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戶口可以在廣西桂林荔浦縣考高考
廣東戶口是可以在廣西桂荔浦縣參加高考的,但是需要滿足廣西省的隨遷子女高考條件。
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外省戶籍學籍遷入人員(以下簡稱外來人員)在廣西參加普通高考實施細則 。
一、報考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外來人員,可在廣西參加普通高考:
(一)外來人員在我區初中學校就讀三年( 從考生初中畢業當年的 9 月 30 日往前推算滿三年) , 取得我區初中畢業證書,具有我區高中階段完整的學籍 ( 從考生參加普通高考當年的 9 月 30 日往前推算滿三年) , 在我區高中學校實際就讀,參加我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高中畢業會考)截止年度高考報名前開考的全部科目考試,其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在我區流入地具有 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 三年以上(含),不受戶籍限制,可在我區參加普通高考。
(二) 外來人員具有我區 高中階段完整 的學籍( 從考生參加普通高考當年的 9 月 30 日往前推算滿三年) ,在我區高中學校實際就讀,參加我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高中畢業會考)截止年度高考報名前開考的全部科目考試,應屆高中畢業,在我區年度普通高考報名截止之前將戶籍遷入我區,其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在我區流入地具有 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 三年以上(含),可在我區參加普通高考。
(三)外來人員屬于歷屆高中(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以下簡稱歷屆生)或具有同等學力人員、作為社會考生報考的,歷屆生須提供本人的高中或中等職業學校畢業證書,同等學力人員須提供我區對同等學力人員報考條件要求的相關材料;其戶籍遷入我區時間滿三年(即自遷入之日起至參加普通高考當年的 9 月 30 日止,滿三年),并能提供戶籍遷入我區以來在我區學習或工作、生活的證明,其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在我區流入地具有 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 三年以上(含),可在我區參加普通高考。
以同等學力人員身份報考的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之一:
1. 初中畢業后滿三年(取得初中畢業證書之日起至當年我區普通高考報名截止之日,滿三年),須出具初中畢業證書原件。
2. 至我區普通高考報名截止之日年滿 18 周歲,且經流入地縣級(含)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認定其具有高中畢業的知識及能力,達到高中畢業的知識水平,并出具同等學力證明材料。
(四)根據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引進人 才實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居住證〉制度暫行辦法的通知》(桂政發〔 2005 〕 27 號)精神, 外來人員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具有我區有效期內的經我區地級市(含)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公安部門頒發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居住證》(即人才居住證),具有我區高中階段學籍,并取得我區高中畢業證書,不受戶籍限制,可在我區參加普通高考。
(五) 外來人員在我區初中學校就讀三年( 從考生初中畢業當年的 9 月 30 日往前推算滿三年) , 取得我區初中畢業證書,具有我區三年制中等職業教育完整的學籍( 從考生參加普通高考當年的 9 月 30 日往前推算滿三年) ,并在我區中等職業學校接受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其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在我區流入地具有 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 三年以上(含),不受戶籍限制,可在我區參加普通高考。
外來人員具有我區三年制中等職業教育完整的學籍( 從考生參加普通高考當年的 9 月 30 日往前推算滿三年) ,并在我區中等職業學校接受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在我區年度普通高考報名截止之前將戶籍遷入我區,應屆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其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在我區流入地具有 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 三年以上(含),可在我區參加普通高考。
(六)外來人員隨父親或母親軍轉安置、工作調動(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人員工作調動)等正常遷入我區的,不受學籍、戶籍條件的限制,可在我區參加普通高考。
(七)原戶籍在我區(以出生后首次戶籍登記為準),或出生在我區后戶籍遷出又遷回我區,高考報名時戶籍在我區的人員,不受學籍限制,可在我區參加普通高考。
二、申報材料
符合廣西普通高考條件的外來人員,申請報考時,必須提交的材料:
