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低生活保障2022年標準
持有北京市非農業戶口、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北京市當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市居民屬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圍。
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主要人員:
1、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以及雖有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但其無贍養、扶養或者撫養能力的城市居民。
2、在職人員領取工資(最低工資)及離退休人員領取離退休費,家庭月人均收入仍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市居民。
3、下崗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期間,足額領取基本生活費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仍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市居民。
4、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者期滿后未能再就業,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市居民。
5、持有北京市非農業戶口、按國家有關政策享受政府定期定量救濟的60年代初精減退職老職工、因公致殘返城知青及其他民政部門管理的特殊救濟對象。
6、持有北京市非農業戶口、按國家有關政策享受政府定期撫恤補助、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北京市當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優撫孤老及其他優撫對象。
7、未參加社會保險且已經停產多年,并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集體企業中的退休人員。
低保戶的標準是什么?
低保戶一般是針對因家庭成員存在重度殘疾或者因為疾病導致喪失勞動力的,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并且其住房或者收入明顯低于所在地低保標準的居民或者村民的。
可享受低保戶待遇的家庭,需要滿足以下的標準:
1、沒有經濟來源、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或無法定贍養人的老人或撫養人的居民或村民的;
2、其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沒有找到新工作的,其家庭的人均月收入要低于所在市低保標準的居民或村民的;
3、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者最低工資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之后,其對應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仍然要低于市低保標準的居民或村民的;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標準的居民或村民,此處不包含屬于五保人員。
法律依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四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政部門按照規定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計、物價、審計、勞動保障和人事等部門分工負責,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關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以及街道辦事處和鎮人民政府(以下統稱管理審批機關)負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具體管理審批工作。
居民委員會根據管理審批機關的委托,可以承擔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日常管理、服務工作。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深圳低保標準2022
深圳低保標準:從2022年1月1日起,除深圳市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13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365元外,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金標準也從每人每月208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2184元。同時,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認定標準從通知印發之日起執行,從每人每月195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2048元。
一、低保申請人及家庭成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其申請不予批準:
1、家庭成員月人均收入高于本市當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
2、擁有機動車車輛(殘疾人專用車除外)的;
3、超過社會平均浪費水平享受高檔消費項目或購買高檔消費品的;
4、人均持有現金、有價證券、銀行存款金額超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10倍的;
5、為獲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而放棄、轉移個人或家庭財產的;
6、購買商品房、經濟使用房或自建樓房未滿五年,或者購買商品房、經濟適用房或自建房已滿五年但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積超出本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的;
7、購房入戶未滿八年的;
8、違反計劃生育有關規定未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的;
9、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深圳低保申請材料:
1、身份證和戶口簿復印件
2、家庭成員收入證明原件
3、家庭財產申報說明及承諾書原件
4、深圳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請審批表(現場填寫)
法律依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六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按照當地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并適當考慮水電燃煤(燃氣)費用以及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費用確定。直轄市、設區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執行;縣(縣級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縣(縣級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后公布執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需要提高時,依照前兩款的規定重新核定。
成都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2
成都低保標準上調啦,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等區提高到家庭月人均收入870元,簡陽市、都江堰市等地區提高到家庭月人均收入820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1年。
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
最新標準:
(一)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新津區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統一提高到家庭月人均收入870元。
(二)簡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統一提高到家庭月人均收入820元。
實施時間: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1年。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成都本地寶公眾號,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關鍵詞【低保】,即可獲取成都低保領取標準、申請條件、最新政策等
河南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2
河南市的低保戶標準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種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22年河南低保戶標準比2019年的標準有所提高,現在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每人每年不低于4260元,也就是每個月每個人的補助最少都有178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是每月人均的補助不低于286元。
一、申請農村低保待遇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持有本縣農業居民戶口。
2.居住在農村村組,家庭承包土地的農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年純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低于當地農村低保標準(具體詢問當地民政部門)。
二、申請農村低保所需的材料:
1.書面申請書。
2.家庭成員的戶口簿。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合影。
4.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證明。
5.外出務工人員收入證明。
6.離異家庭涉及有贍.扶.撫養關系的應提供離婚證明。
7.非農戶人員的家庭,應提供非農戶口人員的收入證明。
8.對勞動能力有爭議的,需提供有效健康證明。
9.殘疾人提供殘疾證。
10.審批管理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材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九條 國家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
2022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法律分析:2022年低保標準,為了保障在新冠疫情期間低保戶的救濟力度,現在全國的城市低保平均標準是624元,這是按月來計算的,農村的低保標準是5336元,這是按年算的。只要你的家庭收入低于這個標準,財產狀況符合要求就可以納入低保。城市低保人員可以按照月進行領取低保金,農村低保人員則可按照年進行領取低保金,具體領取低保金的方式各地區各有不同,大家可根據自己當地情況的規定來領取低保金。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按照當地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并適當考慮水電燃煤(燃氣)費用以及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費用確定。直轄市、設區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執行;縣(縣級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縣(縣級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后公布執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需要提高時,依照前兩款的規定重新核定。
法律依據:《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 第一條 要切實做好兜底保障工作,更好解決疫情防控期間部分群眾面臨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以及特殊困難人員基本照料服務需求,織密織牢社會安全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
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
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截至5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078萬人,城鄉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具體發放金額以及發放標準,可以咨詢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
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1
2022全國城市低保標準是每人每月722元,同比增長5.5,鄉村低保標準是每人每月542元,同比7.6%。但由于各地方案不同,因此標準不一,各地2022低保標準如下:
1.海南
海口城鄉低保標準為610元/月,三亞城鄉低保標準為700元/月,除海口、三亞外,各市縣城市低保標準為610元/月,農村低保標準為530元/月,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800元/月。
2.貴州安順
2022年全市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標準為683元/人、月,平均增幅3.41%;農村低保平均保障標準為5298元/人、年,平均增幅15.73%。其中:西秀區、平壩區、開發區、黃果樹城市低保標準為705元/月,農村低保標準為5316元/年;普定縣、鎮寧縣、關嶺縣、紫云縣城市低保標準為660元/月,農村低保標準為5280元/年。
3.江西
我省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標準為825元,農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標準為600元。
4.河南洛陽
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640元,全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420元,全市月人均補助水平不低于210元。月人均補助一類400元、二類210元、三類185元。
5.廣東江門
全市城鄉低保標準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950元(比2021年提高18元),各縣(市、區)低保月人均補差城鎮不低于713元,農村不低于570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按低保標準的1.6倍確定,提高到每人每月1520元。
什么條件才可以申請低保呢?
