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笑笑生是誰啊?
關于《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的真實身份,世人一直眾說紛紜。近日,在山東省諸城市召開的《金瓶梅》作者學術研討會上,圍繞本地學者張清吉提出的“丁惟寧說”,來自全國各地的20位“金學”研究者進行了深入探討,困擾400多年的謎底有望浮出水面。 成書大約在明代萬歷年間的“第一奇書”《金瓶梅》,作為一部“禁書”“奇書”而聞名于世,并具有獨特的文學價值和藝術成就。作者“蘭陵笑笑生”作為第一位獨立創作長篇小說的作家,其真實面目成為歷史謎團,50多種說法各持己見。 張清吉10多年來致力于《金瓶梅》作者的研究、考證,根據該書書寫語言是山東方言、書中的地理、經濟、掌故以及對抄本流傳線索的梳理,廣泛搜集民間文物資料,著作了《〈金瓶梅〉奧秘探索》一書,認定這部文學巨著出自明代嘉靖年間的一代鴻儒丁惟寧之手,諸城是這部名著的誕生地。這一學說得到了金學界的高度關注。 山東大學教授、山東省《金瓶梅》學會會長王平對張清吉的艱苦探索表示肯定,認為“丁惟寧說”的論點有很大的說服力,使金學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來自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等國內10多家高校的教授、專家在會上對“丁惟寧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關于“蘭陵笑笑生”的謎團有望在諸城找到源頭。 據了解,根據張清吉研究成果創作的電視劇《曠代奇人丁惟寧》將由哈爾濱電視臺正式投拍。 ■背景資料 在中國古代經典小說中,《金瓶梅》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它通過家庭生活寫了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從而開創了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沿著《金瓶梅》所開創出來的道路,《紅樓夢》問世了,中國古代現實主義小說達到了輝煌的頂點。如果沒有《金瓶梅》就沒有《紅樓夢》。然而,《金瓶梅》的作者誰?400年來在學界有50多人作為備考。 “蘭陵笑笑生”是《金瓶梅》的作者署名,但這個“蘭陵笑笑生”究竟是誰,數百年來一直眾說紛紜。被列入可能是《金瓶梅》作者的名單多達53人,其中時間最長、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王世貞說。那么,王世貞究竟是什么人?為什么從明朝開始就一直有人猜測《金瓶梅》是出自他的手筆呢? 成書于明代的《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白話長篇小說。在這部百回巨著中,作者以土豪惡霸西門慶發跡暴亡為主線,第一個把筆觸深入到家庭的日常生活,細致描寫了西門慶一家夫妻、妻妾、主仆之間的種種矛盾,多側面地反映了一個時代光怪陸離的社會生活畫卷。 《金瓶梅》的備受爭議,是因為書中有大量的性描寫。一方面,數百年間屢屢被以“淫書”之名而被列為禁書,而另一方面,又有許多文人學者因其文學水平之高而稱之為“第一奇書”。《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說:“《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近現代學者認為,在中國文學史上,《金瓶梅》是一座豐碑,它極大地影響了后來的小說創作。 《金瓶梅》的故事是從《水滸傳》中的一個片段演繹而來的。在《水滸傳》中,潘金蓮勾結西門慶害死了丈夫武大郎,這個作為配角出現的女人因此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人物。 而就是這樣一個備受爭議的女人,就是這樣一段在《水滸傳》中所占篇幅不過兩個章節的故事,后來卻被演繹成了另外一部皇皇巨著,其影響力甚至不亞于故事的母本《水滸傳》。這就是幾百年來同樣備受爭議的《金瓶梅》。 幾百年前的中國文學就這樣悄悄地拐了一個彎,但就是這看似不經意的一拐,卻給后人留下了一連串的謎,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稱為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之謎,這個謎的謎面就是該書的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 顯而易見,“蘭陵笑笑生”不是作者的真名,而是一個筆名。《金瓶梅》的作者為什么要署筆名?這位“蘭陵笑笑生”又究竟是誰呢? 在《金瓶梅》成書的年代,文化的正宗是經學,然后是史學、文學。文學之中又以詩文為正宗,至于小說和戲曲,則一概被視為“閑書”。在這樣一個普遍藐視小說的時代,加之書中又有大量男歡女愛之事,《金瓶梅》的作者不署自己的真實姓名,只是留下“蘭陵笑笑生”五個字的筆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也正是“蘭陵笑笑生”五個字的筆名,導致了自明清以來學者們對《金瓶梅》作者的真實姓名的長期爭論。 目前能夠找到的最早的《金瓶梅》版本是1617年的萬歷丁巳刻本,在這個版本中有一篇《金瓶梅跋》,這篇跋的第一句話說:“《金瓶梅傳》,為世廟時一巨公寓言。”而在明朝沈德符的《萬歷野獲編》則說是“嘉靖間大名士手筆”。也就是說,“蘭陵笑笑生”是明嘉靖間“一巨公”、“大名士”,圍繞著這樣的提示,人們對作者的真實身份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猜測。 在明代可以稱得上“大名士”的人實在是不少,王世貞、賈三近、屠隆、李開先、徐渭、王稚登等許多著名人物都被諸多各持己見的研究者列入了可能是《金瓶梅》作者的名單中。 在數十種關于《金瓶梅》作者的說法中,有一種說法時間最長、流傳最廣。這種說法從明朝就已開始,流傳至今已經有400多年,這就是王世貞說。那么,王世貞究竟是什么人?為什么從明朝開始就一直有人猜測《金瓶梅》出自他的手筆呢? 在明朝的記錄中,王世貞是最早擁有《金瓶梅》手抄本的人之一。而到清朝時,宋起鳳在《稗說》中直接寫道:“世知《四部稿》為弇州先生生平著作,而不知《金瓶梅》一書也先生中年筆也。” 宋起鳳所說的弇州先生就是王世貞。王世貞是江蘇太倉人,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官至刑部尚書。 王世貞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給后人留下了《弇州山人四部稿》、《藝苑卮言》等數百卷著作,是當時極具影響力的文壇領袖。 王世貞做過大官,又是當時文壇的領袖,應該說王世貞確實符合“一巨公”和“大名士”的標準。為什么人們會推測是王世貞寫了《金瓶梅》呢?這要從一則數百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傳說說起。 相傳:王世貞的父親王忬,得到了宋人的《清明上河圖》,因為嚴嵩很愛藏古董,他就去跟王忬索這個圖,但是王忬舍不得給他,于是找人搞了一張《清明上河圖》的贗品送給了嚴嵩,后來一個裱襯匠告訴嚴嵩這個畫是假的,嚴嵩大怒,于是加害于王忬。 一心為父報仇的王世貞打聽到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喜歡看帶有情色描寫的小說,于是就專門寫就了《金瓶梅》送給嚴世蕃看,而在把書稿給嚴世蕃之前,王世貞在每一頁的頁腳都沾上了少量的砒霜。 事情果真像王世貞所預料的那樣,嚴世蕃得到《金瓶梅》后愛不釋手,沾著唾沫一頁一頁翻看,當全書看完之后,嚴世蕃也毒發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