(一)符合報考條件一的外來人員,須提供如下材料:
1. 外來人員在廣西報考普通高等學校資格審查表。
2. 學生在校實際就讀的證明(由就讀初中、高中學校提供)。
3. 申請報考的外來人員的廣西初中階段學生學籍登記表、廣西初中畢業證書、廣西高中階段學生學籍登記表、廣西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高中畢業會考)成績證明、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4.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的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5.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具有三年以上(含) 合法穩定住所的證明材料:流入地公安部門制發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流動人口 居住證》(持證不足三年的還需附流入地公安部門出具的首次在我區申領居住證或暫住證證明)、 房產證、購房合同(附購房發票和完稅憑證)、租房合同(附 出租人的房產證和房屋租賃的完稅憑證 )等任何一項。
6.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具有三年以上(含) 合法穩定職業的證明材料:流入地 工商營業執照、勞動用工合同(附工資證明)、納稅證明、社保證明等任何一項。
(二)符合報考條件二的考生,須提供如下材料:
1. 外來人員在廣西報考普通高等學校資格審查表。
2. 學生在校實際就讀的證明(由就讀高中學校提供)。
3. 申請報考的外來人員的廣西高中階段學生學籍登記表、廣西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高中畢業會考)成績、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4.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的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5.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具有三年以上(含) 合法穩定住所的證明材料:流入地公安部門制發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流動人口 居住證》(持證不足三年的還需附流入地公安部門出具的首次在我區申領居住證或暫住證證明)、 房產證、購房合同(附購房發票和完稅憑證)、租房合同(附 出租人的房產證和房屋租賃的完稅憑證 )等任何一項。
6.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具有三年以上(含) 合法穩定職業的證明材料:流入地 工商營業執照、勞動用工合同(附工資證明)、納稅證明、社保證明等任何一項。
(三)符合報考條件三的考生,須提供如下材料:
1. 外來人員在廣西報考普通高等學校資格審查表。
2. 申請報考人員的高中畢業證書或中等職業教育畢業證書(歷屆生提供)、 初中畢業證書或流入地縣級(含)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出具的同等學力證明材料(同等學力人員提供)、 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3.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的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4.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具有三年以上(含) 合法穩定住所的證明材料:流入地公安部門制發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流動人口 居住證》(持證不足三年的還需附流入地公安部門出具的首次在我區申領居住證或暫住證證明)、 房產證、購房合同(附購房發票和完稅憑證)、租房合同(附 出租人的房產證和房屋租賃的完稅憑證 )等任何一項。
5.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具有三年以上(含) 合法穩定職業的證明材料:流入地 工商營業執照、勞動用工合同(附工資證明)、納稅證明、社保證明等任何一項。
(四)符合報考條件四的考生,須提供如下材料:
1. 外來人員在廣西報考普通高等學校資格審查表。
2. 學生在校實際就讀的證明(由就讀高中學校提供)。
3. 申請報考的外來人員的 廣西高中階段學生學籍登記表或廣西高中畢業證書 、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
4.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的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5.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持有廣西有效期內的經廣西地級市(含)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公安部門頒發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居住證》(即人才居住證)。
(五)符合報考條件五的考生,須提供如下材料:
1. 在我區初中學校就讀三年, 取得我區初中畢業證書,具有我區三年制中等職業教育完整的學籍的外來人員須提供的材料:
( 1 )外來人員在廣西報考普通高等學校資格審查表。
( 2 ) 學生在校實際就讀的證明(由就讀初中、中職學校提供)。