1.一個家庭中具備勞動能力的成員因為某些原因喪失了勞動能力而失去了生活來源,這個可以申請;
2.在農村居住,但是沒有土地,且沒有勞動能力不具備勞動賺錢的能力,沒有生活來源,這樣的可以申請;
3.光榮復原的軍人會回農村,因為傷病和其他原因沒有生活來源的或者是生活水平低于正常標準的可以申請;
4.老人、兒童的贍養人和撫養人本身生活就比較困難,這樣的也可以申請。
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2
2022年低保戶多少錢一個月因地區不同而不同,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和實際情況并不一樣,所以補貼發放的標準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農村低保最低標準為496元每人每月,有的城市低保最低標準為620元每人每月,并且有的還設置了一檔、二檔、三檔等護理補貼,因此具體的補貼標準需要到當地相關部門或者當地政府官網進行咨詢和了解清楚。
1、寧夏銀川
銀川市農村居民標準由每年每人4560元提高到4660元,月人均補差C類對象增加20元、B類對象增加28元、A類對象增加40元;城市居民低保標準由每月每人620元提高到660元,月人均補差增加40元。
2、四川
四川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低限為415元/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低限為615元/月;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低限為540元/月,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低限為800元/月。
3、安徽合肥
安徽省合肥市2022年低保補助標準城鄉統一為806元/月/人。
4、河南洛陽
河南洛陽2022年低保補助標準為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每月每人546元,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每月每人832元。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暫不調整:C類(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員)每人每月80元;B類(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員)每人每月320元;A類(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員)每人每月800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640元,全市月人均財政補助水平不低于355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月每人420元,全市月人均財政補助水平不低于210元。月人均補助三類180元、二類210元、一類400元。
5、河南開封
河南開封2022年低保補助標準為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每月每人546元,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每月每人819元。照料護理標準依據服務需求和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分為全自理、半護理和全護理三檔,分別按照當地重度殘疾人照料護理補貼標準、上年度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1/6和1/3執行。
6、浙江杭州
浙江杭州2022年低保補助標準為每人每月1102元。
7、山東濟南
山東濟南2022年低保補助標準為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由每人1356元/月提高到1492元/月;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由每人每月1179元/月提高到1356元/月;濟南高新區、歷城區、天橋區、槐蔭區、市中區五區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1560元/月。
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分為三檔,全自理人員標準由231元/月提高到255元/月,半自理人員標準由385元/月提高到424元/月,完全不能自理人員標準由770元/月提高到847元/月。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676元/月提高到770元/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904元/月提高到995元/月;濟南高新區、歷城區、天橋區、槐蔭區、市中區五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995元/月。
8、湖南株洲
湖南株洲2022年低保補助標準為特困供養基本生活標準按照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3倍設定。
五縣市區包括醴陵市、炎陵縣、茶陵縣、攸縣、淥口區,這些地方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4320元/年提高到不低于4600元/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550元/月提高到600元/月。城市五區包括經開區、石峰區、天元區、蘆淞區、荷塘區,這些地方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600元/月提高到650元/月。
注:最低生活保障金具體發放金額以及發放標準,可以咨詢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3
截至5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078萬人,城鄉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分別達到每人每月722元、542元。
今天上午,民政部舉行2022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第二季度民政重點業務工作進展和第三季度相關工作安排。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賈維周介紹,民政部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穩經濟、促就業、保民生相關工作,守牢守好民生底線,有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民生兜底保障方面,民政部落實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會同財政部部署各地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加大未參保失業人員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力度。
截至6月底,全國共實施臨時救助480.2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45.2億元;對因疫遇困群眾實施臨時救助147.9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4.8億元;對未參保失業人員實施臨時救助1.9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1925萬元。
賈維周介紹,截至5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078萬人,城鄉低保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722元、542元,同比分別增長5.5%、7.6%。
賈維周介紹,民政部將會同財政部修訂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強化資金直達和過程監管,加強與鄉村振興部門動態監測數據共享比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易返貧致貧人口納入救助范圍。截至目前,共有6200多萬低收入人口納入動態監測預警范圍。民政部還將以“人情保”、“關系保”整治為重點,啟動為期4年的綜合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