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下,溫州有錢還是泉州有錢
你好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 泉州比溫州高400多億元,同比增長泉州要低于溫州人口的話常住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員溫州都要多一些,但是差距不大但是光看市GDP未免有些偏頗消費水平上,溫州在東南沿海乃至長三角經濟圈內都是比較高的樓市恐怕也只有上海市區敢和溫州本地叫板了
溫州最高樓溫州世貿中心330M左右 目前浙江第一,地面以上68層,已經基本建成了泉州世貿中心樓高189米,共50層
溫州:激蕩30年,落寞10年
從中國城市的崛起回顧,位于東南沿海的溫州像是一個勵志又讓人嘆息的故事。
1978年的冬天,寒意料峭,春天已然不遠,中國開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以往被計劃經濟捆住手腳的溫州,仿佛重新獲得了生機,開啟了野蠻生長的道路。
在三十年的坎坷挫折中,溫州慢慢嶄露頭角,誕生了響徹大江南北的溫州模式。
直至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溫州陷入泥濘。2011年,洶涌而來的企業倒閉潮,讓溫州雪上加霜,民營經濟的神話才就此結束。
回顧過去40年,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是全球工業革命幾百年的縮影,那么溫州就是中國的縮影。
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生機與混亂、開放與保守、崛起與落寞。
溫州跌落神壇已經很多年了,如今我們嘆息溫州,嘆息的究竟是什么呢?我總結了以下4點。
1、輝煌后的失落
2、北方衰落,溫州躺贏
3、制造業的蒙塵
4、城建落后,朝氣失去
5、嘆息,也要感謝
01 輝煌與失落
2019年,溫州重回中國經濟30強。
唏噓的是,上一次溫州30強,要追溯到2008年了。
說溫州人天生驕傲,是因為在老一輩溫州人的記憶里,溫州發展基本是靠自己,甚至是面對強大的阻力發展起來的。
溫州自古以來就是破敗落后的存在,位置偏僻,三面環山,人口眾多,平原稀少,發展為城市是近幾十年的事了。
1978年的溫州,GDP排名全國67位,也是浙江最貧窮的地方之一。
到了2004年,溫州從幾百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獲了“CCTV城市中國”頒布的10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獎項。
當年的溫州也是中國創業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其它三個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
溫州的發展創造了一個奇跡,也如同一次工業革命,帶動整個產業由農業向工業快速轉變。
以至于后來,“鄉鎮經濟看蘇南,民營經濟看溫州”的口號響徹全國,溫州經驗被許多城市學習、借鑒和比較。
只是沒有人會想到,2005年炒房團的興起,將是溫州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再到后來,經濟危機和民間借貸危機的雙重打擊更是讓溫州一蹶不振。
民營企業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當年的神曲《江南皮革廠》作為一種 社會 紀實,也是每一位溫州人都哀嘆的悲歌。
02 北方衰落,溫州躺贏
風云變幻四十年,中國的經濟格局從東強西弱,演變成了南強北弱。
北方的衰落肉眼可見,以東北的衰落最顯著,昔日的“共和國長子”到今天的“投資不過山海關”,仿佛轉眼間的事。
2003年10月,振興東北戰略正式實施。細細數來,“振興東北”這一概念已經提了十七年了。
然而十七年過去,東北衰落的趨勢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政策扶持僅僅延緩了它衰老的面容。
最為典型的是東三省的省會,2018,沈陽、哈爾濱、長春的GDP還排在溫州前面,到了2019年就位居其后了。
興奮的市民看到此處,便高喊著溫州奮起,卻不知這些年北方城市經濟大幅度擠水,溫州殺入30強僅僅屬于一次“躺嬴”事件。
所以說,不是溫州太狠,而是對手太弱。
我們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經濟潮水的漲落,便會發現,東北衰落是 歷史 的導向,也是規律的結果。