( 3 )申請報考的外來人員的廣西初中階段學生學籍登記表、廣西初中畢業證書、廣西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招生錄取新生簡明登記表、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 4 )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的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 5 )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具有三年以上(含) 合法穩定住所的證明材料:流入地公安部門制發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流動人口 居住證》(持證不足三年的還需附流入地公安部門出具的首次在我區申領居住證或暫住證證明)、 房產證、購房合同(附購房發票和完稅憑證)、租房合同(附 出租人的房產證和房屋租賃的完稅憑證 )等任何一項。
( 6 )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具有三年以上(含) 合法穩定職業的證明材料:流入地 工商營業執照、勞動用工合同(附工資證明)、納稅證明、社保證明等任何一項。
2. 有 我區三年制中等職業教育完整的學籍,并在我區中等職業學校接受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歷教育的外來人員須提供的材料:
( 1 ) 外來人員在廣西報考普通高等學校資格審查表。
( 2 ) 學生在校實際就讀的證明(由就讀中職學校提供)。
( 3 ) 申請報考的外來人員的廣西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招生錄取新生簡明登記表、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 4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的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 5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具有三年以上(含) 合法穩定住所的證明材料:流入地公安部門制發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流動人口 居住證》(持證不足三年的還需附流入地公安部門出具的首次在我區申領居住證或暫住證證明)、 房產證、購房合同(附購房發票和完稅憑證)、租房合同(附 出租人的房產證和房屋租賃的完稅憑證 )等任何一項。
( 6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具有三年以上(含) 合法穩定職業的證明材料:流入地 工商營業執照、勞動用工合同(附工資證明)、納稅證明、社保證明等任何一項。
(六)符合報考條件六的考生,須提供如下材料:
1. 隨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軍轉安置的外來人員須提供的材料:
( 1 ) 外來人員在廣西報考普通高等學校資格審查表。
( 2 ) 外來人員的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 3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軍官轉業證。
2.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工作調動的外來人員須提供的材料:
( 1 ) 外來人員在廣西報考普通高等學校資格審查表。
( 2 ) 外來人員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 3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工作調動文件、調入單位證明。
(七)符合報考條件七的考生,須提供如下材料:
1. 外來人員在廣西報考普通高等學校資格審查表。
2. 考生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3.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居民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以上材料除《外來人員在廣西報考普通高等學校資格審查表》須提供原件一式三份和《學生在校實際就讀的證明》須提供原件一份外,其余均交驗原件和復印件一份,復印件統一用 A4 紙復印。
三、責任追究
(一) 外來人員在我區報名參加普通高校考試招生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經查實后取消其考試資格或錄取資格,已經入學的取消其學籍:
1. 偽造或者變造學籍、戶籍、居民身份證、居住證、暫住證及其他證明材料取得報名資格的。
2. 在不同省(區)重復報名或者通過辦理非正常學籍、戶籍遷移手續取得報名資格的。
3. 未報經招生考試機構審查或者未如實填報《外來人員在廣西報考普通高等學校資格審查表》的。
4. 其他應當依法追究責任的。
(二)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 33 號)有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
1. 為考生及考生 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監護人) 提供虛假證明、證件、檔案等相關材料,使其取得報名考試資格的。
2. 偽造、變造考生檔案(含電子檔案)的。
3. 擅自更改或者編造、虛報考試成績、考試數據、信息的。
4. 利用工作便利索賄、受賄、以權徇私的。
5. 組織、參與 “ 高考移民 ” 活動的。
6. 其他應當依法追究責任的。
2015年中國在什么地方建設高速公路
2015年中國高速公路新建工程
思源片區配套路網工程及規模
豐都縣丁莊溪物流園道路工程
重慶市渝北區觀音洞水庫還建橋工程項目
小安溪生態產業園(一期)工程骨干路網項目
保定市2014年小街巷維修改造工程項目
唐山市北環連接線(古冶—環線)工程項目
邯鄲市陵園路(滏園街-東環路)道路改造等工程
保定市樂凱大街南延工程項目
