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汽車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召開10月分析會議。乘聯會表示,汽車芯片的時刻已經走過,10月預計供給較上月有20%的改善,實際增長僅有10%,供給不透明仍在。乘聯會指出,芯片干擾因素的低基數消退。2021年的中國乘用車國內消費受許多因素的疊加,造成相對較低的基數。2021年缺芯因素預計損失150萬輛,車市需求讓供給會持續到年底。
11月8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道,今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召開2021年10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月度會議。
乘聯會表示,三季度汽車芯片供給的至暗時刻已經走過,原10月預計供給芯片較上月環比有20%的改善預期,可實際環比增長僅有10%左右,因此供給不透明的瓶頸因素仍在。
乘聯會指出,芯片干擾因素的低基數影響消退。
相對于2021年初的樂觀判斷,2021年的中國乘用車國內消費受疫情、水災、缺芯、限電等因素的疊加,造成了一個相對較低的基數。
按照年初預測銷量與目前預測的差異,判斷2021年缺芯因素預計損失150萬輛左右規模,車市需求讓位供給的現象會持續到今年年底。
據了解,10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71.7萬輛,同比下降13.9%,相較2019年10月下降7%。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9月末芯片供給逐步改善,促進10月產銷攀升。
由于芯片的緊缺,導致了許多車企都損失了許多錢財,導致供給大于需求發生,希望車企能夠設法緩解,這樣的狀況雖然是無法預料的,但許多車企都已經因為芯片緊缺倒閉,車輛的交付量也十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