沈陽等老牌城市被杭州、長沙、合肥等新興城市趕超是不爭的事實,但它們深厚的底蘊,不容忽視。
溫州趕超是經濟上的趕超,GDP并不等于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
與同樣以民營經濟發達、制造業出名的泉州相比,溫州經濟就遠遠被泉州碾壓。
2019,泉州GDP力壓溫州,高出了3300億,差距在進一步拉大。
人們不知道的是,在十年前,溫州和泉州還是在同一賽道,同一起點,屬于一個量級的選手,兩者都是2500億左右的規模。
然而十年后,泉州一個彎道超車,就把溫州遠遠甩在了后方。
在上世紀80年代,溫州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形成了鞋服、電器、汽摩配、泵閥等為支柱的制造業。
擁有“中國電器之都、中國鞋都、中國汽摩配之都”等33個“國”字號專業產業基地。
八九十年代的中國,繞不開溫州制造。90年代,溫州服裝更是統治了半個中國,人們身上穿的,大半來自溫州。
到了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溫州制造已經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了。
【鞋服】
溫州2020年鞋服產業目標突破1300億,而泉州2020年紡織鞋業產值將達5000億。
從上市公司的市值比較,泉州的安踏 體育 市值2000億,南極電商市值400多億。
溫州是多少?森馬服飾市值270億,奧康國際市值30億。
更尷尬的是,位于溫州西邊的中國鞋都工業園,園區內沒有一家鞋企的上市公司。
【汽摩配】
汽摩配領域上,冠盛企業是溫州汽摩配行業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目前市值34億。
寧波這些年涌現了拓普集團、均勝電子、旭升股份等八家上市公司,下游均為特斯拉、寶馬等世界一流車企,總市值超過千億。
【小家電】
小家電產業更加心酸,溫州家電業昔日的“四大花旦”分崩離析,月兔破產,奔騰變賣,康泉萎靡,飛科飛走。
寧波卻涌現了公牛、方太、奧克斯、帥康等全國知名企業。
【食品】
不少人說溫州食品產業臥虎藏龍,剛上市的熊貓乳品是溫州第一家食品企業,市值為80億。
而佛山生產醬油的海天味業,市值已經是溫州23家上市公司總和的4倍。
【緊固件】
溫州是全國的第三大緊固件市場,也沒有一家上市企業,而東莞的堅朗五金市值高達400多億。
同樣與泉州相比,2019年,泉州規模以上企業的工業產值約17594億,而溫州剛破5000億,大約是溫州的三倍,這個差距在十年前僅僅是1300億。
一個簡單而又可怕的現實是,溫州目前所有的知名企業,都已經是上個世紀的遺產。
盛極一時的溫州制造業,已經蒙上了塵埃。
1988年,溫州開始了新一輪的舊城改造,最先的改造工程從人民路開始,也是當時溫州幾十年來舊城改造最大的建設工程。
后來經過10多年建設,人民路的改建成為了當時國內舊城改造的樣板,溫州新時代的城建開端就此開始。
1999年,中國電信大廈建成,是當時的浙江第一高樓,現在你去黎明西路,還能看到上世紀溫州城建留下的影子。
臨邊上的新世紀商務、東方大廈、工商銀行舊樓、國信大廈等大樓,都還矗立在那里。
可惜的是,這些上世紀的輝煌,如今已然變成了破舊的代名詞,到了今天,溫州城建與諸多城市比較,已經是相對滯后的存在。
熱心的市民更是直言,城建方面,溫州落后杭州十年,落后寧波五年,擁有大城市的名氣,卻是小縣城的建設。
溫州也并非沒有緊迫感,從2010年開始,溫州啟動了綜合體、交通、綠化等等城市建設項目。
到2020年,城市面貌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但溫州效率還是太慢了。
以軌道交通為例,這是城市現代化的標志,一座沒有軌道交通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城市。
寧波的第一條地鐵建設耗時5年。而大部分為高架路段,且全線避開了市中心的溫州S1線,建設卻用了整整快7年的時間。
溫州慢,步步慢,距離地鐵成網的日子遙遙無期,廣大市民很是無奈,“其他城市是有施工年限的,溫州別問,問就是力爭。”
圖上畫畫,墻上掛掛,然后溫州規劃變成了鬼畫。
落后的城建,失去的朝氣,與先進城市差距不斷拉大。
年輕人看不到希望,自然選擇背起行囊,離開了這里。
有人說,城市命運與人的命運一樣,除了需要自身的努力,也要考慮 歷史 的進程,溫州也不例外。
我們是得承認,幾十年經濟的高速發展, 國家發展重心早已從第二產業轉到了第三產業,甚至在醞釀第四次工業革命。
溫州也一直無緣一條條政策和快速通道,到現在已經淪為中下級的低端制造業城市。
但這不是溫州這些年落寞的理由。
1984年,第一批沿海開放的城市有14個,比溫州強的城市只多不少。
后來溫州位居其上,為什么是溫州?又憑什么是溫州?