保定市東風路西延工程項目
保定市復興路西延(二期)建設工程項目
保定市劉守橋、五愛橋改建光明橋、幸福橋維修及加固建設工程
武安市興安街建設工程項目
河龍公路阜平縣城改線段工程
省道半虎線豐寧縣城段、胡麻營段、黑山嘴段、天橋段改線工程項目
唐山灣生態城渤海大道二期及中海西路道路建設工程項目
唐山市世園會周邊市政道路一期工程項目
京哈高速公路秦皇島互通北戴河連接線項目
唐山市站前路(北新道—南新道)改造工程項目
滄州市新華工業區東西路工程項目
唐山市中心城區環線(二環路)工程項目
揚州智谷科技綜合體一期北側、西側及南側道路建設工程
寧靖鹽高速公路鹽城西互通改造工程
寧杭高速公路淳化互通工程
青城西路一期道路(撫云路-和燕路)
南京邁燕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邁堯路一期項目
126省道南京段改擴建工程項目
江寧區X002板霞線北延工程項目
浦口區友誼河路(柳州路-浦洲路)工程建設項目
規劃二路西延(祥和路-邗江路段)道路工程
規劃四路(祥和路-維揚路段)道路工程
金輪星城區間路(規劃二路-開發路)道路工程項目
新城河路南延(江陽路-開發路段)道路工程項目
揚州智谷科技綜合體一期北側、西側及南側道路建設工程
無錫新區梅木、里木等線路改造工程項目
江陰華士鎮人民政府毗山路改建項目
江陰市人民政府重點工程建設辦公室通達路改建項目
江陰市徐霞客鎮人民政府馮溪路擴建項目
江陰市新橋鎮人民政府錦繡南路改擴建項目
江陰市新橋鎮人民政府橫二路改擴建項目
機場路、團山路等五條道路改造工程項目
泰州市海陵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經東一路北延、春景路北延、海曙路東延項目
泰州市海陵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盛唐路北延工程(盛唐花園西門-鳳凰路)項目
周山河路等九路項目;
新店花園配套路網泗水路、懷遠路、桐柏路項目
宿松路(錦繡大道-始信路)工程項目
云谷路(始興路—滬蓉高速)工程項目
新安江路建設工程(橋頭集路-沿河西路段)
肥東縣合肥東城新市鎮山水路等12條道路建設工程項目
肥西縣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巢湖路翻建改造工程項目
長崗新航路(紫羅路-紫荊路)、紫薇路(團肥路-機場便道)項目
西北生活區道路改造項目
集美新城軟件園三期高速公路以北研發區三期市政道路項目
晉江市崇順街東延伸段市政道路工程項目
晉江市蓮嶼片區改造(一期)市政配套道路工程項目;
泉州臺商投資區第四縱路工程項目
泉州臺商投資區東西主干道二期工程項目
泉州臺商投資區秀張路(張經二路—濱海路)工程項目
泉州臺商投資區張經支一路市政工程
軟件園三期高速公路以北研發區市政道路二期工程項目
廈大科技園啟動區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項目
閩清白金工業園二期支路I道路工程
南安市城六路(柳湖南路支路)市政道路工程
南海五路道路工程
南靖縣中山南路(南環城路至城中村分界道路)市政工程
柯井路(三都路-蓮花洲路)道路工程
福州市林浦一、二期地塊周邊道路工程項目
福州市湯斜物流園周邊道路工程項目
港尾鎮湯頭至東坑道路改造工程
灌口中路(三南路~圣巖路段)一期工程
國際企業大道(福興路——靈里路、靈里路——外層環灣快速路)項目
國際企業大道復線項目
惠安X308(惠紫公路—世紀大道段)提升改造項目
集美新城華夏神游地塊配套道路工程
寶秀小區周邊市政道路(1號、5號)項目
湄洲灣至重慶高速公路福建境三明(莘口)至明溪(城關)段項目(調整)
建寧縣城關至報國寺公路工程項目
明溪縣蓋洋至丘坑(寧化界)公路改建工程項目
ZX4609菜溪巖風景區至聯二線公路工程項目
福建省“鎮鎮有干線”公路項目漳平市拱橋鎮至縱五線(溪仔口)公路(ZX7206)工程
福建省“鎮鎮有干線”公路項目漳平市永福至封侯段公路(ZX7204)工程
漳平市吾祠鄉至縱五線(陳地村)公路(ZX7205)工程
漳平市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至赤水鎮公路(ZX7208)工程
鐵湖工業園區二期道路及土石方工程
X954線福安白塔至溪潭公路
鐵湖工業園區二期道路及土石方工程項目
福安市白馬港區灣塢作業區至縱一線(郭厝塘)公路項目
湄洲灣產業園主干道東五街一期工程項目
聯十一線涵江連接線工程建設項目
石獅市錦蚶路公路工程項目
中國包裝印刷產業(晉江)基地園區道路工程項目
紫帽片區市政道路工程第一標段(沿紫路、對山路和紫湖路)項目
鳳凰路道路工程項目
沈海高速公路泉州機場連接線工程
福州市前橫南路南段道路工程
福州洪山橋至洪塘大橋拓寬改建工程(洪山橋至三環路段)
福州洪山橋至洪塘大橋拓寬改建工程(洪塘大橋段(含洪塘互通)
福州市道慶洲過江通道工程
福州市雁山路道路工程項目
泉塘支路道路工程
羅源灣開發區北工業區松岐北路改造工程
南靖縣靖城組團金城路(高新中路至靖城高速出口處段)市政道路工程
南靖縣靖城組團高新中路(橫十線南靖縣靖城鎮草前村(龍海界)至牛崎頭段公路工程B標段)工程
南靖縣中山北路延伸段道路工程
晉江市時尚服飾織造園寶殿路項目;
晉江市時尚服飾織造園廣井路項目
橫四線光澤縣(十里鋪至高田段)新建工程項目
建甌上峰景城與市工商局至高鐵西站連接線改擴建項目
莆田濱海大道秀嶼段市政工程
廈門軌道交通1號線塘邊站地塊配套項目
永春縣輕工新城機械園場地平整及道路工程
枋湖文化旅游產業園東側市政道路項目
南安石井港口現代物流項目疏港路工程(北段)
屏南縣迎賓大道及周邊建設項目一期(G237城關段片區路網建設項目)
廈門新機場臨時運輸專用通道工程
平潭綜合實驗區環境與國土資源局代安徽省科學技術咨詢中心對海壇天神風景區至南海鄉政府主線ZX1611項目
霞浦縣廉租房南路道路工程項目
寧德市明月路道路工程項目
寧德市金漳路工程項目
同安雙溪片區市政道路工程項目
羅源灣開發區北工業區部分路網工程項目
董任路(新源路-中宛路非鐵路段)工程項目
長樂市體育中心周邊道路工程(體育場路、港南路、場南路)、長樂市營融路(峽漳路-占前路)道路工程
南安石井港口現代物流項目濱海大道(東段)
南安石井港口現代物流項目疏港路工程(北段)
寧德市社會福利中心道路填海項目
華屏支路2道路工程項目
華屏支路道路工程項目
福州市華林高架跨站東路道路工程項目
福州市金塘路(洪灣路~金洲路段)道路工程項目
福州市紅光路改造工程項目
