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十月二十六)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節氣,“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節氣開始,大風降溫一場接一場,雪下得也越來越勤。這個季節里干燥寒冷,
傷風感冒、咳嗽氣喘等疾病會不請自來,因此,此節氣最好溫補,不僅要堅持冬季養腎、護心的養生總原則,還要注意以人體調養、祛寒育腎為目的。
大雪時節養生應遵循《黃帝內經》“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則,早睡可養人體陽氣,保持身體的溫熱;晚起可養陰氣,待日出而起,可躲避嚴寒。
一項關于心腦血管病發病的時間性研究發現,早晨7~9點,是心肌梗死等猝發性心臟病和腦中風的高發期,因此,老年朋友晨練時,最好在9點后,陽光充足,樹木開始光合作用,排出大量負氧離子。
天人相應,此時自然界萬物升發,老年朋友此時做有氧運動則能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為來年春天生機勃發做好準備。
去寒保暖護好頸肩胸
大雪節氣,冷風容易通過頸部將寒氣帶給身體,引起嗓子疼、發炎等,尤其對頸椎不好的人來說,冬季穿高領衣服、出門戴圍巾很重要。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及腳都要注意保暖。
老年人睡覺少穿衣
老年人身體弱,睡覺時喜歡多穿衣服,但不利健康。
脫衣而眠可以很快消除疲勞,使各器官休息。
穿厚衣服睡覺會妨礙皮膚正常“呼吸”和汗液蒸發,會越睡越冷。
經絡養生
怕冷、腰膝酸軟、喜溫暖、喜熱飲、小便清冷、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由于人體的衰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長期熬夜、食用肥甘厚味、酗酒抽煙、房事過度等)以及慢性疾病的消耗,都會引起命門火衰。尤其是寒冷的大雪節氣,補養命門之火顯得格外重要。
大雪正是調補“命門之火”的最佳時節。
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難經》描述命門
命門位于肚臍以及兩腎所在的區域,命門之火簡稱命火,是儲存在命門中的真陽,產生熱能,是推動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生理活動的基本動力。
命火之于人體,猶如天上太陽,人有了這一點命火,就能神氣蓬發,健康成長,反之,就會疾病叢生,壽命不長。
擦腰通氣血
督脈主人體一身之陽,是陽脈之海。命門穴位于督脈之上,在肚臍相對的腰椎棘突間,即第二與第三腰椎棘突間。按摩此處能夠疏通經絡、激發命門之火,命火足則全身得以溫煦。
癥狀:腰部酸軟沉重不適,負重時癥狀加重,甚者腰膝酸冷疼痛、凌晨腹瀉。
方法:面南而站,兩掌重疊,按放于命門穴處,兩掌同步上下摩擦命門穴區域,使該區域發生溫熱感為佳,每天做1~2次,每次至少10分鐘。
or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貼臍暖脾胃
肚臍是命門之火通于脾胃的關鍵之處。將藥物直接敷貼于臍部,可補益陽氣,疏通氣血,用來預防和治療命門之火衰引起的消化系統不適。
癥狀:腹中冷痛,大便泄瀉,食欲不振,面黃神疲等。
方法:取小茴香、巴戟天各20克搗碎,與等量的粗鹽一起裝入布袋,微波爐中加熱1分鐘后置于肚臍上,涼后即換。
每次堅持20分鐘,每周堅持做2次。感覺到腹內有熱氣升騰,即是命火溫暖脾胃的征象。
情志養生
大雪時節人的情緒易處于低落狀態,故應注重精神調養。
要注意情緒平和,許多疾病都是由情志所引起的。故平時一定要保持穩定的情緒,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興奮。
調養精神的較好方法是多曬太陽,互相交流,同時加強體育鍛煉,盡量避免緊張、易怒、抑郁等情緒的發生。
冬季進補
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進補要因人、因時、因地。經過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人體臟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能夠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御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從而事半功倍。
我國民間素有“冬季進補,開春打虎”的俗語,說明了冬季進補的重要意義。桂圓、大棗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熱量多,對于素體虛寒、陽氣不足者尤宜。
一些身體虛弱的老年朋友在食補的同時,也可以用補腎延年的藥物進補,如人參、西洋參、黃芪、杜仲、枸杞子等,在寒冷的大雪時節適量服用,可滋補腎陽,溫通血脈,促進血液循環。
“補”重要“通”亦重要。中醫所謂的“通”是指氣血、經絡的暢通,氣滯血淤,經絡郁阻,會導致疾病。冬季最簡單的“通”法是多吃蘿卜。
白蘿卜消積滯食、化痰清熱、解毒,吃油膩食物后,吃點生蘿卜可解膩、消食順氣。不過,白蘿卜性寒,脾胃虛寒、進食不化或體質虛弱者,宜少食;白蘿卜破氣,服人參等補藥后不要食用。
大雪進補,應神補、食補、藥補、酒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神補:冬季神補應順應收藏之性,經常閉目養神;不計較小事,不參與無原則的爭執和較量
食補:以補陽為主,根據自身陰陽,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
藥補:老年人或身體虛弱的人,常用補藥有人參、黃芪、枸杞等,可做成藥膳食用。
酒補:酒為百藥之首。大雪時節,天氣寒冷,適度飲用白酒,溫通血脈,抵御寒氣。酒對應八卦中的坎卦,而坎應腎,酉時是腎經最旺之時,腎能藏住精氣。因此,喝酒應盡量在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