人詬病的地方也有不少,就是劇中的一些細節上的“越位”。
《漢武大帝》是一部優秀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它很大程度上還原了歷史,也讓觀眾感受到了漢朝的歷史文化,可以說是不錯的,而且陳寶國這樣的實力派的加盟也很大程度促使了這部電視劇的成功。歷史上的漢武帝是雄才偉略的,他是有著大智慧的一代皇帝,這樣的偉人名垂青史,值得我們用更好的藝術形式來表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