如今嘆息溫州跌落,嘆息的是,溫州用了30年的時間,由弱變強,擁有了逆襲的機會,卻在大潮中迷失,錯失了由弱勝強的時機。
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如果溫州能有長期遠大的規劃,讓溫州變得更加開放有吸引力,能夠在國家經濟大轉型的背景下,讓自己成為一塊產業升級的熱土,或許還能再次獲得發展的機遇。
只是溫州要做到這點非常難,尤其是在城市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
在回顧過去之余,我們除了嘆息,也要感謝。
感謝改革開放的宏觀背景,感謝我們父輩吃苦耐勞的拼搏,以此文致敬。
溫州人和泉州人誰更有錢?
客觀地說,論經濟健康度、發展前景和經濟實力。溫州和泉州已不在一個檔次。
不要以一個城市的建筑高低來評判兩個城市。在文化底蘊層面,溫州和泉州更是沒有可比性。
樓主只是去過溫州,我在溫州待了數年之久。本人是永春人,在泉州呆了很久,對自己故鄉泉州說不上門清,也算非常了解。至于溫州,我至今依然在,而且也非常了解,論戶籍還是溫州人。概而言之,以兩個城市本地比較,溫州比不過泉州。
溫州的名聲在外,是多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宣傳,另一方面是溫州的思維方式和經營方式。大部分溫州人以上海為中心,每天往來上海和溫州的飛機十幾班,汽車一個小時就有一輛直道車。溫州人背靠的是上海,學習的是中國最國際化城市的理念。泉州只知道往廈門跑,支撐泉州的是廈門顯然無法和上海相提并論。這也決定了溫州人的投資理念和經營方式要遠超過泉州。我一個上海社科院的朋友就說,溫州人現在已經熟練應用資本原作方式了。他們是在用錢賺錢。泉州人大部分還停留在產業發展階段,非常原始地生產產品賺錢
泉州和溫州這兩個城市誰比較厲害?
兩市2007中國城市GDP排名 ---------------------------------------------------
25 泉州市2288.60億 16.0% 閩01
27 溫州市2157.00億 14.3% 浙03
兩市2008中國城市GDP排名,增長率(上半年)
----------------------------------------
28、泉州市:地級市 1209.88 14.8% 福建省GDP最高城市
30、溫州市:地級市 1088.84 9.3% 浙江省GDP最高地級市
“愛拼才會贏”的閩南泉州和“敢為天下先”的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典型代表,如同兩個火車頭,拉動著中國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
溫州市: 面積11784平方公里,人口776.76萬。全市現轄鹿城、龍灣、甌海3區,瑞安、樂清2市和洞頭、永嘉、平陽、蒼南、文成、泰順6縣
泉州市:全市人口728.07萬,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轄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四區,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三市和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金門縣(待統一)。
經濟總量:泉州勝--------2007年經濟普查數據顯示:泉州GDP為2288億,第25名;溫州GDP為2157億,第27位。 兩地的面積、人口差不多的情況下,經濟總量泉州比溫州多
中國品牌:泉州勝--------溫泉對比焦點之首:誰是中國品牌之都?
泉州市企業當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5件(居全國地級市首位)、中國名牌產品33個。
溫州共有12個商標名列其上,中國名牌25個,相比之下,溫州存在不小的差距.
溫州擁有紅蜻蜓、美特斯邦威、奧康、莊吉、康奈等眾多品牌
泉州這幾年企業發展更為迅猛,擁有安踏、七匹狼、三興、愛樂、寰球、富貴鳥、貴人鳥、勁霸、匹克、恒安、柒牌、NBS、金鹿、拼牌、利郎、九牧王等品牌,溫泉都是以鞋和服飾打天下!
城市建設:溫州勝--------泉州無法比得上溫州,溫州市區極繁華,規劃也很好,相比之下,泉州市區就差得多,街道規劃混亂,不合理,但下面的晉江市,石獅市卻有相當規模甚至比泉州都要好得多,還有南安市也都不錯!
