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體消息傳出,高瓴資本參與了比亞迪此前比亞迪的港股定增配售。
對此,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云飛在微博上確認了這一消息。之后天眼查信息顯示,比亞迪獲高瓴資本斥資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億元)定增。
此輪募資實際源于去年12月初,比亞迪發布了關于計劃H股的定增公告,擬發行不超過H股總數的20%,即不超過1.83億股。公告顯示,比亞迪擬將本次凈募集資金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償還帶息債務、研發投入以及一般企業用途。
同時,這也是高瓴資本在新能源板塊的又一次投資。此前,作為亞洲地區資金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高瓴資本重點投資了寧德時代、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恩捷特公司和信義能源等光伏和鋰電企業。此外,高瓴還是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的投資方。
有趣的一點是,在定增比亞迪之前,高瓴資本向美國SEC提交了截至四季度末的美股持倉情況。根據13F數據平臺Whalewisdom統計,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高瓴資本持有蔚來約241萬股、理想汽車約160萬股、小鵬汽車約90萬股,而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末,高瓴資本不再持有三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的股權。
這意味著,高瓴資本前腳清倉了三家造車新勢力的美股股票,轉身擁抱了比亞迪。
過去一年,由于全球車企大規模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使得新造車面臨的市場競爭愈發嚴峻。比亞迪的股份一路高歌,長線上漲,蔚來、小鵬、理想更是陷入股價暴漲的中心,但進入2021年以來,造車新勢力的股價開始出現反復回調,顯現出一些不穩定性。
所以,資本調頭的原因可能更多出于長遠的考慮。比亞迪發布公告稱,比亞迪2021年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0178輛,同比增長182.88%;產量22393輛,同比增長205.16%。燃油車業務漲勢雖不比新能源車,但1月銷量也達到了22223輛,同比增長23.2%。
李云飛還對媒體表示,“銷量表現只是一個結果,在此背后,是比亞迪積累的技術和產品迎來了爆發期。”
此前,比亞迪確實在新能源產業鏈各方面動作不斷。
在發布1月銷量公告的同一天,比亞迪官方確認將汽車業務調整為四大事業部,涉及多位高管任命調整。其中,原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趙長江將調任高端品牌,負責籌建工作。
同時,比亞迪近期大舉增資旗下子公司,動力電池方面還發布了一套完整的動力電池系統。
在此之前,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也確定籌劃分拆上市,市場稱估值達百億元。資料顯示,半導體公司主要業務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傳感器及光電半導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擁有包含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和下游應用在內的一體化經營全產業鏈。按照業內消息,新公司預計將在今年年內申報上市。
在全球“芯片荒”不斷蔓延的情況下,比亞迪半導體的前景確實具備一些想象空間。同時,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等產業鏈行程閉環,或許也是吸引資本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