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家庭負擔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職業女性。3歲以下兒童的照顧成為“雙職工”家庭的“最大煩惱”,尤其是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一些年輕母親坦言,由于缺少托兒所,也沒有人幫助照顧孩子,降低了他們生第二個孩子的熱情。
據潮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統計,2019年活產30158例,2020年活產25764例,出生人口負增長。
目前,社區護理服務還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勞動力成本高、護理模式單一、護理服務質量不高、缺乏專業性等問題和不足,無法贏得家長的足夠信任。因此,如何解決雙職工家庭的“剛需”,如何在“門口”接受普惠、安全的托兒服務,進而釋放更多的生育能力,將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話題。
昨天,記者采訪了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請他們就如何加快托兒所服務體系建設、增強家庭獲得感等問題討論意見,提出建議。
市人大代表王文杰:擴大教育規模,滿足嬰幼兒保育需求
在市人大會議上,王文杰關注了一個話題,那就是探索推行社區公共托兒所服務以有效解決困難市民的幼兒保育問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調整后,各地出生率和新生兒數量明顯增加。因此,一些家長,特別是年輕的家長,面對這一現象或多或少會感到焦慮,王文杰坦言,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王文杰認為,我市學前教育還有很大的發展和完善空間。應給予學前教育更多的關注和投資,包括0-3歲的嬰兒護理。政府應該在這件事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一方面,要求教育主管部門挖掘潛力、增加容量,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幼兒園擴大辦學規模,適度放寬招生年齡限制,并嘗試增設托兒所,吸納0-3歲的困難幼兒;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要盡快謀劃,充分調研,科學決策,出臺政策指引,吸引社會資源和社會資本進入學前教育領域,最大限度地增加各類幼兒園的學位數量。在保證現有規模、水平和質量的前提下,逐步滿足0-3歲嬰幼兒的需求。
“隨著潮州城市建成區的不斷擴大,新城區涌現出許多新的居住區和新樓盤。這些新社區的許多家庭都是剛結婚的育齡夫婦??梢灶A見,未來幾年,我市學前教育需求仍將保持旺盛。”為此,王文杰建議,在今后的城市規劃中,政府對開發商是否新建住宅小區應給予強制指導。開發商必須提供學前教育機構、幼兒園和托兒所,以便他們可以方便地進入附近的幼兒園和托兒所。這將徹底解除年輕父母的后顧之憂,讓我們的市民工作更安心,讓我們的城市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