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平均每二十秒就有一輛大貨車經過,相對于空曠的街道顯得格外繁忙。這里也有綠樹成蔭小河流水,相對于荒涼的郊外更顯詩情畫意。
時隔一年,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樣貌大變,塵土飛揚的外圍施工變成了鳥語花香,“特斯拉超級工廠”的身份也不再半遮半掩,巨大的品牌LOGO變成了方圓10公里內最顯眼的工業名片。
特斯拉的高調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一方面,每個月定期公布的乘聯會數據一目了然,在不計其數的同級競品面前,沒有人能阻擋Model3熱銷的場面,而上海等一線城市逐步實施的限行策略,更加拓寬了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純電動汽車銷路,讓他們徹底進入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鋪天蓋地的負面輿論依然膽戰心驚,因設計缺陷“被迫召回”的Model S、Model Y仍然類似于“農夫與蛇”的故事重演,用戶的無限度寬容還被當做特斯拉“擁兵自重”的底氣,惡意甩鍋、無理傲慢仍在無休止地進行。
天使與魔鬼的雙重面孔中,拔地而起的特斯拉超級工廠還是那樣蘊藏著神秘。
風塵碌碌,Model 3生產線“馬力全開”
擁有最寬闊道路的西大門,是特斯拉運送新車出廠的必經之路。平板車依次排列,從這里將嶄新下線的Model 3分批次送往全國各地的場景在每個小時都會重現。
遙想一年前人們因Model 3國產而高喊的“狼來了”,如今的餓狼已經不再是傳說,每一輛貼滿白色保護膜的家伙,都擔當著引發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形勢巨變的使命。更可怕的是,如今的人們已經對這曾經無比恐懼的一幕,司空見慣了。
事實上,特斯拉的“恐怖程度”正在如同人們猜想的一樣不斷膨脹,甚至擴張更為迅速。有幾個數據值得分享,如今的特斯拉上海工廠周產能已經達到3500-4000臺,參考特斯拉品牌的全球銷量,每3臺交付的特斯拉新車中,就有一臺制造于中國上海工廠。
截至2020年9月底,這家工廠的工業產值已經達到261億元人民幣,創造了國內汽車工廠的新紀錄。而這,僅僅是Model 3單一車型國產化之后的成果。
特斯拉真的成為一匹“不可一世的狼”了嗎?從一年后的現場情形來看,這么說并不為過。
8個月完成一期建設,創造聞名遐邇的“特斯拉速度”,又在短短一年主內產能爬坡到頂峰。而且由于特斯拉在純電動汽車制造方面的先驅者身份,大量產品至今仍被作為行業標桿,且在技術積累和研發上保有先進性。“超級工廠”的招牌,特斯拉用得名副其實。然而,特斯拉的高調和野心,絕不僅僅體現在這里。
工廠正門所處的那條街上,密布的鐵網和施工擋板早已不見了蹤影,讓紅頂白墻的連排廠房直接暴露在街面上。而我們剛才提到的那條小河,也剛好將特斯拉廠區和社會路區隔開來,儼然一條威嚴且難以跨域的護城河。
這就是特斯拉廠區最核心的正門,“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標識并不搶眼,甚至不及江浙滬地區一座小型規模的私人工廠,但知名度影響力卻毫不受影響。
幾分鐘的停留中,我們就能看到穿著時尚的俊男靚女專程過來和這面石頭墻合影,分明將這里當做了網紅打卡地。而在去年還草木皆兵的保安大哥們也放棄了高度警惕,饒有興致地看著眼前那些充滿喜悅的追隨者,他們已經知道自己服務的這家企業,應該以什么樣的面貌展現于人了。
還是在廠區正門,一旁的員工通道內,用中英雙語雕刻著特斯拉工廠的座右銘:“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這不禁讓人想到一年前,馬斯克將特斯拉Roadster送入太空的那一幕。
在那輛和SpaceX火箭一同遨游太空的汽車上,工程師們在保險絲盒和電路板上刻下了“Made on Earth by humans”的字樣,為的是在全宇宙宣告人類文明的強大。而今,馬斯克改變世界的夢想也體現在了這座中國工廠上。
究竟如何憑借一家企業的力量改變世界,此時此刻的馬斯克還不能給我們一份明確答案。但已經人盡皆知的事情是,緊閉的卷簾門內,已經開始孕育另一種足夠改變“汽車世界”的物質——Model Y。
“特二期”緊鑼密鼓,Model Y進展密不透風
國產版Model 3問世一年,不出意外地得到了工業垃圾、老韭菜等臭名昭著的稱號,但這一來沒有影響Model 3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二來更沒有阻止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特斯拉的擁躉。毋庸置疑的是,這為Model Y的引入按下了加速器,同時也推動了特斯拉最暢銷的兩款車型,在中國市場形成更加恐怖的攻擊組合。
