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兒”是什么?是小時候玩不膩的惡趣味游戲,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熱鬧,是念念不忘就好那一口的家鄉味道。
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年味兒、家鄉特產,展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往年春節一過,回到家鄉過年的游子收拾行囊“返工”時,就是一年一度曬“好家貨”的幸福時刻,五花八門的好家貨,恨不得塞滿行李箱、后備箱的每一個角落。2021年春節將至,與往年歸意濃厚擠進春運大潮不同的是,因為疫情原因,許多人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選擇了就地過年,人們內心對家鄉情、家鄉味的思念更甚,人們通過置辦家鄉年貨、視頻跟爸媽學做家鄉特色美食等方式,體驗家鄉的年味兒,通過曬“好家貨”來傾訴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
從臘八開始啟動的京東年貨節,因其優秀的品質和服務,成為消費者置辦年貨的首選平臺,京東也特別上線各地區年貨專屬會場,每天一個產業帶源頭好物陸續上線,更有國潮、非遺聯名、老字號等帶有傳統年俗的家鄉年貨,大牌新品、獨家定制禮盒、IP聯名等年貨“新勢力”陸續登場,讓人們的思鄉情愫有了實實在在的載體。
人們在選購家鄉好貨的同時逐漸感受到獨屬于家鄉的年味兒。川黔的白酒、山西的老陳醋、東北的大米、西北的土豆、山東的花生油、福建的茶葉、內蒙古的牛肉干、北京的京八件……滿滿的都是家鄉的年味兒。京東大數據顯示,在全國人民的消費數據中,不同省市對于年貨的消費習慣各有特色。例如,北京特產燕窩、稻香村京八件、牛舌餅,深圳特產沙井蠔、光明乳鴿、雞仔餅,湖北的武漢鴨脖、良品鋪子、丹江口翹嘴鲌……每一款大受歡迎的“好家貨”都代表了獨一無二的家鄉年味兒,連通著家鄉親人的牽掛,溫暖吹散了異鄉人的鄉愁。
與此同時,漂泊異鄉的人們也不約而同地在各大社交平臺曬出自己的年貨清單,與更多人分享自己饞了一年的“好家貨”,從美食美酒、營養禮盒到時尚潮物應有盡有,很多人也通過別人分享的“好家貨”,了解到全國各地風格各異的年俗文化和吉慶氣氛,醇厚鄉情的交匯讓“好家貨”成為各大平臺上人們抒發過年期待的熱門話題。
但是隨著疫情的沖擊,現在回家過年已成奢望。不妨就靜心呆在異鄉,聆聽著越來越近的新年腳步聲,遙寄對新年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