福州市坂中路東段(秀峰路~站東路)道路工程項目
福州市金塘路(洪灣路~金洲路)段道路工程
福州市瑯歧環島路一期工程項目
福州市坂中路西段(福飛路~現狀坂中路)道路工程
長樂市漳江大道及營濱東路道路工程
福州市紅光路改造工程項目
福州市后嶼路改造工程項目
福州市建新北路(麥頂小學東路~閩江大道段)道路工程
福州市三遠家園安置房配套道路工程
仙游縣世行IV農村公路改建項目
寧德市中心城區石湖路、玉塘路、九龍路工程
霞浦縣松山路(南段)道路工程項目
寧德市保障性住房三期至工藝博覽城西側配套道路路基工程
霞浦縣水門畬族鄉至聯七線公路(含水門機場支線)項目
省道201與金灣路連接線(義聯西側規劃道路)工程
團圓路道路工程項目
寧德市東僑市政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工業路北段延伸道路工程
寧德市東僑市政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西陂塘路道路工程項目
寧德市東僑市政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科路道路工程項目
港尾鎮湯頭至東坑道路改造工程項目
漳州市南江濱路建設工程項目
園片區道路工程-經六路(石錦路-東港路延伸段)、市府南路(學府路-經六路)、留學生創業園南側12米路
杏林灣中移動產業區周邊道路項目
集美新城錦亭北路西段道路工程
翔安西路(海翔大道-翔安南路段)道路工程
美北部新城區僑英路(樂天路-縱三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建設項目
“鎮鎮有干線”縱四線(鋪下村)至仙夾鎮公路工程
正新二期西側用地橫一路工程項目
永春縣桃溪流域綜合治理東平石鼓達埔蓬壺段項目
漳平市永福鎮至漳平城關(頂郊村)公路(黃祠至城關段)工程
漳州市南江濱路建設工程
信毅路下穿通道工程項目
杏濱路提升改造工程
杏林灣中移動產業區周邊道路項目
杏西路改造工程項目
新蓮路市政化改造工程項目
翔安新城片區新城中路二期工程
巷北五期黎安片區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項目
廈門市海滄區貨運通道(馬青路-疏港通道段)工程項目
翔安X2013-02工業招拍掛項目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項目
翔安新城鼓鑼片區市政配套工程
西濱路提升改造工程
霞浦縣體育北路道路工程項目
祿源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二期)道路工程項目
廣昆高速容縣互通至火車站公路工程
南寧市玉成路(銀海大道-東風路)工程項目
賓陽縣賓蓮路道路改造工程
貴港大嶺至橫縣良圻公路(橫縣馬嶺至良圻段)
南寧國際物流基地11號路(物流基地21號路~1號路延長線)工程
南寧國際物流基地32號路(平樂大道~物流基地12號路)工程
南寧市振良大道(平樂大道—振邦路)工程項目
廣西桂林繞城高速公路(靈川至僚田段)路面改造工程項目
廣西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僚田至鹿寨北互通)水泥砼路面改造工程
潿洲島一號路項目
南寧市五象新區萬錦路(新邕路-五象大道)工程
賀州市路花水庫淹沒區復建公路工程
南寧市良玉大道(平樂大道-良慶大道)工程項目
南寧臺灣健康產業園路網一期工程項目
防城港市文昌大道東段工程
南寧市城市東西向快速路西段(清川大道~民主路)工程
南寧市安吉片區新峰路工程
南寧市松柏路(長堽路延長線—云景路延長線)
南寧市環城高速公路收費站改建項目
荔浦修仁至金秀公路項目
南寧市瀘塘路(秀峰路~邕武路)工程
南丹吾隘至東蘭公路長樂連接線項目
南寧市塘根路(昆侖大道-高環)工程
南寧市現有高速公路東環改快速路一期工程安吉大道連接線工程
南寧市金侖路(昆侖大道-高環)工程項目
柳南高速公路改快速路工程(三岸收費站~那容互通立交)
廣西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僚田至鹿寨北互通)水泥砼路面改造工程
南寧市緯五路工程(安吉大道—經二路)項目
G321三江縣良口至梅林公路工程項目
南寧市現有高速公路東環改快速路火車東站段(鳳凰嶺路立交~鳳嶺北路立交)
南寧市蓉茉大道北延長線(鳳嶺北路延長線—昆侖大道)工程
瑤山至南丹(含南丹縣城繞城線)公路工程項目
南寧龍象谷文化旅游生態示范項目一期道路工程
北流市荔枝場新區2.4平方公里及其延伸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1號、2號、5號、12號、14號路)
北流城區至廣西玉林市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二級公路工程項目
北流市荔枝場新區2.4平方公里及其延伸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1號、2號、5號、12號、14號路)
北流市工業大道二期工程建設項目
大任產業園路網迎賓路項目
大任產業園路網(工業路)項目
大任產業園一期路網(白任路)項目
桂平市社步至麻垌公路工程項目
邕津路(沙濱路—下津路)工程
樂賢路保障房1號西側路(樂賢路~富園路)工程項目
南寧市富園路(規劃三路~五象大道延長線)工程
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武華大道擴建工程(楊丁至高速路口段)項目
貴港大嶺至橫縣良圻公路(橫縣馬嶺至良圻段)
賓陽縣縣城賓陽大道(城東新區二期段)道路建設工程
賓陽縣縣城城東大道(城東新區二期段)道路建設工程
賓陽縣縣城文明路(城東新區二期段)道路建設工程項目
柳州市陽和工業新區長安路道路工程(古亭大道-圣塘路段)
新圩至露塘公路新建項目
柳州火車南站周邊地區舊城改造項目——路網工程項目
柳州市鵝山路東段下穿工程
柳州市蓮花大道工程
融水鎮新國村至小榮村公路項目
浮石至融水公路提級改造工程(第二期)
柳州市陽和工業新區長安路道路工程(古亭大道-圣塘路段)
2014年云龍鎮基礎設施完善工程項目
富文鎮排水管網工程
龍河鎮排水管網工程
定安縣清潭亭處至新竹路轉盤處道路改造項目
定安縣岳崧一橫路市政工程