和一年前的老照片粗略對比,你就能感受到特斯拉急于發展的迫切心情。去年還是一窮二白的鋼架結構,已經在轉眼之間和建設好的一期項目連成一片,讓你根本回憶不起去年第一次見到他們時的情景。而這里,就是特斯拉國產化的第二戰場,Model Y的誕生地點。
從外墻裝飾到廠房布局,即將面臨巨大生產任務的特斯拉二期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在我們的眼中更加神秘。
雖然眾多媒體報道Model Y已經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特斯拉官網上也名正言順公布了新車的起售價格,但在特斯拉工廠中,這款預熱已久的新車仍然被用最高保密程度雪藏起來,以至于在廠區之外的我們得不到半點新車信息,只能看到一批接一批的Model 3下線新車毫無規律地在里邊游蕩。
一路沿著工廠外墻繼續尋找,一年前通向泐馬河的道路還是老樣子。但是在依舊沒有投入工作的信號等下,卻添加了一組路障和一個嶄新的治安崗亭。很明顯,這里已經成為路的盡頭,而且和特斯拉的施工項目息息相關。
在那里執勤的保安大叔告訴我們,這里已經變成特斯拉員工的臨時停車場,沒有證件不準進入。這頓時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特斯拉廠區的邊界究竟在哪?這條本應歸屬公共使用的道路,為何能被特斯拉理直氣壯地占用?道路的另一端是否藏著讓我們好奇已久的Model Y?沒有辦法,這一切都要等未來尋找答案。
不過,被無情阻攔后,在略顯單調的連排廠房前,依然有我們想不到的意外。
通常情況下,下線新車的性能測試屬于“新車制造”的最后一個環節,理應受到充分的隱私保護。然而,特斯拉的做法卻截然不同,他們將這個環節放到了廠區的最邊緣,也就是人人都看得到的位置。
頻繁地急減速、急加速,用相當快的速度一次性沖過布滿減速帶的“顛簸路面”……多達10分鐘的測試環節就暴露在每一位路人的眼中,直到你看得無聊主動離去。
這從未見過的一幕頓時令我目瞪口呆,當時我用調侃的方式打趣到:“這看著都讓人心疼,還好,我買不起特斯拉。”
專車配送,特斯拉“封殺”韭菜食品恐為真
向工廠方向走出一百米之外,一公里長的街道卻展示了“無人區”般的荒涼。滿目瘡痍之下,這正是特斯拉超級工廠的附屬工程,屬于特斯拉員工的生活區。
不過在此時此刻,在工廠中揮汗如雨的員工們還享受不到這種待遇。除了專車配送的“不含韭菜”(特斯拉員工親承)營養餐能夠讓他們解決溫飽問題之外,他們基本沒有任何其他生活保障。
和其他建筑工地一樣,這里的工作環境并沒有因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名聲而得到改善。就在距離工地大門幾米之外,幾把大型遮陽傘構成了一個簡易的臨時路邊攤,锃亮的鐵鍋灶臺擺在一旁,不加遮擋且無人看管。
高懸的簡易菜單告訴筆者,這大致是工人們在晚間的臨時用餐區。方圓一公里之外,我們再沒有找到個第二個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場所。除了簡易的彩鋼板能夠遮風擋雨,我們并不知道此處的工人生活保障來源于何處。
除此之外,周邊的配套設施趨近于零,甚至連基礎的公共設施都處在“非運行狀態”。雖然每一個路口都在用斑馬線,紅路燈對交通加以管理,但所有紅綠燈均是熄滅狀態。除了運送渣土的重型卡車帶起的一層層塵土之外,這里依舊宛若空城。
很明顯,除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超級產能之外,特斯拉的本意是將這片土地打造成特斯拉位于中國的“超級樂園”,讓在這里工作的員工得到生活上的全面保障,從而打好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總體來講,時隔一年的時間,特斯拉超級工廠的風格已經180度轉彎。一年前的鐵網、圍欄的草木皆兵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有意無意透露出來的自信,他們希望展現出來的,是讓每一個人都深信不疑的強大,或者說是“無所謂”精神。
截至11月初,仍未完全實現國產化的Model 3,已連續三月實現逆勢增長,霸占了中國電動車市場份額的30%。除了售價不到3萬元的五菱宏光MINI,大批量同品類競爭對手仍難以望其項背。
對于懸而未決的全新車型Model Y,雖然其目前在特斯拉官網的官網售價為48萬元,但業內的普遍猜測是,待它實現完全的中國制造后,終端售價將有望跌破40萬元,甚至進入30萬元檔位,這勢必會進一步擴大特斯拉品牌的市占率,壓榨另一部分強勢品牌的生存空間。
這一天的到來近在咫尺,也注定無法阻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