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得最后一個節氣是霜降,這個節氣也是從秋天到冬天得一個過度時期。在霜降之后,畏寒得植物們都停止了生長,樹葉經過秋霜的洗禮,逐漸變成紅黃色,大街小巷,漫山遍野,如火似錦,非常壯觀。
這樣得風景是真的很美,但,這個時候也是經常有冷氣來襲得時期,因此要做好霜降時節的養生保健非常重要。
唐山市中醫醫院肺病科主任中醫師孫惠敏提醒大家,霜降節氣要預防以下幾個方面。
燥邪容易耗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結、皮膚干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肺的功能容易受到影響,而出現鼻咽干燥、聲音嘶啞、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癥。
因此,秋季養生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養陰,早起呼吸新鮮空氣,以利舒肺,能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霜降前后是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高峰,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上感等。為預防這些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有哮喘發作史的人尤其要注意增
減衣服,外出時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對呼吸道的刺激而發病。搓揉迎香穴(鼻翼兩側),練練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于我們預防呼吸道疾病。
霜降節氣也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由于寒冷的刺激,人體耗熱量必然會增多,新陳代謝相應的也要增強食欲旺盛,食量增加,,胃液及各種消化
液分泌增多,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影響已有潰瘍的修復;再有氣溫較低,外出時難免吸入一些冷空氣,引起胃腸粘膜血管收縮,致使胃腸粘膜缺血缺氧,對潰
瘍的修復不利,還可導致新潰瘍的出現。有消化道潰瘍病史的人,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及自我保養,切忌冷硬食物傷胃。
另外,霜降節氣因天氣逐漸變冷,身體局部保暖不當,“老寒腿”等疾病的發病隨之增多。所以關節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護膝關節,在遇到寒冷刺激時,往往會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時可戴上護膝。
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霜降后一般是進補的好時候。動物從霜降開始要為過冬儲備食物。此時大自然都處在一個向冬天過渡的階段,我們人類也應該把“秋凍”放在一邊,適當地補充能量以健康地度過寒冷的冬季。
在霜降到來之前和到來之后,這一段時間可以多吃一些生津潤燥、補肺固腎、和胃健脾的食物。
“春天吃花,秋天吃果”,大家可以根據各自己得身體狀況,選擇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雪里蕻)、大棗、芝麻、核桃、蘿卜、白薯、山芋、山藥、藕、荸薺、蓮子、百合、蜂蜜、栗子等食物。
要注意得是,這個節氣要少吃寒涼得東西,海魚、蝦、各種冷飲等這些,避免傷肺傷胃引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