世行貸款甘肅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武威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世行貸款甘肅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武威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榆中和平工業園區徐家營園區道路新建工程
甘谷縣保障性住房五里鋪小區道路工程項目
中國供銷甘肅東部(甘谷)物流中心環道道路建設工程
甘谷縣保障性住房五里鋪小區道路工程
武山縣洛門鎮富源西路中段道路改擴建工程
天水市麥積區穎川佳苑道路工程項目
天水市成紀新城路網一期工程
發改委發布關于推廣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的通知
8月30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廣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的通知。通知提出,堅持尊重意愿、存量優先、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兼顧其他非戶籍常住人口,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在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方面,主要是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降低落戶門檻或探索差別化落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實取消落戶限制要求并優化戶籍遷移服務等。山東濟南和云南昆明全面取消城區落戶限制,有產權房屋的非戶籍常住人口在房屋處落戶,無產權房屋的在租賃房屋處或單位集體戶、社區集體戶、人才集體戶等落戶。
全文如下: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推廣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的通知
發改辦規劃〔2021〕66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2014年起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陸續設立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為充分發揮試點地區的示范帶動效應,2018年、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分別公布《關于印發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經驗的通知》《關于推廣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的通知》,現推廣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
一、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
堅持尊重意愿、存量優先、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兼顧其他非戶籍常住人口,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一)在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方面,主要是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降低落戶門檻或探索差別化落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實取消落戶限制要求并優化戶籍遷移服務等。山東濟南和云南昆明全面取消城區落戶限制,有產權房屋的非戶籍常住人口在房屋處落戶,無產權房屋的在租賃房屋處或單位集體戶、社區集體戶、人才集體戶等落戶。重慶永川區和璧山區取消務工年限等地區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從凈流出轉變為凈流入。江蘇南京取消地區年度落戶名額限制,降低6個市轄區落戶門檻。廣東廣州7個市轄區探索實施與中心城區差別化落戶政策,降低學歷等落戶門檻,允許全日制大專學歷等符合條件人員直接落戶。遼寧鞍山快速落實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取消落戶限制的要求,并開通戶籍“全城通辦”線上線下服務,大幅提高戶籍遷移便利度。
(二)在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主要是根據農業轉移人口需求加強義務教育學位供給、優化醫療衛生服務、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等。湖南郴州在試點期間增加義務教育學位約12萬個,海南瓊中建設華中師范大學瓊中附屬中學、增加學位約0.4萬個,河北固安第八小學增加學位約0.2萬個,為適齡學生特別是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提供優質教育。山東諸城建成由三級乙等綜合醫院、三級甲等中醫院、疾控中心、幾百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組成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縣域內就診率達98%。湖北隨州通過政府建設、商住小區配建、企業自建、長期租賃等方式籌集公租房約1.8萬套,湖南湘潭籌集公租房約2.9萬套,寧夏銀川分配保障性住房約4.5萬戶,對農業轉移人口等重點人群“應保盡保”。福建上杭以公建民營方式發展普惠養老,河北盧龍發展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健康管理和急診急救等多項服務。吉林公主嶺范家屯鎮整合設立12個社區,每個社區設立公共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貴州“十三五”期間推動約182萬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成為新市民,增強城鎮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推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約5個百分點。