居民富裕溫泉兩市算平局--------溫州大老板極多,可說遍布全國,所以溫州市區要比泉州市區好.但也因為如此,錢是在少數大老板手中或者說集中在市區,所以城鎮貪富差距很,發展不均勻.相反的,泉州地區發展得比較平衡,到處都有明星城鎮,如晉江,石獅,南安等.
最后結果:既然對比,就要分出高下,幾個回合下來得出的結果是:泉州稍強于溫州!
寧波、溫州、廈門、泉州,浙閩4座沿海城市,誰更有發展潛力?
我國南方經濟發達,比如浙江省和福建省的民營經濟,一直以來素有口碑,很多人們用到的衣食行都跟這兩個省份息息相關,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品牌比比皆是,充分證明兩地的經濟活躍。
浙江省和福建省都有遼闊的海岸線,其中沿海城市更如明星璀璨奪目,浙江的寧波、溫州,福建的廈門、泉州,這四座沿海城市,屬于知名度較高,經濟發展較好,又各有千秋的沿海名城,那么誰更有發展潛力呢?
寧波自古就有經商的傳統,可以說是商業的行家里手,名揚天下的“寧波幫”,屬于中國 歷史 上著名的商幫之一,其發展形成于明朝,近代頗負盛名,在上海的航運、金融、工商業舉足輕重。
現在寧波下轄6區、2縣、2縣級市,屬于浙江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著名的港口城市,早在唐代,寧波就已經是對外貿易港灣。
2019年寧波的GDP高達11985.1億元, 可以說是全國經濟最活躍的地方之一,產業健全,人才濟濟,航運充足,全國矚目,是長三角南翼的一顆璀璨明珠。
寧波常住人口約854萬 ,自古以來名人輩出,思想大儒, 歷史 名人,活躍在中國 歷史 的舞臺上,留下了諸多的足跡。其境內的滕頭還被聯合國譽為“全球生態500佳”之一,市內又有亞洲最古老的圖書館,即天一閣,人文勝景,數不勝數,綜合來看寧波是一座絕佳的城市。
關于浙江溫州,很多人聽過一首歌,關于皮革廠的故事,說起來有趣,其實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溫州的經濟發展趨勢,早年間,很多人來溫州打工,溫州民營經濟發達,各種各樣的小工廠、甚至小作坊,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印跡,如今溫州涌現出一大批知名企業,溫州富裕家喻戶曉,簡直成為了神話,一直令人津津樂道。
其實溫州 歷史 上,更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被譽為“東甌山水甲江南”,著名的雁蕩山、楠溪江都在溫州境內, 旅游 資源豐富多彩。
同寧波類似的地方在于,早在南宋時期,溫州也是對外的貿易港口,溫州商幫及早從當地走出來,走向了大千世界,其經商的傳統由來已久,時至今日,影響深遠。
溫州常住人口930萬,2019年gdp在6606億元左右 ,溫州港是中國沿海25個主要港口之一,總體來說溫州在各方面表現突出,潛在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一說起廈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 旅游 城市,廈門的名字,聽上去就很美,廈門市是沿海城市,更是一個海天一色、島嶼星羅棋布的海上大花園,這種城市魅力,更令人如癡如醉,很適合宜居生活、 旅游 休閑。
廈門市,屬于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其鼓浪嶼 歷史 國際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廈門大學則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校園之一”,這些文化軟實力可以說讓廈門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和知名度。
目前 廈門常住人口在429萬人左右,2019年GDP約5995億元 ,雖然經濟總量不如寧波、溫州,但是廈門的魅力,以及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足以讓廈門成為矚目的沿海名城。
歷史 上,泉州這個地方,還是非常有名的,唐朝時,這里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而宋元時期,則為東方第一大港,被譽為“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足見曾經的輝煌燦爛。
現在泉州仍然是福建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下轄的地區民營經濟活躍,在服裝鞋帽等方面很有知名度,泉州港則是福建三大港口之一,泉州的人文方面,更是底蘊深厚,可以說不低于任何一座古城,很值得開發挖掘, 旅游 潛力巨大。
目前 泉州人口約874萬,2019年GDP約9946億元 ,是一座有底蘊的現代化城市。
寧波、溫州、廈門、泉州,浙閩這四座城市,基本上各有千秋,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經濟實力,很多方面不相上下,相信將來會有更好的發展,不知道你認為誰更有發展潛力呢?