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最近都刷到了趙赫因病去世的消息,這位主持人在與癌癥斗爭多年之后,還是最終離開了人世,讓許多同為央視的主持人都悲痛不已。
據公開資料顯示,趙赫于1982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1987年進入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擔任《經濟半小時》主持人、編輯。2008年,趙赫獲中國播音主持界最高獎“金話筒”獎。2009年,趙赫獲第六屆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稱號。
趙赫 圖片來源:CCTV節目官網截圖
以節目為載體,幾十年如一日的出鏡主持,讓趙赫成為陪伴幾代觀眾的“央視記憶”之一。消息傳出后,眾多網友紛紛表達對其離開的惋惜和悼念。不少網友也再度提及了此前同樣因病去世的央視主持人趙忠祥、羅京、李詠、肖曉琳等人。
在電視節目的黃金年代,一批央視主持人憑借出色的業務能力和長久的陪伴,成為不同世代觀眾的“共同記憶”。因此,懷念并記住他們,也是在擦亮那些共同度過的歲月。
主持《經濟半小時》與“3•15晚會”
張澤群在悼念趙赫的微博中寫道:“經濟半小時關切國計民生,打假三一五傾情去偽存真。沉痛悼念、深切懷念趙赫老師。”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央視主持人、趙赫曾經的搭檔敬一丹也發文悼念:“趙赫,咱們在《經濟半小時》搭擋五年,那么默契,好搭擋,可遇不可求!能與靠譜的好人共事,是緣分。祈愿你在天堂安好!”
圖片來源:敬一丹微博
在央視30余年,趙赫參與主持和策劃了多檔節目。但其中最為人熟知,也成為他央視標簽的節目,繞不開《經濟半小時》和“3•15晚會”。
《經濟半小時》是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于1989年推出的經濟深度報道欄目。獨家調查節目《尋找最牛散戶劉芳》《私炒港股》《股市回到一年前》都極大地影響了當時的中國證券市場。2007年,“房價拐點”在節目中被首次提及,并引發全國熱議。
自1986年進入央視后,趙赫就一直參與經濟節目。據公開資料,除了擔任《經濟半小時》主持人外,趙赫還曾任《經濟半小時》制片人。
“3•15晚會”進一步拉近了趙赫與觀眾的距離。這檔旨在“維護消費者權益、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完善法律法規”的節目于1991年開播。
自1991年起到2000年,趙赫連續主持了10屆3•15晚會,日益得到全國消費者的贊譽。趙赫曾在受訪時表示,主創們始終追求營造更好的消費環境。他強調呼喚“良心、誠心、真心、愛心”,并表示:“只有你具備這樣的心理,誠實地經商、誠實地經營,才能夠讓消費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也才能夠真正對得起自己。”
一群央視主持人,映襯時代變化
2008年12月25日,趙赫獲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該獎于1993年設立,2006年升級為國家級獎項,是中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最高榮譽。趙忠祥和肖曉琳分別獲得過該獎的“特殊榮譽獎”和“特別金獎”。
從1993年至2014年,金話筒獎評選共舉辦15屆,2014年后未再舉辦。金話筒獎舉辦的15年,也正是廣播電視新聞的黃金期。
1988年,30歲的中央電視臺正式確立了一男一女搭檔出鏡主持《新聞聯播》的形式。央視總部從廣播大廈院內遷至玉淵潭旁的彩色電視中心。與此同時,央視開始了一系列商業化改革,允許播放商業廣告,是央視歷史上最具劃時代意義的轉變。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關于“電視節目該如何做”的討論在行業內展開。處在改革期的央視,對于人才有了進一步的渴求,故而改變了原本固定的人才引進模式,放開了招聘渠道。
1992年,有關方面提出新聞媒體應該抓熱點問題,電視新聞可以對腐敗等問題進行揭露批判。在變革的氛圍下,央視節目有了更直擊社會關注點的力度,也深深將其影響力烙印在一代觀眾心里。成為電視節目經典欄目的《東方時空》就誕生于此契機下。
趙赫所在的《經濟半小時》也更加關注老百姓關切的問題,敢于揭露曝光。趙赫擅長從日常話題中找到兼具經濟節目特征和大眾關注度的節目選題。例如,其策劃的《北京市民談大白菜供應》《北京友誼商店外匯黑市猖獗》等片獲全國電視好新聞二等獎。
隨著趙赫的離世,趙忠祥、羅京、李詠、肖曉琳、方靜等已經去世的央視主持人也再次被?記起。?經由央視與優質節目的雙重影響力,一批優秀主持人被大眾熟知,和那個變革的時代一起,成為幾代電視觀眾的共同記憶。
相信許多觀眾都為趙赫的離去而感到悲痛,希望他能在天堂繼續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