(三)在提高農業轉移人口職業技能素質方面,主要是流入地政府結合重大工程開展培訓、流出地政府主動靠前提供培訓、統籌調動企業和職業院校培訓力量等。北京延慶區實施服務于世園會和冬奧會的培訓行動,開展服務保障、園藝花卉、壓雪造雪等培訓約1.2萬人次,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河北涉縣將焊工、電工、烹調等培訓班辦到農村富余勞動力家門口,開展培訓約0.6萬人次。貴州清鎮建成職業教育城,強化農業轉移人口等人員的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每年畢業生達3萬余人。吉林梅河口依托政府定點培訓機構開展養老托育等培訓,依托大型企業開展新型學徒培訓。廣西荔浦聘請職業院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在農民工創業園內開展培訓,80%以上參訓人員成功轉移就業。
二、提高城市建設與治理水平
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著力建設宜居、韌性、創新、智慧、綠色、人文城市,不斷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在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方面,主要是改善老舊小區居住條件、推進老舊廠區轉型培育新動能、推動老舊街區打造街區經濟等。四川江安通過財政出資并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改造老舊小區約70個,改善萬余人居住條件。寧夏銀川興慶區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市場化運作,引入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企業,按不同比例分擔改造資金。江蘇南京利用老舊廠區土地及建筑,培育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及經營性項目。重慶潼南區改造盤活零星邊角地等“碎片化”土地,建設文化體育公園等市民公共空間。江蘇揚州統籌改造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及老宿舍、老宅子、老市場。
(五)在提升城市發展韌性方面,主要是結合醫院改造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健全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海綿城市等。廣東英德響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結合醫院改造升級,購置大型醫療設備,建設核酸檢測PCR實驗室。四川金堂統籌增強筑堤、拓卡、清障、疏浚等防洪能力,適度超前建設排水管網,全面消除嚴重易澇積水區段。四川遂寧健全雨水花園、下凹綠地和透水鋪裝等海綿設施,增強“滲、滯、蓄、凈、用、排”功能,并利用物聯網技術布設監測設備及平臺,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
(六)在增強城市創新能力方面,主要是導入大城市科技教育資源、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健全產業園區配套設施等。江蘇溧陽與中關村科技園區合建溧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吸引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等科研機構入駐。吉林梅河口引入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等高端教育醫療資源,打造先進教育科技和醫療康養基地。浙江海鹽與發達國家相關機構共建北歐(丹麥)工業園、歐洲(德國)工業園等產業技術合作平臺。山東諸城建設企業共用共享的標準廠房和技術研發轉化中心,降低企業投產成本、吸引眾多企業入駐。
(七)在推動城市智慧化運行方面,主要是促進公共數據開放共享、引導社區服務線上辦理、建設智慧停車信息平臺等。湖北老河口建成政務云數據中心,橫向匯聚部門政務數據,縱向連接地級市和省級政務平臺,實現90余個政務事項“一事聯辦”、800余個政務事項“一窗通辦”。云南騰沖推動主要公共場所5G網絡全覆蓋,建成智慧城管指揮中心,實現公安、交通、旅游、公共服務等信息聯通應用。重慶璧山區打造社區服務“城市生活網”,引入線上商戶約0.3萬家,為居民提供線上社區服務約200項。河南新密將近萬個停車位統一納入智慧停車信息平臺,并釋放出約0.3萬個機關事業單位停車位,實現市民出行就近停車、錯峰停車,基本解決“停車難”問題。
(八)在促進城市低碳化改造方面,主要是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推行清潔能源供暖、發展綠色建筑等。北京順義區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建設項目審批要求,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發展,引導低耗能低污染企業入駐產業園區。江蘇鎮江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碳排放影響評估制度,完成園區循環化改造,每年減少碳排放約2萬噸。浙江富陽關停騰退造紙類企業千余家,騰出產業空間約2萬畝,每年減少煤炭消耗約200萬噸。河北盧龍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大型公共建筑采用裝配式建筑、使用綠色低碳建材,河南鶴壁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江西撫州對綠色出行、綠色消費、垃圾分類、參與植樹等發放“碳幣”,居民可直接用于生活消費。
(九)在優化創新城市治理方面,主要是推進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設市、科學調整收縮型城市區劃、盤活存量低效建設用地等。浙江龍港統籌推進大部制改革和扁平化管理,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龍港鎮、設立縣級龍港市,形成行政管理創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設市模式。黑龍江伊春15個市轄區整合為4區4縣,實現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合理集中。湖北長陽探索國土整治、限期開工、依法收回、重新出讓、騰籠換鳥等方式,提高存量建設用地利用效率。貴州凱里引導居民和社會力量參與市容秩序管理,參與的社會組織達100余個、志愿者隊伍達4萬余人。北京密云區免費開放城區10余所公辦學校體育場館,滿足市民健身鍛煉需求。
三、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促進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十)在健全農村資產抵押擔保融資機制方面,主要是引導金融機構下沉服務重心、設立政策性風險補償資金或擔保公司、拓展農村資產抵押范圍等。山東淄博組織農擔公司和銀行支持數字農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信用為基礎提出申請、農擔公司提供擔保、銀行提供貸款,發放數字農業類貸款約3.5億元。四川崇州發展“農貸通2.0版”,推進農業生產設施設備和農作物等9類農村資產抵押融資,發放貸款約28億元。河南長葛實行“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抵押 貸款保證保險 政府風險補償資金”方式,發放貸款約4.5億元。廣東廣州花都區推進生豬抵押融資,發放貸款約2.3億元。
(十一)在健全科技成果入鄉孵化轉化機制方面,主要是加強涉農科技研發應用、引導城市人才入鄉發展等。重慶潼南區建設檸檬產業研究院,研發檸檬精深加工技術約300項,檸檬種植面積達200余平方公里。河南長葛引入中國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和種業企業,共建現代種業研發平臺。四川成都郫都區建立城市人才加入鄉村制度,制定申請、初審、表決、公示、頒證等新村民引進程序,吸引鄉村旅游等緊缺人才約100名,帶動約0.2萬名專業人才進村到戶。
(十二)在推進城市公共設施向鄉村覆蓋方面,主要是推進城鄉污水垃圾統籌收集處理、城鄉客運一體化、城鄉物流配送網絡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等。福建漳州長泰區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鄉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鄉村生活垃圾收集率達95%。湖南湘潭推進鄉村生活垃圾處理付費制度全覆蓋,既減少垃圾總量、又減少財政支出。吉林梅河口引入社會資本開展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機械化清掃率達90%。河北涉縣推進村村通油(水泥)路和公共客車,公交化客運服務覆蓋約80個行政村。四川達州建設城鄉物流配送信息平臺和專線網絡,促進快速消費品、建材家居、農副產品、農資等城鄉互通。寧夏鹽池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農村自來水集中供水率和水質達標率均達100%。
(十三)在推進城市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方面,主要是建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發展城鄉教育聯合體等。浙江嘉善完善縣域醫共體,建成5個診斷共享中心、13個基層“云診室”平臺。河南登封按照二級綜合醫院標準建成5個縣域醫療次中心,把優質醫療資源引入基層。廣東韶關采用支教交流和師徒結對等方式,促進優秀義務教育教師在城鄉間交流輪崗。江西萍鄉采用以定向培養為主、以師范生支教和“銀齡講學”等為補充的方式,提高鄉村教師隊伍水平和學校辦學質量。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圓滿收官,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試點示范任務順利完成。試點示范地區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產生了不少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為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領域的面上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持續總結提煉,印發三份推廣經驗文件、推出180條典型做法,并從中凝練出30項政策舉措納入政策性文件,成為全國性制度安排和政策設計。各地區要認真學習借鑒并應用典型經驗,不斷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工作取得新突破。
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試點示范已到期,試點示范工作到此結束,相關文件同時廢止。同時,鼓勵這些地區繼續探索,圍繞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突破,不斷創造實踐經驗和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